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集成共享为旅游改革创新发展添助力

时间:2022-10-01 10:18:19

数据资源集成共享为旅游改革创新发展添助力

在旅游新业态不断衍生的信息时代,数据是为旅游经济运行进行全息画像和多元透视的基本依据。杭州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率先在全国启动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通过海量异构数的专业化整合集成、关联共享、深度挖掘和安全防护,实现数据资源的综合应用、深度应用,为政府、企业和游客提供决策和咨询服务。

“1+3+3”的杭州旅游大数据中心

杭州旅游大数据中心依托信息技术应用和大数据集成,构建以游客、旅游企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体的旅游产业数据采集、整合和分析体系,推动利用大数据来完善政府管理、改善旅游企业运营、帮助旅游者消费决策。建设内容可简单概括为1个数据平台、3个支撑体系(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和3大应用服务(政府决策、企业运营、公众服务)平台,简称“1+3+3”结构体系。

搭平台、推应用、发信息,全方位利用好旅游大数据资源

整合多源数据搭建旅游大数据平台

为切实整合好旅游大数据资源,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以下简称“杭州市旅委”)先后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银联、百度、阿里云等单位合作,横向整合市交通、气象、环保等部门的涉旅数据,形成以游客的行前预订、行中行为和行后反馈为主线,面向产业主体、多元结构的动态数据采集体系。通过数据库的建库和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信息服务层(展现层)等平台整体架构的构建,实现多源数据的接收整合、挖掘分析、形象展示,以支撑政府、企业和公众为中心的精准营销、营运优化、信息查询等应用场景。

围绕开放共享推进旅游大数据应用

针对不同访问权限下的数据查询、下载和整合需求,杭州市旅委首先构建数据平台的分级开放体系,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提供数据信息服务,实现旅游客流、旅游消费和旅游服务数据共享。其次,推出适配手机的大数据移动客流监测APP版本,实现钱江新城、武林广场以及西湖音乐喷泉等重点区域的实时客流与历史客流查询,并具备客流警戒值的自动预警推送功能,推进旅游日常监管调度及应急指挥向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迈进。最后,以官方微信平台“在杭州”为载体,推出面向公众的钱江新城灯光秀、断桥和苏堤等重点区域的实时拥挤度查询模块,实现游客对重点区域客流信息以及历史数据的实时查询,引导游客合理规划游玩路线。

围绕产业引导常态化旅游大数据信息

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机器学习算法等多种数据挖掘算法库,杭州市旅委着力在游客画像、客源分析、消费行为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挖掘,先后了2016杭州春节旅游大数据报告、“五一”旅游大数据报告、国庆“黄金周”旅游大数据报告和杭州旅游大数据分析月报等多项报告,借此推动杭州旅游创新发展、跨越前行的新经验向外推广,以此强化对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超前引导。

示范效应、品质提升显著,数据中心成为全域旅游的重要支撑

示范显著,创新经验广泛推广

经过两年的建设,杭州市旅委在旅游大数据集成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吸引了中央和地方等媒体单位的广泛关注,并先后接待了河北省旅游局、成都市旅游局、绍兴市旅游委、丽水市旅游委和开化县旅游局等单位的学习交流,受到了各兄弟城市的一致好评。

为支持桐庐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杭州市旅委还将杭州大数据的工作经验复制到桐庐,帮助桐庐县旅委建设桐庐旅游大数据平台。在2016年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议上,桐庐旅游大数据平台向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做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国家旅游局领导和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可,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

“平急”结合,促进政府科学管理

数据中心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必要条件之一,杭州旅游大数据中心已成为杭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要支撑。“平时”作为产业运行分析平台,精确刻画“游客从哪里来?”、“游客怎么来?”、“游客去哪里玩?”“游客怎么玩?”的游客在杭州游览的动态特征,提升产业发展的引领能力和整合能力;“急时”作为旅游应急协调平台,开展重点区域客流实时监测、趋势预测,提高各类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主动服务,旅游品质显著提升

在杭州旅游日益散客化、游客获取信息日益网络化的新阶段,通过对庞杂、多元的数据的整理、分析、集成,将“大数据”简化为“小信息”,依托微信、手机推送、APP查询等手段构建形式多样、使用灵活、方便快捷的数据共享开放平台,能让社会公众体验到杭州旅游服务的人性化、便捷性、舒适性,有效提升来杭游客的旅游品质。

(作者单位:杭州市旅游委员会)

上一篇:并提修辞应纳入中学古诗文教学内容 下一篇:无线网络中ROHC压缩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