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缓解鼻内窥镜术后头痛的护理观察

时间:2022-09-30 08:14:17

穴位按摩缓解鼻内窥镜术后头痛的护理观察

摘要:目的:穴位按摩,达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行气止痛,缓解鼻内窥镜术后头痛的目的。

方法:将300例鼻内窥镜术后出现头痛的病员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0例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止痛,对照组150例根据头痛情况应用止痛药。观察两组疼痛强度情况。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

结论:穴位按摩能够达到缓解鼻内窥镜术后头痛的目的。

关键词:穴位按摩鼻内窥镜术后头痛

【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78-02

鼻内窥镜手术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术后病员因鼻腔油纱填塞常出现鼻部、额部及头部疼痛,直接导致病员舒适度下降,影响睡眠质量,不利于疾病康复。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给予病员转移注意力法、常规药物止痛。但转移注意力法不能缓解疼痛,而常规药物止痛又存在副作用。针对以上弊端,我科尝试应用穴位按摩缓解鼻内窥镜术后头痛,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我科行鼻内窥镜术后出现头痛的病员3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排除对象:鼻腔有活动性出血者,体质虚弱者,有高血压、心脏病者,感冒后出现头痛症状者及拒绝行穴位按摩者。

1.2方法。

1.2.1止痛方法。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对150例病员在术后24小时后给予穴位按摩:协助病员取半卧位,向病员告知穴位按摩的目的、副作用,取得病员配合后行穴位按摩。所有病例均选用太阳、头维、百会,按摩时,用食指或拇指指腹沿顺时针方向带动皮下组织揉按5次,由轻到重,按压至穴位下出现酸、麻、胀的感觉[3],即有“得气”现象,以病人能够承受为度。得气后停留5-6秒,再由重到轻,反时针方向按摩5次为一个循环,每个穴位重复5个循环。频率为每2秒钟按压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操作中随时询问病人感受,及时调整力度或停止操作。术后第1-3天每日行穴位按摩2次。

对照组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遵医嘱运用盐酸曲马多10mg肌肉注射。

两组病员均在术后第1-3天每日相同时间根据VAS评估法评估病员疼痛值并记录。

1.2.2评价方法。疼痛评估方法:采用直观模拟量表法(VAS)[2]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即1条10cm长的标尺,用数字0—10表示不同的疼痛强度,正面两端分别代表无痛(0cm)、最痛(10cm),病人在背面标出最能代表自己当前疼痛强度的点,测量0到标出点的距离,即为疼痛强度的评分值。根据评分值将观察指标设定为4个等级: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

1.2.3统计分析方法。将取得的数据采用X2检验。

2结果

术后3d内疼痛强度比较见表2。

证明对鼻内窥镜术后头痛的病员实施穴位按摩能够缓解疼痛程度。

3讨论

3.1鼻内窥镜术后头痛产生的原因。头痛是鼻腔填塞病员常见症状,是因油纱填塞导致头部及额部胀痛。胀痛是疼痛且有胀的感觉,是气滞作痛的特点。气滞血淤阻滞脏腑、经络,闭塞气机,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3.2穴位按摩缓解头痛的理论依据。穴位按摩是利用中医辨证施护的原则,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对头痛部位施以按摩使之疏通经络、调整阴阳[4],促进气血运行、行气止痛,以达到缓解头痛,避免药物治疗的副作用。选穴及机理:根据《针灸学》[1]选穴原则,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其规律是循经取穴。所选穴位如下:

百会:属督脉,定位在头正中线上,后发际上7寸,或当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的交点处;主治头痛、眩晕、鼻塞。

太阳:属经外奇穴,定位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中;主治头痛、牙痛、目赤肿痛。

头维:在额角发际直上0.5寸,督脉神庭穴旁开0.5寸;主治:头痛。

3.3穴位按摩的优点及意义。穴位按摩为非侵入性的中医护理手段,不影响病员身体机能,无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对病员鼻部伤口无影响,150例病员在行穴位按摩后均未出现鼻部伤动性出血。行穴位按摩是缓解鼻腔填塞病员头痛的有效措施,此法安全、简易易行、经济[5]、可减轻病员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发扬祖国医学的精髓,促进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发展,体现了我院中西医结合特色。

参考文献

[1]王新明.针灸学.第1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4-165

[2]李漓,刘雪琴,选择适合患者的疼痛强度评估工具.实用护理杂志,2003,19(6):50-51

[3]刘晓芳,胡艳宁等,穴位指针法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71-72

[4]杨兆民,郭恩吉,刺法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1-132

[5]刘娟,谭新玲等,艾灸穴位联合耳穴贴压减轻肛肠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15-17

上一篇:下肢推拿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下一篇:针灸推拿治疗2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