任正非:胜诉IDC

时间:2022-09-04 07:16:51

任正非打赢了。一场历时两年、横跨太平洋的知识产权纷争终于画上句号。

10月28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诉美国无线厂商InterDigital(美国交互数字集团,下称IDC)滥用市场地位垄断纠纷案做出终审判决,判定IDC构成垄断,赔偿华为2000万元。

这是我国首例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引发的纠纷。该案涉及世界知识产权领域最前沿的法律问题,其判决确立的裁判标准对于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将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标本意义。

标准必要专利是一种卖方市场。IDC参与了2G、3G等全球各类无线通信国际标准制定,拥有一系列相关专利。华为生产3G手机必然会用到IDC的专利。事实上,早在5年前,双方就已开始多轮谈判。最后IDC提出从2009年到2016年按照销售量确定支付许可费率为2%。而一般工业产品的利润率仅为3%。如果华为接受这一费率,意味着仅缴纳IDC的专利费就可以掏空其大部分利润。虽然专利许可方式不尽相同,但IDC与苹果、三星之间的专利许可费用却非常低,仅为向华为开价的几十分之一。

2011年7月,IDC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诉状,同时还在美特拉华州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指控华为3G产品侵犯了其7项专利,发起了“337调查”。

而华为认为,IDC对其专利许可设定过高价格、附加不合理条件、涉嫌搭售。其今年1月在美启动的“337调查”和在美来拒绝与其进行交易,损害市场秩序,在中美两大市场构成滥用垄断地位。

为了维护权益,2011年底,华为将IDC告上中国法院。华为以IDC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为由提起反垄断诉讼,请求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令其停止垄断行为,并索赔2000万元。

事实上,美国频频启动“337调查”,更多的是对市场利益的贸易保护,中国企业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往往不敢应诉,造成了近年来中国涉及“337调查”企业增多。

一直以来,作为全球电信设备巨头之一,任正非带领下的华为国际化之路并不平坦。屡遭以“国家安全”名义的调查。

在国际市场处处受限情况下,25年来鲜少接受采访的任正非,在今年5月,为了华为站了出来。他在新西兰向媒体驳斥了美国政客以“国家安全”为名排斥华为的保守与荒谬。而此番华为胜诉的背后,是任正非对不公平的对抗,更代表了华为以及众多在国际市场上艰难却坚定前行的中国企业的努力。

上一篇:尹同跃:向广汽学习 下一篇: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加快工业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