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13 10:10:24

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41-01

【关键词】 穴位按摩 便秘 中风

便秘是中风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大便少,硬或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延长等。有国内研究显示,临床有40%-65%的急性期患者伴有便秘症状[1].便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患者用力排便可导致颅内压升高,引发再次出血加重患者脑部损伤,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对预后及转归产生影响。目前,临床上常通过使用缓泻剂、通便药等方法治疗和预防便秘,短期效果好,但长期使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我科近年使用穴位按摩治疗中风便秘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56例,为2012年12月~2013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中风后便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55~82岁。中风诊断标准参照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便秘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1)排便时间延长,2天以上1次,粪便干燥坚硬。(2)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3)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1.2 治疗方法

穴位按摩操作方法 根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选择大横、天枢、支沟为主穴进行按摩,按摩时患者取仰卧位,用一指禅推法在穴位处按揉,每穴2-3min,强度以患者产生酸胀感为宜,再按顺时针方向摩腹10min。按摩时间每日早晚各1次,定时进行。按摩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按摩过程中嘱患者全身放松,注意询问患者对手法的反应,按摩手法力求做到均匀、柔和、渗透、有力、持久,禁用暴力。操作者需修剪指甲,避免损伤患者的皮肤,在按摩的过程中需注意保暖。

1.3 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1)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饮食,增加水分的摄入量。(2)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即每日不管有无便意,都定时予排便姿势。(3)调整日常活动,卧床者行床上运动,病情允许者辅助下床活动。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评定疗效。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有效:3天以内排便,便质先干后软,排便欠畅,伴随症状缓解;显效:2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伴随症状缓解;痊愈:2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解时通畅,伴随症状消失。

2.2 治疗结果 56例患者痊愈8例,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中风后悲伤忧虑,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气血大亏,津枯肠道干涩,泻下功能减弱;气虚则大肠推助无力,糟粕滞留于肠中,使大肠传化功能失调形成便秘。中风便秘患者由于过分用力排便,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再次中风的危险,因此中风患者保持大便通畅显得尤为重要。

穴位按摩疗法是中医经络学内病外治原理的具体运用。大横穴属足太阴脾经,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为大肠之募穴,具有调整阴阳升降之功,按之可升清降浊,调畅气机以通腑气,腑气通则传导功能恢复正常。支沟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穴,既能梳理少阳之气,又为通便之特效穴,能直通三焦气机,通调水道,使三焦腑气得通,津液得下,大肠传导功能恢复正常,便秘得愈。通过按摩穴位,能通过经络循行速达病所,起到疏通经络,调达脏腑润肠通便。

综上所述,采用穴位按摩,能有效治疗中风后便秘,方法简单易行,容易掌握,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思超.便秘在脑病发生学中的地位及意义[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5):294

[2] 王新德.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

[3] ZY/T001.1~001.9-94.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

上一篇: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的护理分析 下一篇:颅脑损伤患者精神障碍和相关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