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18和IL―35表达水平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01 08:40:47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18和IL―35表达水平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IL-18和IL-35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分别选取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实验组)、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ABC-ELISA(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的血清IL-18、IL-35水平。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IL-18、IL-35水平。结果 实验组A的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实验组B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A的血清IL-3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实验组B(P0.05)。结论 哮喘患者、健康人均有IL-35表达,哮喘发作期患者的IL-35较低、IL-18水平较高,二者可作为评估哮喘控制效果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IL-35;IL-18;支气管哮喘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26-02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在疾病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有多种炎性介质、炎性细胞的参与,Th2(辅T细胞)在病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其可能是引发哮喘的关键因素。为探讨IL-18和IL-35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笔者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者的IL-18和IL-35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实验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在43-68岁,平均(50.3±5.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相关诊断标准,均无其他心肺疾病、支气管疾病,过敏性疾病及寄生虫感染,近期无糖皮质类激素使用史、创伤史、手术史以严重感染。其中处于发作期和缓解期各25例,将发作期患者作为实验组A,缓解期患者作为实验组B。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在42-67岁,平均(51.3±6.3)岁,均无过敏史。

1.2 方法 晨起,取所有患者的空腹静脉血(3ml),不抗凝保存,室温静置30min,离心10min,转速为3000转/min,取上层血清,并放置于20℃的环境中保存待测。采用ABC-ELISA法测定血清IL-18、IL-35。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均录入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比较进行t检验或卡方检验,P

2 结 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IL-18、IL-35水平比较,详见表1。由表1可知,实验组A的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实验组B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A的血清IL-3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实验组B(P0.05)。

3 讨 论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L-35(白细胞介素35)可能是由如Th1、Th2等调节性T细胞(Treg)产生的抑制性细胞,其是Treg发挥抑制作用的关键。研究还发现,IL-18(白细胞介素18)能促进Th2的分泌,从而使气道炎症进一步加剧,导致哮喘发生。

IL-18是由单核巨噬细胞所产生的,hIL-18前体是分子量为24KD,它是一种无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在Caspase-1(IL-1β转化酶)的作用下,将其剪切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量(18KD)蛋白质。据国外文献报道,IL-18可诱导产生IFN-γ、IL-13,而IFN-γ具有激活、募集中性粒细胞的作用,从而产生由氧媒介、化学调节因子引起的哮喘。国内也有文献报道,哮喘病人的血清IL-18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同时还能诱发过敏反应。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实验组A的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实验组B和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IL-18水平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IL-18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病情呈正相关,IL-18水平越高,患者的病情就越严重。

目前,IL-35是已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炎性抑制因子。有研究表明,IL-35是调节性T细胞CD4+CD25+的特异性分泌因子,同时也是Treg发挥抑制效应所不可缺少的细胞因子。据临床研究显示:从胎儿、儿童的外周血和淋巴结、胸腺、肠道、脾、扁桃体组织中提取出的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中无IL-35表达;在慢性乙肝病人的血清CD+T细胞中有IL-35表达,健康者则无IL-35表达。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检出了血清IL-35,且实验组A的血清IL-3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实验组B(P0.05)。表明在哮喘症状的逐渐控制下,患者的血清IL-35水平逐渐上升,IL-35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病情呈负相关,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而言,白细胞介素35可视为保护因子,其也可作为评估疾病控制效果的参考指标。

目前,免疫学治疗哮喘还处在初期阶段,且进展缓慢。在国外,在重症哮喘的临床治疗中,也仅有重组抗IgE单克隆抗体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是其价格十分昂贵。白细胞介素35是一种重要的抗炎因子,能否利用IL-35治疗哮喘已成为了医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有研究发现,对小鼠应用pVAX-IL-35可有效减轻地塞米松敏感性EB(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肌注pVAX-IL-35能持久而有效地降低特异性IgE、总IgE水平。

综上所述,IL-18水平与哮喘的发生呈正相关,IL-35水平与哮喘的发生呈负相关。哮喘患者、健康人均有IL-35表达,哮喘发作期患者的IL-35较低、IL-18水平较高,二者可作为评估哮喘控制效果的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2] 许云霞,张拥涛,宋斌,等.IL-18、MIP-1α和IgE在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2,12(12):805-807.

[3] 李立宇,刘学军,李国顺.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TIgE、IgG4、ECP、IL-2和IL-5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37(8):807-809.

[4] 柳爱华,宝福凯.新发现的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5[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25(3):284-285.

上一篇: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的... 下一篇:跟风小子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