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时间:2022-10-01 07:20:13

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1-339-02

摘 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内涵,是学校的生命所在,它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源。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文化缺失的原因,提出构建高职院校文化精神的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建构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有师生创造积淀并传承的思想观念、规章传统以及各项物质载体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被称之为一所学校的“灵魂”。教育活动中的“和谐”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和精神生活中所追寻的一种境界,将教育活动与审美活动结合起来,真正使教育的主体与教育客体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

基于对高职院校发展的反思和对其大学属性的认同,提出受严重“工具理性”等影响,高职院校一定程度上存在大学理想的缺失,这必将影响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要恪守“学术自由,人的发展”的大学理想的核心,克服过度功利主义倾向干扰,不断调整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传承与超越的态度,通过培育大学理想意识、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通、繁荣校园文化孕育大学精神、完善制度建设等途径,逐步建构高职院校的大学理想。

当今高职教育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功利价值取向,实用主义、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人文精神滑坡、文化品位淡薄、独立精神和批判精神匮乏,办学目标功利等问题日益凸显。

一、高职院校文化缺失的表现

1.大学意识淡薄。高职院校大都脱胎于中职,还是原来的思维方式,对大学认识不清、意识不强。

2.功利主义影响。为了满足生存和现实的需要,不少高职院校热衷于追求各种短期效益,较少关心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工具主义、实用主义占据办学思想的制高点。

3.对高职教育的片面理解。把高职教育单一地看作谋生教育,把高职院校办成职业技术培训基地;为“工学结合”而“结合”,忽视教育之于人的完善与发展的本体功能,曲解了高职院校存在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构

1.传承与超越,培育大学理想意识。高职院校发展到今天,急需对大学理想有“传承与超越”的思辨,一方面需要从传统的、经典大学理想和理念中汲取养分,以补先天之不足;另一方面,应在传承的同时,基于高职教育的特征,充分赋予时代意义,实现对经典的超越。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服务社会、创新精神两个方面。服务社会是现代职业院校的精神和办学理念,它要求高职院校的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要培养适应个性和社会发展的“完整学生”。二是创新精神。一流的高职院校的创新精神不仅体现为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更体现在提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就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片面强调就业教育对职业教育会产生直接负面影响:其一是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缺失。就业教育就是直接面向工作岗位,它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明确达到一个岗位的目标,胜任一个岗位的需求。但是,其弊端还是比较明显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导致一些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急功近利。学校成了一个就业培训场,主要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的适应性训练。长期单一、机械的技能训练,熄灭了学生的创造性火花。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是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人。职业院校只有转变教育观念,用智慧创造型教育取代器具型教育,才能成为创造型人才成长的摇篮。其二是导致学生形成单一技能,不利于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不断变化的需求。未来社会的职业岗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就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能仅仅是生产环节中某个单一操作者,还应具有从业和创业的双重能力,具备多方位的职业转换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高职教育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又具有教育本质的共性,也应是“成人”教育,即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促进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理智的与技术的和谐发展。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可以分两个层面:一是人文教育。一个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任何职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还是希望自己有一个幸福的人生,都搞必须依赖一些基本的人文底蕴。对于人生基本问题的追问,对于人生价值的选择,对于他人生命和尊严的尊重,都需要人文教育给予指导。二是职业道德教育。从对用人单位进行的多次调研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并非知识和技能,而是职业道德方面的水准,他们总是将人品、敬业、责任感作为聘用员工的先决条件。这就是说,职业道德素质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第一质量。文化课程的足量开设,学生文化素质的必要修养,对于职业教育、职业道德可以说是一种“根的教育”。

3.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怀。职业情怀是指高职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形成的职业认识、理解、情感和态度。它以对职业价值的理性认识为核心,同时展开对职业目标、职业道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信念、职业发展等问题的思考,包括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心理预期,对该职业的收入、地位等在社会上的定位,也包括对从事该职业应呈现的行为特征和品格操守的认同等。作为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的综合体,职业情怀具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敬业意识,即热爱所从事的事业,忠于所从事的事业。二是职业操守,“操守”是指人的志节和品行,对不同行业而言,职场操守涵盖不同的道德标准、行业自律和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与行业的社会形象紧密联系。

4.文化引领,铸就精神,创造和谐校园

“文化乃长时期大群体公共人生”(日本学者钱穆语)。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在学校集中体现在:学生成人,教师成功和师生学习共同体中的公共人生。用文化统领全局,引领师生的行为,营造民主治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静有序的校园氛围。一个和谐的校园,它的首要条件是在确立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之下而逐渐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校文化。其重点是发展师生的自信力和责任心,增强劳动观念、公德意识,提升健康的素养和文化品味。其建立的动力来自于人的理想与诚信,强调:一个人一旦有了理想,就必然会勤奋学习,锻炼技能,全心全意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去奋斗;一个人一旦有了诚信,做事必然自觉有责任,就能真正于实现劳动成就的同时,也创造着自身的生命质量。高职院校文化的基本内容有(1)管理文化:注重工作细节,突出人文关怀。科学民主,按规律办事。(2)制度文化:强调用制度关心人,培养人,成就人。(3)校园文化:书香的校园、文化的校园,为实现理想为展示精神而奠基的校园。(4)环境文化:潜心学习,激扬志气,凝聚智慧,引领精英。(5)体育文化:文明精神,健康体魄。(6)课程文化:科学与人文相包相容;知识与精神协调统一。(7)班级文化:让每一位同学都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功。(8)教师文化:敬业爱生,反思效能,儒雅风范。(9)学生文化:文明守信,诚实学习,静思好问。学校一旦重视用自己的文化来陶冶人的心智,发展人的能力,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校园就将十分和谐,这是因为学校文化是全校教职工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生命活力的集中表现。

参考文献:

[1]王炎斌.职业教育发展要处理好"文化"增进与"技能"成长的关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

[2]周建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责任与使命.中国高等教育.2009.22.

[3]乔万敏.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思路.职业研究.2009.11.

[4]陈建民.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3(02).

上一篇:浅析军费运行过程控制 下一篇:An Overview of Sociolingu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