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整合的认识与反思

时间:2022-09-30 10:16:04

浅谈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整合的认识与反思

摘 要: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效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网络环境下必须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地整合,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趣。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语文;信息技术

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各行各业已完全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中利用方便、快捷、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使学习内容更直观地进行传递,既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自主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1]。所以,信息技术深入教学课堂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其为新型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举例说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深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与反思。

1.教学案例

用课文《济南的冬天》作为例子,“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c,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三个重点:①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笔下济南的冬之美;②理清课文思路,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突出景物特点的;③体会作者对景物及济南独特的情感。课前教师可按座位进行分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将课文要学习的内容展示在多媒体设备上,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网络查找到济南的冬天的图片或者下雪的视频并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学生能更为直观地体会作者所描述的雪景。最后将小组的讨论结果汇集到一个Word文档上,教师进行简单的编辑后,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2]。只有将学生体会到的情感逐一展示,才能将这篇课文学习透彻,一切学习以学生为基础。课堂探究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以便使学生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能独立思考。

2.教学反思

(1)教师要先进行备课。在语文整合学习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中,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从旁指导,但教师依旧需要从学情、教材、信息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充分全面的备课,上课时才能指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地去探索。教师要事先将每课内容进行查阅,如果事先没有做好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话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浪费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拖慢教学进度。所以,教师应提前备课,预防课堂“事故”的发生,让学生顺利进行自主学习。在网络环境下,各类信息都能快速地知晓,所以教师更应该丰富自己,使自己的知识面更为宽广。因为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学生会遇到更多的问题,问题并不会只局限于课本上,学生可能会在课本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将知识延伸至课外,所以教师需要更全面地回答学生的问题。

(2)教师要进行良性引导。网络中包含各种信息,有的有利于学生成长,有的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创建高度自由的课堂时,应该做到良性引导,避免学生在课堂时间利用网络去搜索与课文无关的知识。学生在使用多媒体设备搜索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时,会出现较多的“作品赏析”等网页,因关联信息较多,学生浏览起来较为困难,由于课堂时间不充裕,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网络搜索关键词,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节约了时间,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教师要进行科学评价。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整合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评价,其可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效果性评价,其能及时地反馈学生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教师能及时采取改进的措施。过程性评价就是指教师在学生查阅资料时进行巡回指导,其能引导学生进行信息价值的判断、分析、归纳资料、重视反馈、关注探究过程。效果评价就是指学生整合自己所查找到的资料并展示于多媒体上,教师在给予效果评价时,要注重表达的方式,要对学生先肯定后指导,并且态度要温和,才能被学生所接受。

总之,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整合学习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探究,对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有着很好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不断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整合学习的规律和方法,构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 影.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6(18).

[2]刘丽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探究[J].中华少年,2016(36).

(作者单位:甘肃省合作市中学)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利用微信开展互动德育 下一篇:浅析从生活化角度开展初中地理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