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数学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01 08:51:30

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数学课堂教学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为学生奠定好适应未来社会人际交往的需要,是师生互尊互爱、促进教学相长的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只有师生密切配合,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那么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数学课堂教学呢?

一、提高教师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数学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其次,教师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因此,数学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新课改要求下,教师应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以学生为主体,传授、帮助、引导学生,同时,要体现目标的层次性,做到因材施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激发学生的动机和热情,让学生在思考中发展思维、获取知识,因此,数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动脑机会,珍惜学生想象的丰富性,灵感活跃性,让学生学习兴趣更浓;数学教师要以学习者的角色去读学生,尽量做到深入浅出,语言规范简洁,练习时做到难易适中,适时启发反馈,力求学生在认识与实践活动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巧,以达到消化吸收的目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准确把握学生脉搏,进入学生心灵,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课堂效果才会好。

三、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保持愉快心情,有利于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尽力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创设一种尊重学生观点的氛围,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形成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创造无忧无虑的开放式课堂气氛,允许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使学生感到自己有充分展示创造才能的时间和空间,在这种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总是情绪高涨,愿学、乐学,积极参与,勇于创新。

四、用宽容之心对待每位学生

“严是爱,松是害”是许多老师的口头禅,“严师出高徒”早已成为经验之谈。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必要的有效的教育手段,但过分的严厉,使学生摄于“高压”而屈服,实际是口服心不服,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而与教师对着干。但通过不少情况看在很多时候,宽容能使学生受到感化,会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宽容不等于纵容,宽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宽容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别,宽容是一种信任与激励,宽容是一种仁慈与关爱,老师应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含糊,评价学生看主流,心存善意看发展。这样师生关系更融洽,课堂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五、赏识并尊重每位学生

广阔的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雄伟的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浩瀚的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作为“园丁”的老师精心地培育着每支“花朵”,“园丁”不论“花朵”美丑,用爱呵护着,使每朵散发出各自的芳香和魅力。每个人都希望成功,希望得到赏识。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可以令他们心情愉悦,积极进取;得到赏识,可以让他们充满自信和动力。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课堂上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有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学生明白老师对他的器重,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及自身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地表扬学生的进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心地去关注学生的点点滴滴。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应把目光投向更多的后进生,用慈爱这把钥匙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从而走进他们的心灵,后进生之所以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是老师造成的,老师把更多的情感偏向优等生,而忽视了后进生的感受,课堂上没有他们的天地,他们是被遗忘的群体,老师有时还瞧不起他们,那这些后进生怎能有学习的兴趣呢?

六、教师要善于反思、敢于自我批评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就是一组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冲突。如有些学生上课不听讲,违反课堂纪律,不交作业,甚至做些影响集体荣誉的事,教师就要对其进行教育。如果方法不当,就会引起冲突,而解决师生关系冲突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应冷静处理,学会扪心自问,进行“心灵盘点”。这样有益于及时知道近期的得与失,思考今后改进的策略。采取的方法是否偏激、粗暴?找出师生冲突的症结和自己思想方法与工作上的不足,并敢于进行自我批评,放下师道尊严,主动向学生道歉。但是教师不能为了解决师生冲突而放弃原则,屈从于学生的压力。教师应该在检查自身问题的同时,取得学生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要以内心涌发出的对班内全体学生的厚重的爱,全面的关心和爱护每位学生。不管学生相貌、性格的差异,也不论学习成绩的好坏,教师都一视同仁、不偏爱、不歧视。教师既能与学生平等相待,尊重学生,又能处处给学生以热情的关怀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心实意地爱他们,学生就会乐意接受教师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才能迸发出高涨的热情,快乐地学习。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效果才能高效。

上一篇:数学语言起源初探 下一篇:创造高效数学课堂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