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台再热蒸汽620℃超超临界机组稳压吹管方案实践与应用

时间:2022-10-01 03:45:16

国内首台再热蒸汽620℃超超临界机组稳压吹管方案实践与应用

【摘要】安徽淮南田集二期(2×660MW)扩建工程是国内首台再热蒸汽达620℃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本文介绍了#3机组稳压吹管方案的实践与应用,该方案结合超超临界直流炉自身原因及吹管效果、研究和探讨,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吹管系数均能快速达到1.0以上,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为以后同类型机组在吹管策划时提供最佳选择。

【关键词】超超临界;稳压;吹管;实践

1.引言

本工程由于机组设计参数高(主蒸汽出口压力28Mpa,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620℃),为了使锅炉吹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吹管采用稳压吹管、降压打靶的方式进行。由于稳压吹管的周期较长,一般是5-7天,其所消耗的水量及燃料量较多,平均耗水量为750T/H,平均耗燃料量为70T/H。

稳压吹管、降压打靶方案需解决的问题有:

1)合理选择、搭配、布置临吹管及相关设备,以达到施工和效率的最优化。

2)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以达到减少临时管道安装工作量,提高作业面的进度。

3)对所涉及的管道及支吊架应力计算,应做到精准无误。

4)增加补水方案,满足其正常吹管的水量需求。

2.工程概况

淮南田集电厂二期2×660MW扩建工程燃煤汽轮发电机组,锅炉为超超临界压力螺旋管圈直流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均为淮南煤。炉后尾部布置两台转子直径为Φ14236mm的三分仓容克式空气预热器。锅炉制粉系统为,正压直吹系统。每台锅炉配置6台HP1003/Dny碗式中速磨,B-MCR工况时5台磨即可满足,一台备用。每台磨煤机供布置于炉膛同一层四角的直流燃烧器,其最底层A层燃烧器配置有等离子点火装置。

汽轮机采用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四缸四排汽。具有八级回热加热系统,供三台高压加热器、一台除氧器、四台低压加热器使用。设100%BMCR、高低压二级串联旁路。设二台50% BMCR容量汽动给水泵,取消电动给水泵。高加给水采用大旁路,除氧器水箱采用高位布置。配备二台100%容量凝结水泵。凝汽器为单流程,双背压,换热管采用不锈钢。

通过锅炉蒸汽吹管,清除设备系统内各种杂质,防止机组运行中受热面堵塞爆管、汽轮机叶片冲击损伤、叶片断裂等重大事故发生,并为机组整套启动汽水品质尽早合格创造条件。

3.吹管原则

3.1 吹管范围

锅炉顶棚过热器、水平烟道包覆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分割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主蒸汽管道;锅炉冷、热段再热器蒸汽管道;高压旁路;汽机侧高压主蒸汽管道至冷再热器蒸汽暖管管道;炉本体吹灰蒸汽管道。

3.2 吹管方式

(1)吹管采用稳压吹管、降压打靶的方式进行。

(2)采用先吹主路、后吹支路的原则。吹管前三四天进行主路一、二次汽的串吹,吹管的最后两天进行高压旁路、汽机侧高压主蒸汽管道至冷再热器蒸汽暖管管道、炉本体吹灰蒸汽管道等支路的吹扫。

3.3 吹管参数

高压主蒸汽管道达到有效吹管系数时的参数:汽水分离器压力5.0-6.0MPa,温度为450-510℃,流量为900-1000T/H。再热蒸汽排汽管道:压力1.0-1.5 MPa,温度480-520℃。

3.4 吹管标准

吹扫合格的标准根据由电力工业部颁发的《火电机组启动蒸汽吹管导则》电综〖1998〗179号和《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的相关规定。

在保证吹管系统各段冲动系数K大于1的前提下,进行连续打靶两次,第二次靶板斑痕点数应少于第一次,靶板上没有大于0.8mm的斑痕,靶板斑痕粒度≤0.2~0.5mm,靶板斑痕数量≤5个。

4.吹管临时管道布置方案选择及分析

4.1 临吹管的选择原则

(1)满足吹管时再热蒸汽的温度、压力;

(2)临吹管的制作根据计算应力得出;

(3)考虑现场所有设备及构建物,合理布置。

4.2 临时管道布置方案

主汽至冷段的临时管道从主汽门吹管装置水平接出,为避让主汽管道,在机头垂直管偏斜10下至6.4米层,临冲门布置在6.4米层,临冲门后的临时管道,两路φ426管汇一路φ800管下至4.2米与冷段接口,集粒器布置在4.2米φ800临时管道上。集粒器布置在汽机房主要考虑吹管后恢复的快捷。

5.结束语

通过对淮南田集电厂二期扩建工程2× 66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吹管方案的研究与应用,#3机组吹管一共只吹了三次即达到了优良标准,吹管时间只用了四天,可以看出同类机组与以往的吹管方案相比,采用稳压吹管、降压打靶的方式进行吹管具有诸多好处:第一,在效果上,达到更加理想的预期效果;第二,吹管过程中临时系统安全性好;第三、过热器、再热器的吹管系数能够快速的达到标准(>1.0);第四,过程中部分优化的措施节省了吹管预期的时间。

参考文献

[1]DL 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2]DL 5190.5-201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

[3]DL/T 869-20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4]DL/T 5210.5-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

[5] 中电联[2012]16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6]锅炉厂供图纸或设计院图纸及提供厂家安装说明书.

[7]施工组织总设计及汽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8]华东电力设计院图纸,主汽、再热蒸汽管道配管图.

作者简介:汪公河(1974―),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田集电厂二期工程项目经理。

上一篇:基于校园无线网络的研究设计 下一篇:浅谈PLC在电梯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