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扎实有效

时间:2022-10-01 02:16:24

浅谈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扎实有效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是内容丰富,底蕴厚实,给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无限空间,充满文化味和人情味。

一、导入切入,推陈出新

我在讲《我的空中楼阁》时,做了如下演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仪向往的地方,这个地方也许是伟人笔下的岳麓山,也许是美丽的康桥,也许是奔放的大海,也许是篱笆那边,也许是达达的马蹄穿过的江南小镇,也许是静美的荷塘,也许是旖旎的桃花源,也许是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我们姑且称之为小屋,它存在,也许不存在,但它会一直藏在我们的心中,台湾作家李乐薇心中的小屋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我的空中楼阁》吧!把所学课文巧妙的串在一起,丰厚了课堂,增强了学生的文学修养与文化底蕴。高明的语文教师以课堂为突破口,求新求奇,牵引学生,正如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说:必须使你的每一节课有点新东西哪怕只是一个新词汇,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现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触动他们主动去记忆,你就会受到欢迎。

二、自主解读,体味内涵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生活经验、阅历不同,生理与心理特点也不同,对课文的认识与看法也就有不同。老师在课堂教学时不宜把课文解析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自主解读课文,并让学生相互交流、研讨。教《雷雨》,我让学生围绕“周朴园对侍萍有没有真爱”展开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课堂气氛热烈,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讲《我与地坛》,让学生自渎课文并思考:你对史铁生在截瘫后的生命历程有哪些思考与感悟?你对他对生命与母亲的体味是如何看待的?学生思考后,我又让他们相互交流讨论,学生在一起畅所欲言。

三、钻“牛角尖”,质疑分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反思性的阅读,鼓励学生无疑处生疑,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人云亦云。以问题作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切入点有推动力,使学习变得主动,变得学习深入。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我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引导逐层设疑,使理解深入:别里可夫是一个“怪”人,怎么个“怪”法?表现在什么地方? 让学生在阅读分析中从言、行中方面总结,明确了别里科夫是个“怪”人,是因为他用“套子”把自己装了进去。这个“怪”、这些“套子”体现在他的外表、思想状态和具体的事件中。接下来让学生理解这一典型人物形象的深刻的社会意义,我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现实总让他六神不安?为什么他不是校长,却能辖制中学足足十五年,甚至全城的人都受他的辖制?他的恋爱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单单柯瓦连科不怕他?讨厌的别里科夫死了,为什么人们还是忧郁、谦虚呢?应当怎样理解人们从墓园回去时的心情?课文末尾指出:“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局面并没有好一点”,“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有什么深刻含义?学生通过问题的讨论与争辩,达到不用教师多讲,自己就能质疑、解疑。

四、比较鉴别,拓展挖深

通过比较,使教学别开洞天。既可纵向比较(如古今比较、历时比较、源源比较),也可横向比较(如中外比较、国别比较、共时比较)。

五、顺延文意,拓展文本

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联系《挑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使学生学习深入。《柳毅传》的故事是:龙女求助――龙女秘嘱――柳毅入水传书――龙女得救――柳毅获宝(美女、财宝、长生)。隐喻什么?教参认为是人神恋爱,表达的是父母包办婚姻制度下男女对自由婚姻的进步追求,有的资料认为是隐喻唐代道教盛行的风气下人们对享乐与长生的终极目标的追求。我给学生讲的是中国传统的知恩图报思想:柳毅见义勇为,恩不图报;龙女知恩于报;钱塘君与洞庭君有恩必报。此思想,古代文学举不胜举:《礼记》“来而不往,非礼也。”《诗经》“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史记》中荆柯刺秦王,《红楼梦》宝黛爱情源于绛殊仙草对神瑛使者甘露之惠的报答,诸葛亮鞠躬尽瘁源于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报答……拓展文本,让学生从教材狭小的天地里走出来,丰富知识。

六、双向思维,点拨深挖

课堂运用双向思维,即逆向思维与顺向思维,审视文本,既立足文本,又能超越文本。学习《项链》时我提出问题:假如玛蒂尔德在舞会上没丢失项链,她的命运会怎样?引导学生推理反思;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一位老师就对初中学过的《扁鹊见蔡桓公》进行反思性阅读,设计了一个“话说扁鹊”的话题,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同学们讨论热烈,尤其一位女生说:“桓侯之死不能一味的指责其讳疾忌医,扁鹊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神医之‘神’不仅仅表现在其医术,更应该体现在其医德上。明知桓侯有病且对医生有偏见,又是一国之君,扁鹊竟不思劝解之法,只是告知其病之所在,言明不治的危害。这种‘依然故我’的做法仿佛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一般,结果把‘活马’医成‘死马’了,这是他缺乏医德之一。更有甚者,在确诊桓侯‘病在骨髓’时逃之夭夭,更有失大丈夫之行为,这是他缺乏医德之二。一个言不得体、行不得力的医生不配称神医。若扁鹊能像邹忌那样在‘讽’上动动脑筋,桓侯之病就不会深入‘骨髓’,更不会变成‘死马’了。”应该说这种文本解读之思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无疑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在阅读反思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的观点不免有些偏激,甚至是错误的;但是,较之“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者要高明多了。课堂教学通过推理、设想、联想、假设等方式,点燃思想的火花。

七、活动转化,引导探究

在教学实践中创设花样繁多的教学情境,设计小组讨论、知识抢答、观点辩论、情景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运用了幻灯片、多媒体影像放映等先进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内容活动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把教学的主动权还让给学生,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充实。

教学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语文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从哲学上探讨人生,从文学上表达人生,从宗教上信仰人生,从人类学上热爱人生,从情感上丰富人生,从而让语文课丰厚,让语文变得韵味绵长。你会说:语文,想说不爱你不容易!

上一篇:浅析小学数学课中创新能力培养 下一篇:中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