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探究与反思

时间:2022-10-01 06:29:50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探究与反思

摘要:高三教学约有三分之一时间在讲评课中度过,如何提升试卷讲评课的效率,直接影响着高三教学的质量。通过多年的教学,对讲评课的功效、瓶颈、准备、反思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功能;瓶颈;准备;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94-02

高三既是高中三年的"收官"阶段,同时也兼顾着基础知识的巩固及能力的提升,而其中有约三分之一以上时间是在试卷讲评中度过的,如何利用好每节课,讲评好每份试卷,是每位高三教师需要认真修炼的一门功课。

1 讲评的功能 提高课堂效率的主渠道

1.1 明确知识的薄弱环节。

平时课堂所学,是否真正掌握,是否会灵活运用,只有在通过测试,经历试卷讲评后才能真正意识到,也只有通过试卷讲评,学生才更清楚自己知识的薄弱点。

1.2 查漏补缺的有效手段。

通过测试、批改、抽样分析,往往能够发现学生集体发生错误的"重灾区",因此,在讲评时就要想方设法,通过讲解、示范、填图、绘图、投影等方法弥补平时教学中的漏洞,通过讲评使原有的知识薄弱点得到补充。

1.3 直面问题的高效教学。

平时教学中,一堂课关注的教学目标太多,比如:教学的进度,知识的覆盖度,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等,因考虑得太多,反而会挂一漏万。但试卷讲评课往往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把突出的问题予以重点解决,把亟待补偿的东西加以重点补偿,亦可进行适度的拓展与加深。

1.4 进行知识的系统整合。

平时教学,因为知识是分单元,分章节呈现的,难免会显得有点分散,有点零乱,而通过做试卷后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在讲评中,对于基础知识,可以分专题以知识点串联的形式来讲评,把知识进行系统化、结构化,整合好后呈现给学生。

2 讲评的"瓶颈" 克服"生"与"熟"的矛盾

一份试卷,经历了教师选,学生做,教师批改,抽样分析等环节,往往经历较长一段时间。在讲评时,学生已经没有了做卷时的冲动,而教师通过批改及备课,对试卷相对熟了。因此,如何克服试卷讲评时,学生的"生"与教师的"熟"之间的矛盾,我常采用以下方法:

2.1 每次试卷批改完后,首先对试卷进行抽样,通过统计,了解学生集中错误的试题,这样就知道哪些是要必评的。随后,把试卷发下去,让学生进行订正,并通过订正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然后确定要重点讲评的,反馈表设计如下:

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对试卷的陌生感。

2.2 每次试卷讲评时,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为了扭转教师在课堂上的包办代替,"填鸭式"与"满堂灌",我常把主动权下放给学生,尝试以学生讲或议为主,师生共同纠或评为辅的试卷讲评模式。

3 讲评的准备 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3.1 精心备课 有重点的进行"预设"。

3.1.1 跟学生同做一份试卷。

作为一名在高三征战多年的教师,往往体验不到学生做试卷的感受,因此,只有以学生的态度认真做卷,才能真正感受学生做题时的困惑。通过做以后,学生哪边可能会出现错误,哪边会出现漏洞,是审题方面的不够细致,还是信息提取的遗漏,心里基本有了底,讲评时就更具针对性。

3.1.2 详细备错误率较高的试题。

对于失分较严重的试题,要备解题思路、备解题方法、还要备复习方略。像图文转换、文图转换、辅助图与线的添加等都要做到了然于胸。例如:一些需要重点识记的基础知识,出现了普遍错误,要引导他们回归到书本,具体落实到哪一课、哪一节、哪一页,进行圈点涂画,并尝试强化记忆。

3.1.3 注重同类试题,变式演练。

例如:在备讲苏州大市模拟卷上的一道等值线试题时,我设计了如下几道变式题:

如果右图等值线①

(1)若为等高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所在区域为山谷

B、乙所在区域为山脊

C、乙处有河流发育

D、乙处是分水岭

(2)若为等压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风速比乙处大

B、图示天气系统多阴雨天气

C、图示天气系统多晴朗天气

D、乙处风速比丙处大

3.1.4 对基本原理,注重归纳与演绎。

在试卷讲评时,碰到一些比较重要的地理原理,除了讲清概念外,还应进行一定的梳理与归纳。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由外部强加的,必须由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逐步生长新的知识。"根据这一点,在试卷分析之前,我常对试卷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例如:等值线的基本规律,是这样总结的:

进一步细化,②又可以设计成如下表格:

这样,通过课前的准备,基本解决了"生与熟"的矛盾,为课堂进行有效的"生成"进行了铺垫。

3.2 激情互动 在合作下"生成"。

一份试卷,经过了做、改、订、备等环节,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成功与否,关键看课堂上能否达成预设的目标。在讲评时,还应注意以下5点:

3.2.1 引导挖掘有效的地理信息。

地理的选择题,有一段引言材料,里面蕴藏着丰富的地理信息,讲评时要引导学生"聚集"于此材料,并尝试提炼有效信息。在课上,经常先请一名学生来朗读或全班齐声朗读,再叫几名学生谈谈他们是如何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最后自己作一定的解读,引导学生如何从题目中找寻隐含的地理信息。

3.2.2 培养细致的"审图"能力。

地理试题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一大特色是地图,像专题图、景观图、示意图、简图等,每幅图都有不同的特点,每幅图都承载了大量的地理信息。在讲评时我常强调:不能忽视对地图的审读,否则会事倍功半。在读图时我常要求学生遵循以下顺序:"先读图名,再读图例,然后读图的位置,最后读图的局部特征"。在讲完要求后,请几个学生试着读图,通过彼此间启发阅读,共同提高读图能力。

3.2.3 努力找寻学生的"思维断链"。

一堂试卷讲评课,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要努力找寻其"思维断链"在何处,思考如何将其修复。课堂上就要营造比较宽松的气氛,使学生没有顾虑;在讲评课上,我常允许甚至鼓励学生"插嘴",以求发现学生是怎样思考的,从而把错误的根源找出来,再帮助其找到正确的答案,最后由点及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既帮其修复"思维断链",也帮其搭建起知识网络。

3.2.4 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试卷讲评课上,我把主动权,很大程度上放给学生,除了允许"插嘴"外,也常请做对的学生来讲解题的过程,是怎样审题的,怎样分析的,怎样得出结果的。也请做错的学生讲当时是如何考虑的。通过学生的讲解,除了学生间相互启发外,也能启发教师。在这过程中既树立了榜样,也锻炼了学生解题以外的多方面能力,如表达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

3.2.5 为试题的深度讨论搭设好平台。

试卷中有些问题是值得探究的,也是学生出错率很高的;对于评讲这类试题时,我常为他们展开讨论搭设好台阶。

例如:下图中圆表示晨昏圈,所示区域全部为夜半球,且a点与c点纬度相同,读图后回答:

(1)在图中用" "标注出极点的位置;并画出图示范围内过c点的完整经线。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北京时间是。

(3)此时a地的昼长为;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度为。

(4)a、c两点间最短距离为 ;将a、b、c

三点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 。

这道题我是这样设计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

(1)请画出晨昏圈过极点的夜半球侧视图(昼夜各半、全夜图、全昼图),并标注赤道与两极点的位置。(经过讨论、尝试绘图、相互修改,最后给出参考答案)

(2)请画出晨昏圈过北纬80?,南纬80?的夜半球侧视图(昼夜各半、全夜图、全昼图),并标注中心点的纬度。(经过讨论、尝试绘图、相互修改,最后给出参考答案)

(3)试判断上述图中,晨线与昏线的位置。(晨线、左昏右晨、左晨右昏)

通过搭设具有梯度性的问题台阶,一步步将复杂的问题简化,直至达到顺利解出答案之目的。

4 讲评后反思 使知识与能力有机融合

讲评时,由于教师扎实的功底与积极的准备,学生比较容易听懂,但是往往过了一段时间,可能又会在同一个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为此,我常要求学生准备错题本,把典型错误记载下来,隔一断时间看一看,以求提高思维的深度与广度,避免重复相同的错误。我也经常把学生做错的题目选出来,建立了易错试题库,以此来不断督促自己反思,从而持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加涅、布里格斯、韦杰.教学设计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社,1999.11.

[2] 陈尔寿.《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中学地理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8.

[3] 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1.

上一篇:法律英语教学方法的探索 下一篇:新课标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