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内科保守治疗研究

时间:2022-09-30 05:12:50

肠梗阻内科保守治疗研究

【摘 要】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0)是外科手术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对EPISBO的治疗已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重视。当前,临床上多首选非手术治疗,一旦出现病情恶变方可转手术治疗。尽管临床保守治疗方法颇多,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其治疗机制研究甚少,治疗效果仍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正确地认识EPISBO、了解保守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机制,对术后早期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减少EPISB0的发生,提高EPISB0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EPISB0采取不同的保守治疗方案进行系统治疗研究,从生物化学及分子水平阐述EPISB0的发生机制,探讨临床药物及电针穴位理疗的作用机理,提高对EPISB0的诊治效率及水平。

【关键词】   肠梗阻;内科治疗;研究分析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的概念是国内黎介寿于1995年首次提出的,国外学者将此类肠梗阻归入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特殊类型--冰冷腹(frozenabdomen)。在腹部手术后早期(术后7~30d),由于腹、盆腔手术创伤或术中肠管分离过程中广泛粘连和肠管暴露时间过长,导致腹腔内无菌性炎性介质的残留等原因,引起肠壁水肿和渗出增加,形成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也可以认为是术后胃肠动力障碍。有过肠道手术的患者都要经历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阶段,出现暂时性的胃肠道功能抑制及一系列并发症,加重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往往通过非手术治疗就可以恢复胃肠道动力,治疗过程中需严密、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出现腹痛、腹胀进行性加剧或肠坏死、腹膜炎等病情恶化迹象的手术指征,应及时中转行手术治疗。

2 采取的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实施方案

2.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诊治的EPISBO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0例。诊断标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标准:肠蠕动曾一度恢复,术后2周左右出现肠梗阻表现,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或无腹痛,很少发生绞窄;查体发现腹部质地韧;X线摄片发现多个液平面,肠管均匀扩张并有肠腔内积液的现象;腹部CT扫描可见肠壁增厚水肿,肠襻成团,肠管均匀扩张,积液积气,腹腔内渗出。纳入标准:符合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标准;未经治疗或手术探查;能耐受配合电针加穴位注射;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病情加重,证明为绞窄性肠梗阻者;伴严重心、肺、肾疾病者;肠瘘、肠造瘘者;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者;不能耐受配合电针加穴位注射者。保证3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治疗方法

所有入组患者均给予禁食水、肠胃减压、生长抑素、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常规3 L袋肠外营养、间断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对症抗感染治疗、白蛋白支持等西医常规治疗。排便排气后,逐渐过渡为肠内营养。其中B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使用施他宁6mg微泵24 h持续静脉给药,腹胀缓解或超过1周停用。C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电针加穴位理疗,电针取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大肠俞;配穴:腹胀甚者加天枢(腹部有伤口者除外),伴恶心呕吐加内关。毫针直刺,进针25~40mm,依据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虚实夹杂者平补平泻的原则,施以提插或捻转法行针15~30s,得气后,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处将针倾斜45b~60b(实者针尖逆足阳明经循行方向,虚者针尖顺足阳明经循行方向)复行针操作,使针感循经感传,后接G6805-2型治疗仪(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以疏波4 Hz、密波20 Hz、脉冲宽01 5 m s、输出电压6 V电针刺激,每日2次,每次30~60 min。大肠俞、天枢及内关行捻转法,进针25 mm左右,实者,大幅度捻转,频率快,行针15~30s,力求针感在穴位周围扩散;虚者,反之操作。电针刺激,持续到排便排气后3天。两组均于治疗3天后评定疗效。

2.3 检测指标

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3天后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mL,用于IL-6、TNF-a、MOT测定。标本离心10 min,抽取血浆,于-70℃冰箱保存。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测定IL-6、TNF-a,试剂盒购于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MOT,试剂盒购于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4 疗效观察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并排气排便,X线检查或钡餐造影无异常发现,肠腔内无积气、积液;有效:临床症状缓解,X线检查或钡餐造影仍见肠腔内有气液平面;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减轻或有所加重,或出现腹膜刺激征,X线征象较治疗前无变化。

3 应用前景预测及分析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为腹部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0.69~14%,具有极高的、普遍的发病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常于腹部手术后 1~3周内发病,约占术后早期肠梗阻的 90 %。该肠梗阻是由于肠壁水肿、炎性渗出和肠管间广泛粘连所致,故很少发生肠绞窄和肠坏死,多数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缓解治愈。若贸然再次手术 ,极易并发肠瘘、腹腔感染和短肠综合征等致命性并发症,死亡率高达 29.4%。尽管临床保守治疗方法颇多,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其治疗机制研究甚少,治疗效果仍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正确地认识EPISBO、了解保守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机制,对术后早期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减少EPISB0的发生,提高EPISB0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且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马留学,邹忠东,姚和祥,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疗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09,16(6):889-890.

[2]Mark EB.Smlall bowel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M].18th.Philadephia:W.B Saunders,2008:1041.

[3]张勇,李青,吴少宏.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13(6):310-313.

上一篇:尺胫针治疗痛症的机理探讨 下一篇: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