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结果分析与应对措施

时间:2022-10-01 02:25:23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结果分析与应对措施

[摘要] 目的 了解临床医务人员洗手效果,进一步加强和有针对性的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督与监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资料672例次。结果 监测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672例次,合格率为86.9%;医务人员洗手合格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医生手监测合格率78.9%,护士手监测合格率89.99%;重点病区医护人员手监测合格率90.05%,普通病区医护人员手监测合格率82.69%。结论 医务人员对手的清洁与消毒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制定并落实相应措施,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洗手的认识和对洗手方法的掌握。

[关键词] 医务人员; 洗手; 监测

[中图分类号] R1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074-01

医院感染是当今世界公共卫生关注的重点,医院感染大部分为接触性传染。有资料表明,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病原体而造成的感染约占医院感染发病率的30%。因此,认真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对病人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手段。定期对临床医务人员洗手效果监测与研究分析,以此促进医务人员对洗手的认识和正确洗手方法的推广,从而提高洗手的合格率,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普通病区(Ⅲ类)和重点病区(Ⅱ类)的医生、护士卫生洗手监测结果作为研究对象。

1.2 监测与采样方法

I.2.1 分类监测 按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将全院各科室分为重点和普通科室。重点科室:手术室、产房、消毒供应室、母婴室、治疗室等;普通科室:内科、外科、妇科、门诊、儿科等。随机抽取医生、护士进行监测,重点科室每月1次,普通科室每季度1次。

1.2.2 洗手方法 受检人员用肥皂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及腕部,注意指尖、指缝、关节等部位,然后流水冲净,整个洗手时间1分钟以上,待干。

1.2.3 采样及培养方法 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有关要求采样后接种于营养琼脂平皿,置37℃恒温孵箱,培养48h,观察结果。

1.2.4 结果判定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洗手后≤5cfu/cm,普通科室医务人员≤10cfu/cm,且不检出致病菌判定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监测临床医务人员手672人次,合格584人次,不合格88人次,合格率86.9%。2006-2008年逐年医务人员洗手合格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见表1。

表1 各年度医务人员洗手合格率比较

2.2 医护人员间比较 医生手监测合格率78.9%,护士手监测合格率89.9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1,P

表2 医生与护士洗手监测结果

2.3 重点和普通科室医务人员洗手合格率比较 根据工作环境不同,对洗手重视程度也不同,监测结果也不同。重点科室的医务人员手监测合格率为90.05%,普通病区医护人员手监测率为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6.55,P

表3 重点和普通科室医务人员洗手合格率比较

3 讨论 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工作都是由手完成,因此医务人员手上各种细菌的数量往往比其他人群多,手污染相当严重。因此应加强手部清洁消毒。

3.1 医务人员手监测病原学超标原因 (1)对洗手重要性认识不足,洗手依从性低。国外流行病调查显示,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为5%-81%,平均约为40%,而国内的调查研究显示,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更低,有近50%的医务人员在不洗手的情况下从事医疗活动。(2)医院设施不完善,科室内洗手肥皂潮湿、未悬挂、肥皂已污染、洗手水龙头为手拧式等。(3)有些工作人员虽然进行了洗手,但未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方法。(4)擦手用具使用不当等造成手的再次污染。

3.2 措施

3.2.1 强化洗手意识,加强培训,提高洗手依从性 开展多种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洗手积极性和必要性教育,不断提高感染意识;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通过教育,可以促进医务人员对洗手行为的信念,即洗手不仅仅是为保护自身,避免感染,更重要的作用是预防医院感染传播,保护患者避免交叉感染。

3.2.2 规范洗手,加强对医务人员洗手的监督与监测 我们的研究显示:(1)护士洗手监测合格率高于医生,与尹维佳等报告基本相符,这可能与护士的无菌观念强,重视程度高,工作仔细认真,自我保护意识强,护理部要求严格,经常考核,基本功扎实等有关;相对而言,医生对洗手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手是医院感染传播途径之一认识不足,认为医疗物品污染才是造成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 ,表现为洗手不认真、回避检查等。(2)重点科室(Ⅱ类环境)合格率高于普通科室(Ⅲ类环境)合格率。这可能与其工作内容和要求有关,重点科室的医务人员给患者做手术、接生、侵人性操作等基本操作较多,接触可视污染物多,洗手要求高,洗手次数也随之增多。同时,洗手动作也相对规范,也重视揉搓手的强度以及洗手时间。而普通科室的医务人员基本操作相对较少,无菌观念相对淡薄,容易忽略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洗手意识不够强等。因此洗手合格率除与无菌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工作认真有关外,还与洗手的次数、每次洗手的时间及揉搓的强度有关,洗手次数越多手部细菌减少越明显,基本达到了清除细菌的效果,所以,医务人员应按要求勤洗手。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医务科专人专项检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检相结合,经常对医务人员的带菌情况进行监测,对各种消毒剂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与比较,如发现问题应一查到底,从根源上查找洗手不合格的原因并及时纠正。

3.2.3 完善洗手条件与设施 洗手的条件及合理设施是保证卫生洗手质量的基础。目前国内医院洗手后再污染情况严重,铜绿假单孢菌等常在肥皂表面滋生,洗手毛巾也污染严重。因此要改善洗手环境,充实洗手设备,提倡使用脚踏式、感应式水龙头、一次性擦手巾,有条件的可用烘干机干燥双手;肥皂须保持干燥或使用按压式肥皂液等。使用高效、方便的洗手消毒剂,集中治疗病人时可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总之,医务人员手部清洁消毒是切断外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务必促使医务人员保持手卫生,可有效地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院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 游建萍,黄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428.

[2] 尹维佳,陈敏,乔甫等.临床医务人员洗手监测结果分析与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795-796.

[3] 周泽清.不同洗手液预防细菌感染效果分析[J].内科,2008,3(2):296-297.

[4] 马英.医院感染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03,25(5):774-775.

[5] 沈泳.提高洗手依从性的6条金标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2):1407.

[6] 胡美春.医务人员卫生洗手监测结果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2):1405-l406.

[7] 邢红霞,张红英,武建英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639-640.

[8] 常金芬,杜美英.手清洁消毒的监测与措施[J].基础护理研究,2007,21(5):1380.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炎 下一篇:肝血管瘤放射治疗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