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时间:2022-09-30 11:11:06

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摘 要】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教师给学生进行讲解,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初中语文教育的一个理想状态,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教学的影响,在小学语文课上一直是学生听和教师讲的过程,很少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没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上来,针对这种情况,对语文课堂应该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一、针对性强地提出问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紧紧抓住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中不仅仅需要突出学习重点,还需要突出难点。在进行问题时应该注意表达清晰、准确,对问题的范围要有一定的限制,防止出现指向不明、限制不严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偏差。这就需要初中教师要认真对其研究,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提问。在对问题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给予的回答情况,对针对出现的特殊情况给予特殊对待。对问题的提出要逐层深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避免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上的差误。

二、把握好时机进行提问

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时机,把握好重点,通常情况下是在一篇新课文之前提出一些和文章相关的问题,可以是某个句子的深入理解,同时还可以是课文的主导思想等,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这种做法可以让初中生能够结合问题来进行阅读,但是也会出现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会出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偏颇。另一种做法是先让学生随意阅读,教师不提出任何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从宏观把握全文,在这个过程中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提出相应问题的时候,要在学生通读的基础上来进行,这样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的提出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后,应该多鼓励孩子来回答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需要初中语文老师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避免出现因问题过于困难,导致学生产生畏惧感。还要避免出现因问题过于简单,让学生感觉乏味。需要教师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定不同难度的问题。其次教师在设定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新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来设定一些新奇的问题,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满足学生的好气质型、好胜之心。同一个问题,换个角度进行提问,也许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切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四、问题的提出要由学生自己回答

教师在对问题进行了尽心设置后,要让学生自己来回答问题。再出现几个学生都不能回答出问题要领后,教师最好不要代替回答。在学生不能正确领会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给予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来进行问题总结,在关键点上要给与点播,引导学生回答出正确的答案。当遇到学生固执己见的时候,要有耐心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出认识上的障碍物,让其做出正确的回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中扮演着辅助的角色,为学生搭建一个唱戏的平台。对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辩论,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任其学生,让积极引导学生。对于一些定位不清的问题,可以通过学生的辩论,让问题更加明了。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心。

五、学生与教师课堂上双向互动

在初中课堂上,我们不仅仅需要老师给学生做好足够的准备,也需要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做到有准备的上课,更好地为课堂互动做好准备。在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更好地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教师积极引导与评价

在初中课堂上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发现问、提出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多鼓励多表扬

初中学生自尊心很强,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尽量不要出现让还学生自尊心的字眼,教师要善于循序渐进,对一些课文既要尊重学生的解读的积极性,又要在最后得出一致的看法,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人性的复杂和人物性格的多样化。

2.鼓励不同见解

在回答问题上,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鼓励。对于一些不便于在课堂上谈论的课题,要通过布置作业等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深入了解。

3.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

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进行分层次进行启发,对于一些不能回答问题的学生,让其多借鉴别人的观点,然后在总结别人的观点,这种做法可以锻炼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4.鼓励学生积极评价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要积极鼓励学生来评价学生的发言,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别人的观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评价能力。转变课堂上“要我学”到“我要学”。对课堂提问的衡量评价也是师生双向参与、进行积极教学活动的好形式。

参考文献:

[1]扶娟.浅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7)

[2]王洋.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06)

[3]阎忠梅.中学语文发展性教学评价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5

上一篇:5岁小女要公平 下一篇:亚马逊河流域的花车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