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PBL教学法评估体系初探

时间:2022-09-30 08:03:40

内科学PBL教学法评估体系初探

一、学期初的PBL评价

1.评价目标:小组内的成员均要积极参与,共同促进学习,充分发挥成员的团队精神。2.评价主体:同小组内成员。3.评价内容: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思维、收集信息、反馈信息等行为表现,如病案(case)提出的问题是否有助于大家的启发式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查阅文献、获取信息,并给予恰当的解释?小组成员是否进行了仔细交流,并能澄清模糊信息?讨论氛围是否开放,当提供反馈信息时,大家是否欣然接受反馈、自我辩护?能否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估、调整评估?模型构思是否共享?任务是否分配到了每个成员、成员是否积极准备?小组是否将精力集中于任务,使问题得到持续性解决?PBL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使之成为与他人合作的学习者[9]。

二、学期中的PBL评价

1.评价主体:评价的主客体有导师对学生的评价、同学之间的互评、自我评价、教学指导委员会对PBL运行的评价等。2.评价目标:小组成员的行为表现、学生对导师的考核评估、个体评估以及中期反馈,重点检查对初期出现的问题有无实质性改观。3.评价内容:①学生对导师的考核评估。在PBL教学模式中,导师是设计者和引导者,影响整个教学目标的完成质量以及学生的表现情况[5]。评价内容有:导师是否清楚PBL的学习问题(LearningIssue,LI);导师是否适当提问、并引导逻辑性思考和推理;导师是否平衡每一位同学参与讨论的机会;导师是否鼓励批判性思维;导师是否促进综合多学科的观点;导师是否支配学习过程、引导PBL的运行;导师是否增进成员间和谐的关系;学生是否从导师那里获得了及时、有用的反馈;导师是否把握PBL的运行;导师是否对PBL教学充满激情。②导师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否具有发现、理解和运用病案中的基本数据与重要事实的能力?提出的诊断假设是否推测缜密、逻辑性强?提出的LI是否有深度?对病案的讨论分析是否逻辑性强、有洞察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是否需要深入了解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后才能掌握LI?把握资料的重点、理解力强吗?LI作业是否从不“cutandpaste”并正确引用文献?有很高的处理LI作业的综合信息的能力吗?是否准确地将相关信息运用到病案?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能否主动分享有用的信息及来源、想法和意见?是否经常提出合理的假设并陈述?能主动暴露自己的知识欠缺点和盲点吗?有很强的求知欲吗?在小组讨论中主动担当leader吗?对自己负责的LI有把握吗?详细掌握其他同学的LI吗?能有效组织同学处理LI吗?完成LI作业是否认真并按照约定的时间相互阅览?职业精神。学生是否始终与成员和睦相处、彼此尊重?学术诚信。学生是否亲自阅读过所引用的文献,注释妥当,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了恰当的描述?③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自我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本组成员的学习态度如何;成员之间有无良好的互动;讨论流程掌控情况如何;讨论内容有系统性、组织性和充实性吗?认真地汇总了信息吗?学习兴趣好吗?掌握了LI吗?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个人的整体表现如何?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友情通过PBL教学能达到和谐吗?自己的知识量是否显著增加?PBL对本人的学习方法有无较大的影响?PBL教学有无问题,是什么问题、该如何改进?与上次PBL案例的学习相比,哪些问题已得到改进?哪些还依存在?该怎样改进?4.中期反馈:使用开放式的问卷,调查学生在PBL中是否存在问题,并持续改进。如在本模块课程结束之前,我还存在问题吗?是什么问题?怎样改进?其他同学还存在问题吗?问题是什么?如何改进?

三、学期末的PBL评价

1.评价主体:小组成员、导师。2.评价目标:期末反馈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作为PBL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目标在于了解PBL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追踪学生对PBL的态度及满意度。3.评价内容:小组行为表现、学生对导师的考核评估、个体评估、期末反馈。如导师把握时间的程度如何?PBL教材内容是否充实,案例是否适中?教室是否设施齐备、感觉舒适?导师是否总是恰当地激发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他们进行逻辑性思考和推理?导师是否总是恰当地引导讨论的进行?PBL的评估方式是否恰当?每个学期的案例数应该是多少?对本学期的PBL有何宝贵意见和建议?准确的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容忽视的导向作用。在PBL教学中,我们自始至终坚持团队协调,坚持评价,并持续改进,丰富教学评价体系。在PBL教学中,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评价手段,不仅学生的积极性受挫,学习的效果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对PBL教学的学生评价,不仅应当关注医学知识的获取,更应注重其行为和态度的养成、进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评价的真正作用应当是对学习的促进。在学习过程中的及时评估和反馈可以使学生知晓自己的行为和方式的不足,帮助他们随时纠正,与学习团队进行融洽的互动,真正高效、愉悦地学习[6]。

在PBL教学中,我们以提高教学水准,鼓励自主学习,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医学生为目标,从学生知识、能力、智力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不断改进PBL的评价方法。短期的PBL学习的影响范围可以达到整个学期,并且能够转化为新的收获[9]。PBL教学已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唯有将评价系统与学习模式进行很好的匹配,我国的PBL教学才能在未来的时间里与国际水平不再有过大的差距,医学教育才可能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李志勇 赵小兰 董靖 瞿文娟 罗燕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上一篇:医学青年教师成长初探 下一篇:文化经纪类课程教学创新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