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药物治疗痛风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12 11:30:20

针刺联合药物治疗痛风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针刺联合药物治疗痛风的临床观察。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99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药物组、针刺联合药物组。结果 3组治疗7 d观察,疗效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与针刺加药物组(χ2=15.28,P

【关键词】 痛风;针刺联合药物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cupuncture and medication group to treat gout

YANG Yan-jie,CUI Tong-xia, WU Qing.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In the 5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Zhuhai 519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observ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cupuncture and medicationto treat gout.Methods Ninety-nine patients with gou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acupuncture group,the medication group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cupuncture and medication group by randomised method.Results The three groups were treaded 7 days and then observed,The difference of efficacy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acupuncture group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cupuncture and medication group( χ2=15.28, P

【Key words】 Gou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cupuncture and medication

作者单位:519000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康复科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逐步进入小康痛风人数逐年增多[1],而关节红肿痛的急性发作也多了。笔者在临床上采用针刺治疗效果明显,但时间较长;口服药物较快但不良反应较大,采用针刺小剂量短时药物口服,症状缓解快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笔者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联合本院肾内科共搜集99例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照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症状表现:突发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痛,活动障碍,或出现足弓、踝、跟、膝、指和肘单关节的红、肿、痛[2]。检验尿酸升高或尿酸不高但症状明显。

1.2 排除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蜂窝组织炎、化脓性关节炎等。

1.3 一般资料 依照纳入标准,患者知情同意治疗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针刺组、药物组、针刺加药物组。针刺组33例,其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25~55岁,平均39岁,病程最短7 d,最长3年;药物组33例,其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29~60岁,平均42岁,病程最短2 d,最长4年;针刺加药物组33例,其中男24例,女9例,年龄28~61岁,平均40岁,病程最短1 d,最长5年。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组

2.2.1 主穴 曲池(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双)。其他的穴位根据疼痛的部位选择。第一跖趾红、肿、痛选:隐白、大都、太白;足弓痛选:太白、公孙;外踝疼痛选:申脉、丘墟、解溪。内踝疼痛选:照海、商丘、中封;足跟痛选:太溪透昆仑。膝关节疼痛选:内外膝眼、鹤顶、膝阳关;肘和指的疼痛较少,如有疼痛肘部选:少海、小海;指关节疼痛选:阳溪、阳池、阳谷;若出现更少见的关节部位疼痛可针阿是穴。

2.1.2 操作方法 选直径0.35 mm×50 mm华佗牌针灸针,遵上述穴位进行针刺,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针刺部位。三对主穴用泻法,疼痛部位的穴位,每穴加悬灸(三壮)。拔针时要强刺激提插行针,起针后不要迅速按压针眼,待血液放出后,自行凝血再消毒针眼。如疼痛部位已形成痛风石,针刺时先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再行上述方法进行针刺治疗。7次治疗后,评定治疗效果。

2.2 药物组 秋水仙碱:常用量为每1~2 h口服0.5~1 mg(1~2片)达到治疗量。一般3~5 mg(6~10片),24 h内不宜超过6 mg(12片)。若停服72 h,0.5~1.5 mg/d(1~3片)分次服用。药服7 d评定治疗效果。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医生可酌情减量或停药。

2.3 针刺加药服组

针刺方法同针刺组,针刺的同时加服秋水仙碱。第一天,第一次服1片,2 h后第二次服2片,4 h后第三次服3片,第二天,第一次服3片,3 h后第二次服2片,4 h后第三次服1片停药。继续针刺,7 d治疗后评定治疗结果。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7 d内关节红、肿、痛完全消失,无功能障碍; 好转:7 d内关节红、肿、痛未完全消失,但有所改善,稍有功能障碍;无效:7 d内关节红、肿、痛无改善,伴功能障碍。

3.2 观察指标 若治疗前血液检查尿酸增高,治疗7 d后查尿酸恢复正常为痊愈;尿酸未降到正常值,但症状有所改善且为好转;尿酸仍超过正常值,其症状未缓解为无效。治疗前后无尿酸增高,按症状恢复确定疗效。

3.3 针刺组与针刺联合药物组7 d治疗疗效观察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7 d治疗疗效观察比较(例,%)

组别例数痊愈好转无效有效率

针刺组337161069.7

针刺加药物组332111196.7

注:经统计学检验χ2=15.28,P

提示针刺加药物组与针刺组相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即前组疗效明显优于后组。

3.4 药物组疗效指标 痊愈:7 d药物口服后,无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关节疼痛消失、无功能障碍;好转:7 d药物口服后,恶心、呕吐可控制,胃肠道不适可耐受,轻度关节疼痛,功能欠佳;无效:7 d药物口服后,恶心、呕吐频繁,胃肠道不适,不能耐受、需停药,关节疼痛未缓解,功能障碍。

3.5 药物组与针刺联合药物组7 d治疗疗效比较

表2

药物组与针刺加药物组7 d治疗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痊愈好转无效有效率

药物组3310121166.7

针刺加药物组332111196.7

注:数据经统计学检验χ2=12.28,P

提示针刺加药物组与药物组相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即前组疗效明显优于后组。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33岁,2008年3月突发双侧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一天来本院康复科就诊。查:双侧外踝高点红、肿、痛伴压痛,血尿酸检查高出正常值,诊断痛风。既往患者多次双侧外踝疼痛,误认运动扭挫伤。药膏贴敷,时好时坏,近期疼痛剧烈,不能行走才来就诊。患者广东人,常煲汤(肉汤、鸡汤),并爱喝啤酒浓茶。明确诊断后告知病因,并详细讲明限制哪些食物的摄入量。即针加药治疗一周后痊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5 讨论

5.1 痛风发病的机制主要是尿酸的代谢失常而引起的血尿酸过高,当尿酸盐浓度超过其饱和溶解度时,可沉积于关节、软组织、骨骺或肾脏而引起关节剧痛及肾功能损害[3]。祖国医学认为痛风属于痹证范畴。活血化瘀,溢气温经是针灸治疗痛风的原则。其;曲池有疏风解表,调和气血,通经活络之功;三阴交有补脾胃,助运化,理肝肾,通气滞,祛风湿之效。曲池入三阴之分,故能清血中之热,以行血祛瘀。三阴交为肝脾肾之枢纽为血证之主穴,二穴伍用,一阴一阳,一清一滋,一走一守,相互制约,相互为用,行气活血,散瘀消肿,通经止痛之功益彰[4]。足三里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促进代谢,疏通经络。三穴合用共奏疏通脏腑机能,促进尿酸排泄,减少尿酸在关节的沉积。

5.2 局部疼痛部位的针刺非常重要。临床观察利用艾火温和热的扩张治疗,改善局部毛细血管微循环并加速穴区组织内血液和淋巴的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特别是致痛物质的吸收、转移和排泄。从而达到止痛、消肿的效果。

5.3 小剂量短时给药,当血药浓度达到峰值,迅速减量,在药效出现,而不良反应未出现时停药。同时,针灸治疗也减轻了药物不良反应。所以达到迅速止痛、消肿、排泄尿酸的作用。

5.4 治疗之前一定嘱患者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热、高脂、高蛋白食物成了家常便饭,继而诱发痛风发病率上升,尤其广东沿海居民,他们的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养成了摄入高嘌呤食物过多,如煲汤(肉汤.鸡汤.动物内脏),沙丁鱼、蟹、蚝等食品。针对这些高发人群,医务人员要做广泛细仔的科普指导。讲明摄入过量和含高嘌呤食物,可造成关节的突发疼痛,也就是痛风。所以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的发生,就要先从食疗开始。合理的善食,其目的是通过利用饮食中的化学成分,减少体内尿酸形成,促进尿酸的溶解和排泄。所以饮食疗法是预防痛风的发生的重要环节,应以重视。

参 考 文 献

[1] 刘超,狄福松,唐伟.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北京科技出版社,2007,8:489.

[2] 刘超,狄福松,唐伟.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北京:科技出版社,2007,8:499.

[3] 张吉.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41.

[4] 侯中伟.常用临床针灸配穴于禁忌.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7,4:264.

上一篇:MMP-7在结石肠上皮不同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一篇:手术治疗58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