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10-01 10:10:16

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引发思维“冲突”“发散”“开放”和“拓展”,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思维活动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日积月累,得到培养。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建构主义 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207-01

未来社会呼唤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为了社会的进步,必须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而这种提高有赖于教育的启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办法,就是教学中尽可能突出研究的过程和其相应的方法。

一、实施研究性学习势在必行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习者主动探究、思索、建立知识体系的学习活动。在我们这个发展变化的年代,教师就应该改变传统课过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倾向,强调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对社会的认识、对科学形成过程的认识及科学价值观形成都有进一步的提高。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但是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却难以靠传授灌输来形成,它们的形成只能在学生具体活动中不断亲身体验和内化来形成。科学不仅仅是那些具体的事实及抽象的理论,科学更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思考和探索事物的起因、变化、发展的方式。教师要交给学生适合未来发展的学习方法,必须让学生及时适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他们接触到的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习的兴奋点,才能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去学习更新的、更深的、更广泛的知识内容。科学是以研究为基础的,所以,学科教学应立足于研究。

二、研究性学习的依据

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内容不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把传统教学方式转变成研究性学习方式,这依赖于教学设计观的支持,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能够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从知识观构建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后人可以发展它,甚至它。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个体接受的理由,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从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每个学习者在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基础上,对新的信息进行重组,建构自己的理解,学习并不是信息的简单积累,它同时包涵由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结构重组等。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研究性学习的出发点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理解科学思想的形成,在这过程中,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情感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我们所学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作为化学这一学科,其题目多与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息息相关,这使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积极关注社会的问题,参与与科学有关的社会活动,从而使学生从能力认识等诸多方面得以提高。

例如,我们在讲钠单质性时,可以让学生把钠与铁、铜、铝等学过的金属单质联系起来,铁、铜、铝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它们露置在空气中,而钠却放在液体里,这是为什么?把学生分成组,让学生搜集资料和看教科书,并且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相互讨论达成共识,得出钠的相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后,他自己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处在一种主动要获取知识的积极状态。学生急于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这使他们积极地探寻、思考、讨论,加强了学生构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研究性学习是要使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搜集信息适当评价形成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他的观察、分析能力。因此,教学中应渗透研究性学习的理念,积极构建化学的研究性学习。

四、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真正起到主导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不是惟一的学习方法,设计教学时既要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也要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把研究性学习同其他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避免走极端。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应有主动性。教师“导”,学生“动”,才能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教师可以从课堂实验入手,在课堂实验中引入一些有趣味的实验,注意知识的迁移,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创设情境培养创新精神。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视过程学习的教学,它使每个学生从中得到发展,使整个教学内容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李俊.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科书中“科学探究”的编制解析与实施建议[J].化学教育,2003(9).

[3]杨静,陆真.研究性学习――化学教育改革的新观点[J].中学化学教与学,2002(3).

上一篇: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英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