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思路

时间:2022-10-01 11:19:12

浅谈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思路

摘 要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展开,很多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质量信息管理模式的落后使得产品质量信息统计分析滞后,可追溯性差,部门之间交流困难,企业、单位存在大量琐碎的质量信息,而质量管理人员往往较少,这就使得质量信息的时效性差,利用率不高,因此必须改进质量管理模式,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与此同时,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企业、单位规模和成熟度的重要标志,电子化和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新的应用系统业务方式不断涌现,传统工作模式也随之发生转变,实现资源整合、数据共享,方便快捷地实现协同办公,减少重复劳动,及时提供准确的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GJB9001 数据资源层 服务层 应用层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按照《GJB9001B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坚持灵活高效、共享共用的原则,依托企业内部网络系统,以质量信息数据为基础,基于J2EE技术架构,采用B/S模式,专注于流程管理和质量信息安全管理,以提升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系统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1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主要关系梳理如下:

系统分为四层结构,即基础支撑层、数据资源层、服务层和应用层。

基础支撑层是支撑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软硬件资源,包括基础网络设施、计算机硬件、服务器、打印机、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等。

数据资源层包括数据交换层和数据存储层,数据交换层包括对数据的运行监控、数据采集、配置管理及服务总线ESB。数据存储层主要包括质量管理过程库、质量文件库、不符合项案例库、质量知识库和基础信息库。

服务层主要包括安全服务、目录服务、管理服务、信息表示、搜索服务、消息服务、通信服务、注册服务、运行监控和其他服务。

应用层是系统实现的具体功能,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改进、质量宣传和系统管理平台七大应用子系统。

1.1 质量管理体系

结构化展示质量管理体系的树状结构,对质量文件提供上传、查阅和打印功能,对质量记录表格提供上传、下载、查阅和打印功能;另外分别提供标准模板,完成审批流程。

1.2 质量管理职责

包括对质量目标和管理评审的管理,其中质量目标管理主要是部门质量目标及质量工作计划的上传、查阅和打印;提供标准模板,完成审批流程;设置提醒标识。管理评审主要是对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报告和管理评审输入材料提供查阅和打印功能;提供标准模板完成部门审批流程。

1.3 资源管理

包括对质量培训、质量宣传、人员资质、质量信息的管理,提供上传、查阅和打印功能;另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标准模板,完成审批流程。

1.4 产品实现

是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对产品实现过程的管理入口,包括软件工程化管理、产品可靠性的管理、设计质量管理、供方管理以及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等功能。

1.5 测分析改进

通过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以便证实产品的符合性、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有效控制,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质量改进机会。

1.6 质量宣传

对质量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各种宣传报道、新闻动态、会议纪要、活动总结以及二方审核和监督审核中的审核计划、审核报告、不符合项报告等进行实时动态管理。

1.7 系统管理平台

系统管理员对整个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平台,包括用户与用户组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和系统日志管理。

2 结束语

提供更加科学的以数据统计为事实依据的质量分析、决策信息,是高效实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基础工作之一。充分利用已有的软硬件资源,整合质量管理信息渠道,建设一个集网上查阅、下载、交流、申报、审批、反馈、信息、信息设备管理等综合性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质量管理过程的电子化,方便相关文档的搜索、浏览、传递和保存,同时规范化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流程审批。

参考文献

[1]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设计规范[S].2008.

[3]GA 216.1-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S].1999.

作者单位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88

上一篇:面向某县地理国情普查的数据采集技术与方法探... 下一篇:臭氧消毒工艺在潼湖水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