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

时间:2022-10-01 01:23:50

关于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

数字化资源平台一般是指根据实践中存在的教育和教学需要,由学校或其他机构收集和开发的主要用于教学辅助的数字化资源。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资源平台主要是围绕专业进行建设,形成某一专业的数字资源库,目的也是辅助职校教师的教学活动。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建立需要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进行,不同理念指导下的数字化资源平台会有不同的内容结构,也会带来不同的现实效果。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应该遵循的建构理念有:(1)要与现有课程资源错位,产生增量;(2)以便捷的网络形式呈现内容;(3)体现和反映职业教育特色;(4)关键特征在于资源的丰富性和客观性;(5)应以专业为中心,结合课程开发和改革。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建立,既可以方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也可以凭借资源共享与全国其他职业院校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和进步,实现职业院校的内涵发展。

摘自《职教论坛》2013年第二十二期 王雪《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构建研究》

区域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这一状态,就要调动多方面因素,充分考虑契合的影响因子。(1)规划契合: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为专业结构规划的着眼点。具体内容有:理念前瞻,专业结构规划紧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突破,专业结构调整瞄准区域经济发展路径;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区域发展方式转变。(2)主体契合:以校企合作为专业机构与产业结构对接的桥梁。具体内容有:政策导向,在“强制”与“扶持”中促进契合;利益互惠,在“共育”与“双赢”中强化契合;技术互通,在“互助”与“共享”中推动契合。(3)微观契合:以立体式对接提高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具体内容有:要素契合,以“关联度”作为核心标准;载体契合,以“互动度”作为基本保障;方法契合,以“适应度”作为发展要求。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二十七期 李守可,丛彬彬《区域性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解析》

整合是职业教育研究的核心范式。(1)整合具有范式的共性特征和属性。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基本信念,就是与学科教育相比较,一致认定它是“另一类型”的教育,它的本质内涵就是整合教育;整合是职业教育研究最具特色和创新品格的研究假设;整合是职业教育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和策略。(2)整合是职业教育研究全能的、通行的方法体系。从整合方法的性质看,整合不仅是形而下的具体的实践方法,也是形而中的一般的研究方法论,更是形而上的、宏观的、哲学层面的方法论;从整合方法的特点看,它是联系的、综合的和辩证的方法;从整合方法的功能看,其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在于创新;从整合方法的适用性看,它是最适合职业教育的一种范式。(3)整合是一种研究的理论框架。框架是安置问题的假设和联系,整合的框架是一个极具包容性和承载力的理论架构,整合还是一根贯穿职业教育研究的线绳和纽带。

摘自《职教论坛》2013年第二十五期 张健《整合:职业教育研究的核心范式》

农民职业教育是一种单独的教育类型,必须对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有清醒的认识。从外部环境看,社会轻农观念依然十分严重,农民职业教育吸引力越来越小;从需求上看,务农劳动力结构性素质下降趋势明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难度越来越大;从供给上看,涉农教育“去农、离农”现象愈演愈烈,农民职业教育被严重边缘化;从条件上看,随着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政策和项目的增多,农民职业教育条件严重滞后;从实施主体看,政出多门、规模小而分散、区域差异大,农民职业教育政策效益愈来愈低。推进现代农民职业教育的对策措施是:第一,强化现代农民职业教育制度重大问题研究;第二,构建现代农民职业教育制度;第三,创设现代农民职业教育重大支持政策;第四,完善现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二十九期 王守聪《关于构建现代农民职业教育制度的新思考》

信息消费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活动形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吸引力问题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效应。(1)信息消费对高职院校吸引力的影响。信息消费的社会普及率显示了对高职院校的影响力;信息消费在高职院校的覆盖率彰显了其对高职院校的影响力;高职院校的负面信息消费成为令人忧患的现实。(2)信息消费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吸引力的策略分析。首先,信息消费的普及面宽,影响范围广,可扩大增强吸引力受众面。高职院校应加大社会声誉投资,营造高职院校良好的社会声誉;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其次,信息消费的高效快捷、影响效率高,可快速增强吸引力。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应把信息消费融合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应科学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道德教育和就业教育。再次,信息消费的立体效能、影响多维化,可持续增强吸引力。在具体策略方面,高职院校应建立正面信息消费渠道,保证高职院校的社会宣传顺利进行。最后,要降低信息消费的负面影响,提高高职院校的吸引力。要用“疏”的方法降低已产生的负面信息所带来的影响;要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形象,挽救高职院校形象。

摘自《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3年第九期 于浩《信息消费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吸引力的策略分析》

上一篇:关于中职班主任如何高效开展实习前教育 下一篇:校企深度融合的数控、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