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本解读的再思考

时间:2022-10-01 01:19:20

关于文本解读的再思考

在与小学同行谈及文本解读时,不止一次地听到:“低年级语文不就几个字,至于花那么大心思么?”“小学语文的课文那么简单,有什么可以反复推敲的?”“凭我的经验水平,教学需要深挖细究吗?”……实际教学中,确实有一些教师面对文本,总是套用一般化的教学目标,根据零星的课前提示和几道课后练习,简单地提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大概勾勒一下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殊不知,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而教材是发展小学生语文素养最重要的载体,忽视不得。只有深入解读文本,研透教材,才可能实施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

文本是有生命灵性的,是独立存在的,需要解读者用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去激活、去点燃。解读文本是一门学问。“读”,是文本理解的起点,侧重于文字、结构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的研究,需要尽量读出文本原意;“解”,是以文本释义为起点,侧重于文本意义的辨析、评判以及潜在意义的发掘,要求读者有创造性发挥。

我认为,文本解读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入水

我们首先应该把文本当作一个“文质兼美”的读本,静下心来,反复阅读,仔细玩味。有人提出,文本解读要“沉入词语”。所谓“沉入”,就是将文本看作“水”,解读文本是一个慢慢进入“水”的过程,到了最后,一定要整个身子都浸入“水”中,身子和“水”全方位接触、全身心接触。“词语”是语言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这句话告诉我们,解读文本就是要细致地读到最小的意义单位,抓住文本中显现的、或隐含的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标点符号,捕捉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蕴和思想,真正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先生语);解读文本需要教师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不囿于文本阅读,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获取更多信息,有效链接出一个话题、一段文字、一个故事、一缕情感;解读文本既要消化吸收、整理评判他人对文本的种种见解和观点,更要关注珍视、归纳梳理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和发现,要兼容并包、相辅相成。我以为,文本解读的目的是挖掘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解读不应局限于课文本身,还应包括单元训练重点、课后思考练习等,不然就会出现“没有航船乱行船”的现象。

教师只有深入于文本,才能得见汩汩的“源头活水”;只有沉浸于文本,才能感知奇妙语言的不同“温度”;只有潜心于文本,才能把握文本的个中“真味”。

第二步:出水

解读文本不但要“入水”,还需要一个“出水”的过程。如果“入水”要求教师读进去,明确文本“写什么”,那么“出水”就要教师“跳出来”,体会作者“怎么写”:文章哪一部分写得最精彩?文中的遣词造句有什么精妙之处?作者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文章是如何布局谋篇的?……教师还必须不断叩问:自己所教的学生在阅读这个文本时,哪些是他们一读就懂,可以不讲的?哪些是他们有阅读障碍,需要重点讲的?哪些是学生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必须获得的?哪些是不必体会或不必深入体会的?

教师从文本中跳出来后,还须细细品读文本。重在品味语言;重在对文本的结构、语段间的联系,文本的语言风格、表达特色等做深入细致的赏析;重在感受文本语言表达的魅力,捕捉作者富有个性、灵性的表达;重在揣摩于测量文本语言的“精度”。

第三步:舀水

课文不是普通的阅读文本,是一个教本,更是一个资源库。先前,教师通过文本解读,已经把自己变成一个“海洋”,这个时候需要教师必须蹲下身子,从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生活经历出发,从大海中“舀”出学生最需要、最能接受的“一瓢”。因为“我们应对的是6―12岁的儿童。小学语文教学贵在深入浅出,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富有童真童趣”。(沈大安先生语)“舀水”就是要教师筛选、提取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寻找并确立阅读教学的话题。在文本中找出合适的一个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来作为切入口,以带动全篇;精心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根据文本的语言特色,寻找并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语言学习、实践的资源,或适合反复诵读、积累的精美语言,或适合引导学生品析语言的细微差别,从而积淀语感经验,或适合揣摩表达方法,抑或适合学习迁移文章典范的句式……

教师还要把握好教学的度,不把学习搞玄了;不让学生雾里看花;不把教师的个体感受强加给学生;不让学生进行泛滥而低效的听说读写实践。努力让学生在时间有限的课堂里,读最应该读的地方,思考最应该思考的问题,从而真正“钻”到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去,把学习内容“化”在自己的“文化脉管”里。

文本解读对教师而言,既收获言语解读的意义、意味和意蕴,也收获言语解读的经验、情绪和感受。文本解读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县岔河镇中心小学)

责编 / 董 璐

上一篇: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下一篇:《猜一猜》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