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

时间:2022-10-01 02:13:58

浅谈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

由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所引发的教学方法改革、学习方法改革犹如雨后春笋遍地形成,当真应了叶老的那句话――“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教学还是单纯的学习还真的回归了自身的本质规律;这显然是对学习规律的尊重与遵循,更是真正的学习革命的发端。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发端阶段,我们也非常遗憾地发现了传统师道对学习革命的严重束缚,比如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师本观念与师本意识的复苏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真正合作学习的羁绊。

不是吗?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课堂:学习小组刚刚进入合作交流状态,老师就武断地打断了探究进程,要么进行简单的小组展示,要么干脆“一言堂”;真正的探究性学习氛围尚未形成,或者说学习者根本没有进入合作探究状态,老师就强势干预,要么转入对新问题的探究,要么“赶鸭子上架”,逼迫学生展演探究结果;合作学习氛围浓郁,学习者积极参与,相互启发,彼此促进,对某一问题正在深入探究、挖掘,即学习者兴趣正浓之时,老师强劲干预,要么武断地阻止,要么一步到位予以点评……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这些遗憾,主要原因还是教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宗旨不够明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一切以学生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坚决摒弃师本观念而牢固树立生本观念。那么,探究性学习进程中的一切不合时宜的做法也就有了根据了,这便是师本观念在作怪,比如课堂上的伪合作探究、教师的强劲干预以及教师的过分干预等。那么,怎样克服这种错误做法呢?

首先,教师要继续加强学习,尤其是认真学习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理论以及一切先进的思想。最近几年来,在教育界尤其是中小学领域里,我们总能听到一种不和谐的声音,诸如“新课改成果不显著,理论家倒是产生不少”“昨天还成绩平平,摇身一变就成了著名的教育家了”“新课改的时代是一个教育理论泛化的时代”等。诚然,我们不能否认,在新一轮课程改改推进过程中,确实滋生甚至助长了一些教育伪科学。我们主张的重新学习新理论,不是死抱着书本生硬地学习,更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边反思边学习、边对照边学习,是边学习边应用,是应用中的学习。这种学习不仅要依靠书本,更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尤其是身边的教学新秀、外地的教学能手,学习人家是如何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恰当地应用到课堂上的,比如学习人家的教学设计,学习人家的课堂掌控等等。

其次,适时干预,干预适度。所谓适时干预,就是教师充分把握干预的时机,即以下几种情况:对所探究的问题已经基本把握之时,探究已经进行到山穷水尽之时,所探究的问题明显超出能力所及之时,根本就没有能力把握探究内容之时。这样的时机,我们教师是必须出手时就出手的,这是为了节省时间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也是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作用、组织作用、决策作用,进而树立教师的尊严与威信。但是,这仅仅叫做适时干预,也就是充分认识了什么时候干预,至于怎样干预,还是大有文章的。

所谓干预适度,就是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必须干预,但干预是要讲究原则的。一般来说,我们教师的干预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及时性干预原则,即对那些经过深入探究已经基本把握的问题进行及时干预,如适时地总结,或者组织学习小组进行充分的展演,以进一步交流碰撞。

其二,节省性原则,即在学习者对所探究的问题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教师进行必要的干预,如适当地点拨启发,或者干脆就此止住,以节省学习时间。

其三,科学性原则,就是指教师干预到位、干预适时,干预手段与方式科学,确实给学生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其四,启发性原则,就教师的干预绝不是大包大揽,而是紧紧抓住时机适时适度地启发与引领,这样的启发能够让学生顿悟、惊醒,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甚至是立刻生成新的思路与方案。

例如,有一位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完蒲松龄的文言小说《促织》之后设计了这样的探究题:

有人说,“斗虫”一段里,个别词语使用不够精准,如“幸啄不中”的“幸”。如果改成“啄而未中”,表达效果会更好些。你同意吗?为什么?(设计意图:引领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作家的创造意图深度研究文本,进而实现与作者的对话)

问题抛出后,立即一石激起千层浪――各个小组迅速投入到紧张而严肃的讨论与探究状态。老师不断地穿插于各个小组之间,聆听他们的意见,时时报以欣赏、赞许的目光。最后,这位教师做了如下点评与总结:

①同意。“幸”,在这里是“幸亏、幸而”的意思,这样一来就削弱了小虫是智慧化身的力量。如果改为“啄而未中”,就能在惊险之中突出小虫的智慧,与下句“跃去尺有咫”相吻合。

②改为“啄而未中”,更能于虫与鸡的对比中反衬出虫的智慧与力量。虫是成名之子的化身,是作者理想的寄托,所以自然应该比庞然大物的鸡更机敏更充满智慧。尽管“啄而未中”可能是鸡之愚拙,但是也能从中看出虫的机敏与智慧――可能是虫在战术上棋高一着。因而突出虫的英勇、善战,机敏、智慧。

③改为“啄而未中”不但能够突出虫的智慧与机敏,而且尤其能够使文章内容前后勾连。在前文,尽管读者可能还看不出小虫是成名之子的化身,但是,那只小虫“超乎而跃”“忽落襟袖间”“意似良”等无不在暗示读者小虫是非同寻常的,后文小虫的英勇善战、善解人意,等等,这些都在表明鸡未啄中小虫并非只是侥幸,而是作者的有意安排。那么,既然如此,“啄而未中”就比“幸啄不中”更耐人寻味,而且能够使文意联系紧密,使文章结构紧凑。

这样的点评与总结就发挥了及时性、科学性、启发性原则作用。说它及时,是我们在听课时发现了各个小组尽管讨论热烈,但基本上没有涉及作家的创作意图(似乎学生也没有这样的探究意识)。说它科学,是因为教师的点评的确做到了高屋建瓴,既合理而科学地总结了所学,又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树立了教师的学术尊严,维护了教师的形象。说它具有启发性,是因为教师的点评激活了学生之所学,包括小说主题的理解与分析,包括小说常用表达技巧的运用,包括对作家创作意图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尤其是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因而给学生的启发是深刻的,自然也是长远的。

从以上这个实例,我们不难看出只要我们教师用心、精心,尤其是心系学生,本着真正为学生生存发展负责的精神来设计并组织教学,我们就一定能够利用好探究性学习这一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与生存的能力。

上一篇:把儿童节还给孩子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