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112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01 05:14:16

【前言】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112例临床分析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临床表现:26例(23.2%)伴有呕血,单纯表现为黑便者86例(76.8%),所有患者大便隐血试验均阳性;伴昏厥、休克10例(8.9%);伴有消化道症状,如烧心、返酸、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13例(11.6%);出血量100~2000ml。 胃镜检查和HP检测:本组病例全部经胃镜检查。胃黏...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112例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2006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因服用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2例,调查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服药种类、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以老年人尤为多见(62.5%),年龄越大症状越重,且疗效亦差。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糜烂出血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停用NSAIDs或对确需继续服用者换用小剂量、对胃肠损害小的药物,是治疗和预防NSAIDs胃肠黏膜损伤的关键。结论:NSAIDs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其治疗作用的同时,应加强对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的认识,尽量减少NSAIDs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 上消化道出血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 stero idal anti in flammatorydrugs,NSAIDs)是临床常用的抗炎、解热、镇痛、抗风湿药物。中老年人常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抗凝、骨关节和软组织病变抗风湿与镇痛。随老龄人口的增多,NSA IDs临床应用上升,其不良反应明显增多,尤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并发症危害最大[1,2]。2006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因服用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2例,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12例,均经胃镜及实验室检查证实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在出血前10天内有服用NSAIDs。其中男70例(62.5%),女42例(37.5%);年龄≤60岁42例(37.5%),60~80岁58例(51.8%),80岁12例(10.7%),平均年龄54.3±10.1岁;所服药物:阿司匹林76例(67.9%),氨基比林8例(7.0%),布洛芬10例(8.9%),双氯酚酸钠3(2.7%),对乙酰氨基酚11例(9.8%),吲哚美辛4例(3.6%),联合用药6例(5.3%),均按常规剂量口服;服药原因:心脑血管疾病76例(67.9%)、风湿性疾病14例(25%)、疼痛10例(8.9%)、发热12例(10.7%)。服药时间7天~10余年,超过1个月90例(80.4%),平均2.2±0.1年。

临床表现:26例(23.2%)伴有呕血,单纯表现为黑便者86例(76.8%),所有患者大便隐血试验均阳性;伴昏厥、休克10例(8.9%);伴有消化道症状,如烧心、返酸、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13例(11.6%);出血量100~2000ml。

胃镜检查和HP检测:本组病例全部经胃镜检查。胃黏膜糜烂出血46例(41%),糜烂呈线条状、弥散斑点状或融合成片状,病变多位于胃底胃体部;胃溃疡34例(30.3%),其中多发12例,单发22例,多位于胃体大弯侧、后壁及胃窦部;十二指肠球部及球后溃疡22例(19.6%);复合性溃疡10例(8.9%)。多数溃疡表浅,呈圆形、椭圆形、线形及不规则形,其中4例溃疡较深大,溃疡边缘充血水肿,见局限性点状、条状或片点状的出血灶。所有患者均于胃镜下取活检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阳性11例(9.8%),阴性101例(90.2%)。

治疗及转归:所有病例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立即停用阿司匹林等相关药物,予以奥美拉唑40mg静滴,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大出血者禁食,并口服凝血酶原溶液500U,1次/8小时,输血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其中2例止血效果欠佳,加用生长抑素泵注。经上述治疗后,1~2周内出血均停止。所有患者均口服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维持治疗。HP阳性者,予抗HP治疗1~2周。对确需继续服用NSAIDs患者,换用小剂量胃肠损害小的药物。治疗4周后,有60例复查胃镜,其中28例因胃黏膜糜烂出血,胃镜复查提示黏膜糜烂基本愈合;32例溃疡出血,有8例溃疡未愈合,其余24例溃疡均已愈合。

讨 论

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作为抗炎、抗风湿、解热镇痛的有效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近年来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告也是屡见不鲜,上消化道出血就是其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3]。上消化道出血属消化系统的急症范围,病情急、变化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NSAIDs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对胃黏膜进行损伤,因为绝大多数NSA IDs为弱有机酸,可直接损伤胃黏膜。二是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活性,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阻断前列腺素(PGs)的合成,使胃黏膜表明的疏水性减低,从而导致胃黏膜损伤[4]。本组病例显示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以老年人尤为多见(62.5%),年龄越大症状越严重,且治疗效果差[5]。其原因可能与老年人多存在血管硬化,血管弹性差,影响止血,且血浆白蛋白、肝脏血流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药物在体内蓄积,毒性增加,干扰凝血机制,使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发生率增高[6]。另一方面,老年人由于各种合并症较多,服用NSA IDs相关药物的概率相对较大,可能也为原因之一。本组长期(超过1个月)服NSAIDs患者80.4%,表明NSAIDs相关的胃肠损伤随疗程的延长而增多。NSAIDs致胃肠损伤起病隐匿,常以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糜烂,浅表溃疡,病灶部位以胃体泌酸区及胃底多见,也可累及胃窦。胃溃疡发生率高于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溃疡亦多见。质子泵抑制剂,尤其奥美拉唑治疗NSAIDs相关性溃疡,不仅耐受性好,而且由于其高效抑制胃酸分泌,并且有黏膜保护作用,被认为是NSAIDs相关性溃疡的最有效药物。NSAIDs和HP感染是致溃疡的独立危险因子,而且有相加作用[7],对HP阳性的病例,需抗HP治疗。

总之,NSAIDs是双刃剑,其抗炎、止痛、减少血栓形成等作用的同时,亦可致胃、肠道黏膜损伤。加强对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的认识,合理、规范使用NSAIDs是减少和避免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虹,主编.消化系统热点关键词[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9.

2 陈俊辉,陈韧,孙英,等.非甾体抗炎药的胃肠副作用4417例临床分析[J].中华风湿病杂志,2001,5(3):194.

3 吕岩,唐彤宇.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与治疗.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2):1639-1640.

4 王淑媛,刘琴.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64例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3):444-446.

5 和芳,张泰昌.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1):56-57.

6 Ins a J,Mavros P,Hunsch e E,et al.Exposu re to nons tero idal ant i in flammatory drugs among olderpat ien ts hosp italized for pept icu lcer d isease in Argen tina:a case contro l study.Am JGeriatr Phar maeother,2006,4(3):251-259.

7 王亮陆,编译.幽门螺杆菌和非类固醇消炎药致消化性溃疡的协同作用.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7,19(4):203-204.

上一篇:经支气管镜微波凝固治疗腔内型肺部肿瘤的疗效... 下一篇:急性小肠扭转34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