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

时间:2022-09-30 09:00:42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较多。如自愿呈报系统(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om)常分为正式与非正式自愿呈报,集中监测系统(intensive monitoring system)[1]。采用自愿呈报系统,对2002~2010年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进行收集整理,找出原因,总结预防措施,归纳如下。

患者个体差异

从临床用药过程中,经常发生个体间存在药效学的明显差异。从遗传学角度看,个体差异主要受单基因变异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用药方案。如参麦注射液,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微血管疼痛,减慢滴速来减轻疼痛。患者高某在使用双黄连注射液中,出现皮肤瘙痒、胸闷、心悸、皮疹、胸闷、心慌、皮疹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只能停止用药,给予肾上腺素、异丙嗪等进行治疗。

剂型与给药途径

如注射用炎琥宁作为抗病毒药,用于病毒性肺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等,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习惯性刺激性疼痛、药疹胃肠道不适、呼吸困难、寒战、发热、血小板减少等。因此患者有过敏史者避免使用,根据病情减慢滴速或改用其他药物物。

药物的配伍不当

中医强调用药有君臣佐使之分。如六味地黄丸中,熟地为君,茱萸肉、山药为臣,茯苓、牡丹皮为佐,泽泻为使。所以患者疾病本身和疾病发展过程中总是错综复杂和互相联系的。为了提高疗效,减少单药剂量,减轻不良反应而采取联合用药,可针对病情需要,从整体考虑配伍用药,随时增减剂量。现代医学中临床上往往只考虑药物的作用和用途及对患者有利一面,忽视给患者带来不利一面。如清开灵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脑开窍的功效,临床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急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脑血栓形成等,该药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皮疹、面红、局部疼痛。不能与硫酸庆大霉素、青霉素G、肾上腺素、阿拉明、乳糖酸红霉素、多巴胺、洛贝林、硫酸美芬丁胺等配伍使用。清开灵注射液稀释后必须在24小时内使用。因此使用时尽量单独使用,以防不良反应发生。应严格监护使用,注意有无过敏现象。

药物的用药时间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各种生物逐渐养成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能力,形成各种不同的生物规律。祖国医学时辰与天地万物联系起来,形成特有的“天人相应”思想。如长春新碱注射液在增强抗癌药疗效,减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药物耐受力,保证化疗顺利进行,起着举足轻重作用。其针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具有昼夜规律性,采取上午高剂量不等分给药法,可收到良好效果。

药物说明书不规范

多数中药注射液药品说明书过于简单,介绍临床小儿药动学老年用药及药物间相互作用尚不明确阐述,这样导致医师在用药过程中凭印象或经验。如注射用血栓通阐述儿童用药及老年用药无可靠参考文献,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导致配药过程中出现浑浊过敏反应等现象。只能凭借主治功能活血化瘀而使用,所以无形中增加了药物使用范围。

因此中药注射液用于患者前一定要检查药液有无变色或浑浊现象,要严密观察输液情况,记录下临床用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情况,为临床药学合理用药提供更有利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建刚.药物不良反应医院集中监测.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7,6(1):6.

上一篇:金银花及部分伪品的性状鉴别 下一篇: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及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