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行为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01 07:21:56

教师行为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教师行为对学校教育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从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感召力;勇于探索,开拓求新的创造力;热爱事业,积极进取的鞭策力;平等互爱,团结和谐的凝聚力等方面得到体现。

关键词:教师行为 言传身教 勇于探索 热爱事业 平等互爱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179-01

学校教育中,教与学这两个处于不同地位而又密切联系的主体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尤其是教师行为对学生行为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教师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教师的行为可分为课堂教学行为和非课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行为主要包括教师的学识、才华、仪表、语言、教学设计和表述艺术;非课堂教学行为主要包括教师的气质、品质、道德、修养等。教师在其行为过程中,既传学问之道,又传做人之道;既解攻坚之惑,又解成长之惑;既授业学生,又授德学生。教师行为对学校教育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1 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感召力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指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可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互爱的关系,然而对学生来说毕竟是师者长者。教师的思想品格、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学生,所以教师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而且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必先做到,教师理应为人师表。如教师教育学生要热爱专业、努力学习,教师本身就要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教师教育学生要遵章守纪、文明礼貌,教师首先必须是遵纪守法、敬老爱幼的楷模。具有正直、正义、正气的教师形象和乐于奉献的红烛精神,必然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对教师的敬佩感和信任感。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具有极大的感召力,甚至持久地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工作和一生的做人。

2 勇于探索,开拓求新的创造力

教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引导者和学生智慧的开启者。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教会学生如何去探求知识和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就显得至关重要。美国教育家史密斯认为:“教师应具备吸收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即应有一定的职业提高能力。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应有如下特征。

2.1 博

即博学多才、知识渊博。教师不仅要有充实的专业知识,在社会知识、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方面都应广泛涉猎,这样才能在传授知识、表述问题时旁征博引、融会贯通。

2.2 精

即对本专业领域知识的精通,对国内、国际本学科前沿领域的新进展随时了解。尤其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率加快,现代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迫使教师去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施教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教师都应力求严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探索、激发兴趣,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创造力也将从中发现,为今后的成功夯实基础。

3 热爱事业,积极进取的鞭策力

教师创造劳动的情感基础就是对教育事业无比的热爱,对学生深切的关爱,这种爱能汇集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激发教师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上永无停息地攀登。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坚强的意志、广阔的精神视野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现代教育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又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的教育家式的教师,而不是坐井观天、借教谋食的“教书匠”。许多教育工作者之所以能有卓著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愿意为此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试想,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又怎么会有工作的动力和责任心?即便他满腹经纶,又怎么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影响?教师处在学校教育源”的最前沿,教师意志定向、敬业精神、求实作风、进取之心,对学生的志趣、情趣、兴趣必然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耳儒目染中让学生受到激励和鼓舞;在此基础上,再去严格要求学生,才能让学生认识到严格的必要、严格的魅力和严格的价值,从而产生一种强大的鞭策力,使学生群体出现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立足本职、不懈追求的良好氛围,学生的求知潜能、求知;毅力、学习积极性也必将得到最大发挥。

4 平等互爱,团结和谐的凝聚力

学校教育中,健康向上的教育教学气氛、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紧密联系、不可缺少的条件。师生关系是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部分,它能启迪智慧、激励创造,从而使师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教学目标。

4.1 信任与尊重学生

教师应把学生看作是有独立人格的人,虽然他们思想单纯、富于幻想、情感不稳定,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化活动才能实现,教师应当充分尊重他们,尽可能地理解、宽容他们,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防卫。同时,教师应相信绝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是强的,是爱学习的,即使有极少数学生存在厌学情绪,那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教师有责任、也有办法把他们已泯灭的学习激情重新激活。

4.2 关心与爱护学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既要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真诚地爱护学生,与学生彼此理解、信赖,建立浓厚的师生感情,又要严格要求学生,督促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和错误。这种爱是一种宽泛的对所有学生的爱,而不能偏爱个别与部分学生。这种爱又是一种理智的爱,充满着关心、批评、指导、宽容的高度统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和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才能搭起师生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乐于接近教师、自觉接受教育,使学校教育发挥最佳效果。

4.3 启发与鼓励学生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启发学生建立积极可靠的奋斗目标和学习方法,使之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知道怎样去学习。对学生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其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教师尤其要注意的是对后进生不能讽刺、责备、谩骂甚至体罚,这样会伤害学生的感情和自尊心,以致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4.4 理解与文持学生

首先,教师要相信,学生的主观愿望都是好的,希望自己有好的表现和好的成绩。一旦事与愿违、遭受挫折,自然会产生自责与自卑心理,此时教师必须理解并了解学生,既要指出学生的缺点与不足,更要肯定他们的长处与优势,克服自卑情绪。其次,教师要理解学生现实的愿望,他们也想改变自己学习上的被动状况,渴望获得自尊,他们也想展示自己的特长,对此教师要给以积极关注,创造机会,热情文持,激励学生上进。

参考文献

[1]张丹.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之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7):135136.

[2]杨丹.浅谈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家长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作用[J].东方青年・教师,2011(7).

上一篇:切实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三法 下一篇:浅谈我国当前农村金融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