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01 12:48:13

影响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分娩的完整病历的产后出血产妇共60例的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择无产后出血正常的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期保健、合并症、孕产史、心理情况,分娩方式、产程、母婴早接触吸吮等差异。结果 两组孕妇比较,观察组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孕期保健少、孕产史多、存在并发症、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产程长、新生儿早接触及吸吮少(P

【关键词】 产后出血;原因;影响因素

近年来由于围生医学的发展,卫生保健的进步,孕产妇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是产后出血仍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1],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分娩的完整病历的产后出血产妇共60例的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择无产后出血正常的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病例随机选择的方法是将本院分娩产妇按分娩时间顺序排位,选择确诊产后出血的产妇顺位的下两位在年龄、孕周相似的作为对照病例,如不符合上述条件则顺移下一位。

1.2 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2] 为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产后出血的测量方法:容积法阴道分娩当胎儿娩出后,立即在产妇臀下垫入接血容器至产后2 h,然后倒入刻度瓶中测量;称重法产后2 h所用敷料术前、术后分别称重,以净增重量,按比重1.05 g相当于1 ml血液的标准,推算出血量;估计法是指手术单污染血迹范围按10 cm×10 cm相当5 ml血液估算。将上述3项分别累计相加即为产后2 h总失血量。

1.3 方法 对两组孕期保健,产前后并发症及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肝炎、子宫肌瘤、前置胎盘、羊水过多等),孕产史、心理情况(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等)、分娩方式、产程、母婴早接触吸吮等指标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α=0.05,P

2 结果

两组孕妇比较,观察组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孕期保健少、孕产史多、存在并发症、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产程长、新生儿早接触及吸吮少(P

表1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差异比较

观察项目 观察组(n=60)对照组(n=120) t χ2值P值

孕周(周)36.43±0.8636.38±0.67 0.87>0.05

年龄(岁)25.94±2.8626.12±3.01 0.34 >0.05

存在不良心理因素(例)222412.45

孕期保健(例)259814.54

孕产史(次)2.25±0.48 1.13±0.34 3.28

并发症(例) 22147.67

剖宫产(例) 4861 8.89

产程(h) 12.22±2.82 8.63±1.74 5.34

新生儿早接触及吸吮(例)127811.82

3 讨论

引起产后出血的直接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及其他,但这些原因不是孤立存在或在产时才发生,大多产前就已存在着危险因素,并与这4种原因有关联[3]。本组资料观察发现影响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为多方面的:①心理因素,分娩是一种生理过程,对产妇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原,精神过度紧张和情绪波动可使植物神经紊乱,对子宫肌的抑制作用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增加产后出血,如果心情忧郁、焦虑,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垂体后叶分泌的缩宫素减少也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4]。②孕期保健,如孕期未通过产前检查,不能及时发现有产后出血

作者单位:545005柳州二空医院妇产科

可能的妊娠并发症,对不宜妊娠者没有适时在早期终止妊娠;②孕产史,反复多次妊娠、流产或再次剖宫产,子宫肌层受损,瘢痕形成,影响缩复功能,子宫黏膜层受损,影响胎盘正常生长,发生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机会增多,导致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③妊娠并发症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肝炎等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子宫肌瘤会影响子宫正常收缩;前置胎盘附着子宫下段,下段缩复性能差,血窦不易关闭;④剖宫产出血远高于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术时出血往往同时伴有宫缩乏力性出血,部分原因是由于操作不熟练,子宫切口延伸裂伤及损伤血管而引起;⑤第一、二产程时间延长、宫缩乏力必导致第三产程延长,因胎盘粘连常需人工剥离,胎盘粘连、残留,均可使产后出血明显增多;⑥早接触、早吸吮是一种保护因素,能促进子宫收缩[5]。

总之,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上述相关因素采取防护措施:加强对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减少意外妊娠而造成的流产、引产,以减少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加强孕期产前检查及时纠正并发症,对不宜妊娠者早期终止妊娠;针对社会因素剖宫产,加强妊娠及分娩相关知识宣教,使产妇充分认识剖宫产的利弊,知情选择分娩方式,实施人文关怀、人性化服务,树立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6];对临产的产妇实施陪伴分娩,提供心理支持,减轻产妇的恐惧和焦虑;保持充沛的精力,避免产程延长,提高助产人员的专业技术,正确处理三产程;鼓励产妇让新生儿早吸吮,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从而减少子宫出血。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

[2] 谭新华.导乐全程陪伴分娩与产后出血关系的初步探讨.海南医学,2006,1(17):92.

[3] 苗青,于垆.影响产后出血量多因素分析.现代妇产科进展,2004,13(2):125-127.

[4] 武红利,康文利,冯丽,等.精神心理因素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研究.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5(2):27-28.

[5] 高云荷.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5):258-259.

[6] 王小敏,王小燕.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12):937-939.

上一篇:葡萄籽原花青素预防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 下一篇: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2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