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时间:2022-10-01 06:06:52

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文化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企业的健康发展中亦是如此。在各种企事业单位中,良好而向上的企业文化能作为企业的精神领导者,无形中带领这个企业团队走上一条更加光明而辉煌的发展道路。因此,良好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精神支柱,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关键词:企业文化 国有企业 发展 经济模式

世界上存在各种发展不相当的国家,民族,部落。在经济政治的笼罩下,各个民族正在用自己独有的文化,使自己能在这个世界民族之林更加茁壮成长。企业文化也不例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当代企业发展的灵魂,加强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优化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要想在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中长盛不衰,必须放弃传统的封闭式的企业文化模式,而建立一种积极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着与时俱进,众志成城的企业精神和对自己,对企业,对社会负责的企业理念,大大的推动了国内企业的发展。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潜在的生产力,优良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生产效益。它不仅是一种精神文化,更是一种制度文化,它无形的约束了企业员工和企业整体的发展理念,进一步的确保了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1.重视形式忽略实质

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过程中,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过于盲目的追求企业文化的存在形式而不是企业文化所带来的真正的经济和宣传等效益。企业文化的表现方式有很多,比如企业对内和对外举办的文化活动,以及代表不同企业的独有的企业形象等。可是在这些方面做好就真的代表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吗?当然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就像企业的血液一样,贯通于企业生存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刚开始建立和逐渐发展中,必须不断地向全体员工注入积极的特色的企业发展观念。企业的实际操作者,也就是员工,把抽象的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并与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形象等相结合,这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而脱离企业的不切合实际的企业文化,不仅不能为企业服务,甚至还会造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企业文化应该与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并达到了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的最佳发展模式。

2.视为精神脱离实践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方式的无形却强有力的约束,而不是让企业内部员工每天诵读的大家礼文。良好的企业文化与否是靠实际的业绩和企业知名度来体现的,所以把文化和实际作风脱离,便彻底的误解了企业文化的含义。例如,现在很多企业的管理制度中都渗透了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生产优质产品等发展模式,但是在实际的进展过程中,却不断的出现了质量不合格,服务不到位等与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相违背的问题。这时,企业文化便像断了线的风筝,与企业发展天各一方了。文化之所以能存在,就是因为它的大众性和社会性,企业文化的实践主体是企业内部员工。只有在广大员工的接受和认同下,成为自己工作的精神引导和办事理念,用自己的行动来阐述该企业文化的实质,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

3.未能创新不具特色

企业文化不是书本上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贯通整个企业健康而持续发展的无形的线。企业文化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家文化,还有企业内员工的先进创新的思想。在现在很多的企业中,员工只是在公司会议上简单的听到领导所强调的企业文化内容,而自己并没有加以思考,导致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是极为相似的。若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理念都不能仅仅代表自己,那在一个企业里,何谈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思想创新?企业文化都具有一个标准化的形式,但是由于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内部构成不同,企业文化所引导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企业文化就像是企业的名片,代表了企业的形象。比如可口可乐公司,所保持的企业文化就是“品牌,是一种情感”,他们在这个企业文化的带领下,在饮品界久盛不衰。几十年后的今天,发展前途仍是一片光明;还有韩国的三星电子产品,一直本着“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和生产观念,使三星电子产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市场都是销量领先。独特而新颖的企业文化一定会造就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而这种模式又会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文化创新是势在必得的。

三、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议

1.加强培训努力营造

人才并不仅仅是埋头苦干的人,而是利用正当手段能大规模的提高企业效益的人。要想拥有一个能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不可缺少的,便是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所以企业要尽可能的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给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积极工作理念的培训,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给他们一个自己的能力和觉悟能够得以提高的机会和空间。制造更多的竞争和发展的机会,使员工积极的参与企业发展的模式中,并以自己最大的优势为企业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这样以来,企业便以一种更加长远而有效的方式,即对高素质人才的投资,实现了企业文化的进一步优化。

2.多做交流提炼鼓舞

知识和文化都是在交流中传播开来的,而企业中也必须形成一种“交流式”的企业文化。即各个部门和部门内部人员的交流。同级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员工意见的积极反馈,上下级之间的交流更是打破了传统的命令与执行的工作方式。员工在每天的大工作量中,筋疲力尽时,得到领导者的肯定和鼓励,会使其充满干劲,信心十足。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模式进入一个优化循环。这样便可以把企业文化化作员工之间的一种默契,更是一种坚不可摧的凝聚力。领导与员工一条心,众志成城,保证企业发展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要脱离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不断的优化创新,企业也便在优良企业文化的带领下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3.鼓励创新激活动力

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和日益发展的灵魂,是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允许创新的过程中,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企业领导者一定要少谴责,多鼓励。在中高层领导者中,一定要有意识的引进,并加强管理创新意识,建立机制鼓励创新,使自己的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在员工创新理念的实际性操作中,若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有形的作用,领导者要给予创新者应当的薪金补贴和奖金鼓励。并及时召开员工会议,将这种积极的工作理念加以宣传,比适当的鼓励其他员工。不断地向企业文化中注入新鲜的血液,使企业又快又稳的持续发展。

四、小结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向心力。而作为一种制度文化,约束着企业行为和员工工作理念,决定着员工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行,所思所想,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荣辱。企业文化能对整个企业和企业所有成员的价值观及行为取向起着至关重要引导作用。并且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占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然而,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却跟不上国有企业发展的步伐,停留在消极封闭的企业文化阶段。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不是与企业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从事企业管理与发展的人员在一条长远而艰难的经济之路上慢慢摸索出来的。这就要求我国的国有企业更加的重视国有企业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努力成为一个学习型企业,不断的进行古今中外文化的比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本企业的内部结构和经营特点,塑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使我国的国有企业在世界经济竞争中永远长盛不衰,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贤文.让企业文化成为发展的新引擎—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的实践与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2,(2):95-96.

[2]朱海燕.企业文化助力企业长远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3):72-73.

[3]蒋霆锴.企业文化对企业激励效应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0,(23):126-127.

上一篇:企业品牌策略研究 下一篇:英国的重大危险源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