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中医护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1:02

肠梗阻的中医护理方案

肠梗阻的中医护理方案篇1

【关键词】 肠梗阻; 保守治疗;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4.035

肠梗阻是以腹痛、呕吐、腹胀及停止排便排气为主要临床表现[1]的外科急症,严重时可引起感染、中毒、休克、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甚至死亡。通过对32例肠梗阻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16~83岁,平均65岁,临床诊断为肠梗阻,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住院时间平均16 d。

1.2 护理措施

1.2.1 评估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 正确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目前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对不同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本组患者年龄差异大,文化层次不同,病情不同,有的患者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因此在制定护理计划时,除常规肠梗阻护理计划外,还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病情,区别对待,如对老年人不应过分强调典型症状,治疗上应采取积极态度[2];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患者,护理上要密切监测血压、末梢血糖、心脏功能及生命体征。

1.2.2 对症护理

1.2.2.1 有效的胃肠减压及肛管排气,以减轻腹胀 (1)肠梗阻保守治疗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胃肠减压的引流效果,因为胃肠减压可以减轻腹胀、防止肠管膨胀过度[3],因此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主要方法。护理人员在胃肠减压操作前,应向患者介绍治疗的目的、作用及配合方法,使患者接受[4],取得患者配合,操作上动作要轻柔,以减轻患者痛苦,严密观察引流物的性质、量,并记录;若抽吸出的胃液呈血性,提示可能转为绞窄性肠梗阻,应及时报告医生[1],保持胃管通畅,保证负压吸引,做好鼻部护理、口腔护理。口唇干燥者涂石蜡油,用温开水漱口,对咽部不适患者,给予雾化吸入[5]。(2)肛管排气可有效的排除肠腔积气,减轻腹胀,观察排气情况,如排气不畅,可帮助患者转换、按摩腹部,以助气体排出。操作时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志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医生。拔管后注意清洁。

1.2.2.2 鼓励患者将胃内容物吐出,以减轻肠梗阻症状 轻症者,取坐位,重症卧床者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密切观察呕吐物颜色、量及性质,详细记录,如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床单位清洁。

1.2.2.3 给予解痉药,缓解腹痛症状 密切观察患者疼痛部位及性质,遵医嘱给予解痉药,以缓解腹痛,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疼痛时嘱患者半卧位,深呼吸,减轻肠梗阻对膈肌的压迫,有利于循环和呼吸[6]。一旦出现剧烈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有明显腹膜刺激征,可能为绞窄性肠梗阻,应立即通知医生。

1.2.2.4 保证液体入量,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肠梗阻患者由于频繁呕吐,胃肠液大量丢失、禁食、胃肠减压以及肠梗阻引起大量渗出液存留于胃肠道,均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7],因此应注意及时补液,以维持必要的营养,保证电解质的平衡[8]。随时监测血钾、血钠、血氯指标,并及时反馈给医生,根据化验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保证静脉通道畅通。

1.2.3 心理护理 良好的护患关系,能明显提高护患之间的合作程度,提高患者对护嘱和医嘱的依从性,争取患者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的配合,从而有利于诊断、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9]。因此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相关疾病知识宣教,根据病情变化,适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心理支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加强沟通,认真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恐惧和紧张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

1.2.4 饮食指导 禁食、禁水是肠梗阻患者主要治疗方法,腹部症状缓解的患者,肠蠕动恢复,可给予萝卜汤(去渣)饮用,少量多次,直至梗阻完全畅通,萝卜又名莱菔,行气利肠,消积化滞[10]。梗阻症状缓解后,进食要定时定量、规律,清淡为主,循序渐进,应由流质、半流质,逐渐改为普食,切忌暴饮暴食。

1.2.5 康复训练指导 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督促患者少卧床多运动;重症患者(不能下床者、年老患者),可在床上做反复翻身动作,增加肠蠕动功能;轻症能下床的患者,可扶床运动,还可以让患者手扶四轮车运动,同时顺时针轻柔腹部,并随时观察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及时给予指导。

2 结果

本组32例保守治疗的肠梗阻患者,通过最短7 d,最长20 d的保守治疗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支持,梗阻症状均得以缓解,痊愈出院。

3 讨论

禁食、禁水、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主要手段。密切观察腹痛的程度和部位,呕吐物、胃肠减压液、排泄物的性质、量和颜色及腹胀情况,对肠梗阻患者是非常重要的,治疗全程的心理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本组32例保守治疗的肠梗阻患者,通过积极有效的对症护理、全程心理支持、恰当的饮食辅助与康复训练,肠梗阻得到了缓解,肠壁血液循环得以恢复,避免了患者手术的痛苦。

参 考 文 献

[1] 孙田杰.外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09-312.

[2] 江百春.肠梗阻236例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793.

[3] 成洁.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致肠梗阻的护理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03,25(6):178.

[4] 刘桂锋,尹丽杰.198例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8):203.

[5] 葛引观.胃肠减压管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31.

[6] 张秀梅,王敏.非手术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J].医药信息,2011,4(10):69-70.

[7] 万菊香,胡露.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5):52.

[8] 方向红,兰洁,曾慧琼,等.老年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的护理研究[J].全科护理,2011,9(20):1795.

[9] 李小寒.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8.

[10] 冉先德.中华药海[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出版,1993:1418.

肠梗阻的中医护理方案篇2

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人群主要为50~60岁的中老年人。目前,手术治疗与术后化疗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在术后化疗间歇期,部分患者回家修养,在此期间一旦发生肠梗阻,容易发生酸碱、电解质、水平衡失调、肠坏死、腹膜炎等,严重时导致患者感染性休克或低血容量性休克,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因此,对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及时地治疗、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32例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32例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最小为58岁,年龄最大为73岁,平均年龄为63.5岁;3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手术方式见表1;患者于术后接受静脉化疗,FOLFOX方案是本组病例所采用的化疗方案。32例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患者的首发症状是恶心、呕吐、腹胀、拒食、停止排便、停止排气。腹部出现明显的膨隆,腹肌紧张少见,肠鸣音消失或减弱。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解质、水紊乱,患者均出现小肠肠管充气扩张,气液平面可见。经CT检查、B超检查、胸片检查没有肿瘤复发征象。

1.2方法

32例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食、间断胃管注药、持续胃肠减压、灌肠、中药扶正理气、调和电解质等对症治疗。

2护理措施

⑴病情观察。在术后化疗阶段,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消化道反应,这些反应将会掩盖患者的肠梗阻症状。所以,必须细致地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与处理。一旦确诊为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就应当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记录患者出入量,纠正患者体内的酸碱、电解质、水平衡紊乱,尽量使患者的体液保持平衡。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腹痛的部位、范围、性质、时间,以及呕吐、腹胀、排便、排气、肠鸣音、肠蠕动等恢复及缓解情况。

⑵肠胃减压护理。一旦患者被确诊为胃癌术后并发肠梗阻,就应当马上禁食,进行肠胃减压,降低胃肠道积气、积液,减轻肠腔内部的压力,促进肠壁血液循环。32例患者在完成胃癌手术后,肠胃内部容积变小,因此,留置胃管时必须注意胃管的留置深度。当胃管进入食管下段后,可以抽吸胃液,在操作时应当注意保持胃管的位置,增加胃管的舒适度。

⑶胃管注药护理。通过胃管注入药液或植物油剂能够发挥促进排便、排气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中,将患者的肠胃排空后,经胃管注入1/2副中药扶正理气药剂和50mL植物油剂。2次/d,交替进行,间隔用药1h。注药后,胃管夹闭0.5~1h,观察胃管夹闭后,患者有没有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当患者不能忍受夹闭胃管期间出现的上述不良反应时,就应当停止胃管夹闭,并进行肠胃减压[1]。2d后再进行胃管注药。胃管夹闭解除后,观察患者腹部症状缓解、肠蠕动恢复、排气排便恢复等情况以及引流液的性状。胃管拔出后,医护人员应当指导患者少食多餐、进食流质、清淡饮食,并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叮嘱患者家属不要在患者禁食期间当着患者的面吃东西,避免对患者造成刺激。

⑷灌肠护理。促进排便、排气是灌肠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中采用110mL甘油灌肠剂与1/2副中药扶正理气药剂进行交替保留灌肠。灌肠时,让患者保持臀高头低的左侧卧位[2]。肠梗阻患者因为腹痛、腹胀,将会增高腹部压力,引起排便反射。在灌肠前,医护人员应当给予患者必要的指导和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挤压附近的肌肉,尽量延长灌肠液停留在肠内的时间,以便使肠管获得更好的刺激,从而实现促进排便、排气的效果。

⑸支持治疗护理。灌肠、胃肠减压等会造成患者体内电解质、水紊乱与营养不良,所以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护理是十分重要的[3]。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循医嘱给予患者静脉补充电解质和热量,并详细记录出入量。本研究中,32例患者给予全肠胃外营养支持治疗,主要采用脂肪乳剂,每日补充2500~3500mL,持续补充8~13d,从而调节患者体内的酸碱失衡、水和电解质紊乱。医护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液体量、蛋白质等,使患者营养平衡。

3结果

32例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患者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4讨论

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患者不但忍受疼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痛苦,还要承受长期疾病折磨带来的沮丧、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心理[4]。因此,只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专业化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肠梗阻带来的痛苦,减轻不适,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32例胃癌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胃癌术后并发肠梗阻护理的规律,在护理时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并进行恰当的处理,促进患者病情恢复。通常,预防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的护理对策包括阶段式化疗教育、饮食指导、预防肠粘连等。

4.1阶段式化疗教育

在化疗前,医护人员使用健康卡片、画册等讲解胃癌化疗的价值、方式以及可能发生的不适反应[5];在化疗期间,应当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鉴别肠梗阻的基本知识,并告知患者在化疗中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排便排气异常等症状时需要马上停止进食,并立即就诊,切不可麻痹大意,将这些不良反应作为化疗期间的一般不适;在化疗结束后,应当询问患者的进食情况,发现问题时必须及时解决处理。

4.2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遵循易消化、高热量、高营养的饮食原则,有规律的定量进食,严禁暴饮暴食,宜少食多餐,尽量不食用动物筋膜肌腱、粘性食物等易形成团块状、粗硬的食物。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尽量使用铁锅作为炊具,多食用红枣、菠菜、豆类、动物肝脏等食物,根据病情适当服用硫酸亚铁制剂,避免发生缺铁性贫血。如果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呛咳等不适,应嘱咐患者进食半流质饮食,例如粥、面汤等。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多用炖、焖、清蒸的烹调方式取代烟熏、炒、炸、煎的烹调方式。

4.3预防肠粘连

肠梗阻的中医护理方案篇3

【关键词】 不完全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护理体会

肠梗阻主要是指由于肠腔堵塞、肠管受压、肠壁病变、肠麻痹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腔发生障碍,患者以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要症状。根据肠梗阻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1]。过去对急性肠梗阻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临床观察手术并不能彻底解决某些粘连造成的梗阻,术后仍然可能再继发粘连及梗阻,甚至有时可导致更广泛的粘连。据报道,粘连性肠梗阻占整个肠梗阻的40%~60%,其中80%是由手术引起[2],加之患者多次手术,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保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有很大的优越性,现就本院收治的26例不完全性肠梗阻保守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9年12月,对本院收治的26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做了保守治疗,其中男20例,女6例,男女比例为3.3∶1;年龄最大70岁,最小35岁;20例男性均有饮酒嗜好,女性患者有4例为入院前1日晚进食辛辣食物。

1.2 临床表现 26例患者均腹胀、腹痛,其中无排气排便20例,有少量排便、无排气1例,呕吐5例。

2 治疗方法

26例患者均行禁食、胃肠减压,肥皂液灌肠,石蜡油和复方大承气汤交替鼻饲管灌注;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感染者施用抗菌药,同时口服西沙比利等。

3 结果

3.1 梗阻解除指征 自觉腹痛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排气排便通畅,腹胀明显减轻或消失,高调肠鸣音消失,腹部平片显示气液平消失。

3.2 治疗结果 26例中除2例治疗48h后腹痛腹胀加重,转外科手术治疗外,24例7~10天腹胀完全缓解,肠鸣音正常,肛门排气排便,临床治愈。

4 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

4.1 禁食水 注意补充液体量,维持电解质平衡,详细记录24h出入量。待病情好转,梗阻缓解后12h方可进食。

4.2 胃肠减压护理 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对减轻肠道压力、改善肠壁血循环、减少肠道对细菌毒素的吸收至关重要[3]。对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应妥善固定胃管,防止脱出,经常挤压胃管以防堵塞,注意保持减压的通畅、有效;注意观察胃肠减压吸出物的颜色、量、性状,如发现血性液体应及时反映,严防肠绞窄的出现;观察引流液的性质以判断梗阻的部位、程度,并记录引流量作为补液的参考,使出入液量保持平衡。

4.3 呕吐的护理 呕吐后及时清除呕吐物,给予温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注意观察并记录呕吐出现的时间、次数、性质及量。

4.4 抗生素的应用 合理应用抗生素,注意配伍禁忌,注意用药后的副作用及疗效观察。

4.5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部软硬度,检查有无腹部触痛和腹膜炎体征,24h拍1次腹平片。

4.6 中药和石蜡油交替鼻饲管灌注 胃管注药前,要先抽吸胃液再灌注,避免过量引起不适;灌完后需夹管1~2h,防止药液反流,保证药效。中药和石蜡油交替使用,用复方大承气汤为基本方辨证加减六磨汤、三物备急汤、甘遂通结汤、化虫丸等治疗,予中药150ml和石蜡油,5~8h交替鼻饲,根据病情轻重及临床表现及时调整药量及给药次数。石蜡油有润肠通便,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复方大承气汤主要由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组成,有增强胃肠运动,改善微循环和抗炎抑菌等作用。

4.7 灌肠 本科予肥皂液灌肠,浓度1%,温度39℃~40℃,液量500ml,插管深度10~15cm,插管动作轻柔。灌肠后记录排气排便次数,便的性状、颜色及量。

4.8 物理治疗 按摩,双手或单手从右下腹至左下腹做顺时针环形按摩,稍用力,每分钟2~3次,每次10~15min,以刺激肠蠕动。

4.9 饮食护理 禁食期间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黏膜每日2次或漱口每日6次,恢复饮食后,适当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逐渐加量,进食新鲜水果和粗纤维类蔬菜,要少量多餐,避免选择产气及生冷硬、辛辣刺激食物。

4.10 心理护理 患者腹痛腹胀,对禁食水、胃肠减压感到恐惧。应通过耐心解释,解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4.11 出院指导 告诉患者平时生活要有规律,戒烟酒,少食生冷、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及纤维类食物,避免暴饮暴食、腹部受凉和餐后剧烈运动。

参考文献

1 陆以佳,刘咸璋,刘淼. 外科护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4-225.

2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

肠梗阻的中医护理方案篇4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肠梗阻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临床效果

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急性腹症。有研究认为急性阑尾炎在急腹症当中屈居首位,因此临床治疗中要予以重视。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有几种表现,一般主要分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坏疽、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1]。肠梗阻也属于一种急腹症范畴,通常情况下2种病症单独存在,但临床不乏存在2种病症并发的可能,患者发病之后病症会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转移性下腹疼痛,患者停止排气排便,出现轻度腹胀、便秘,需通过手术方案干预[2]。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护理方案开始得到完善,并在临床当中被广泛的应用,而且临床医师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使得微创手术开始成为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有效手术方案[3]。本文主要分析通过腹腔镜手术方案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的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76例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38.22±10.52)岁。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6.79±11.05)岁。两组患者一般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过临床检验符合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诊断标准。(2)不存在外伤史。(3)发病到就诊时间均不超过72 h[4]。(4)意识清晰、沟通正常。(5)未见精神病史。(6)所有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治疗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者。(2)研究用药过敏者。(3)严重脏器病症或器质性损害者。(4)1个月内服用过免疫制剂和激素等相关药物治疗者[5]。(5)凝血功能障碍者。(6)拒绝本次研究或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入组以后需要完善各项检查工作,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进食禁饮并为患者补液,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进食禁饮并为患者补液,并且积极对患者进行抗炎和胃肠降压等相关治疗。

1.3.2 对照组

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患者选择仰卧位,常规麻醉,并常规准备器械完善消毒等相关术前准备,在患者的右下腹部进行大约长8 cm的麦氏切口,将患者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切开患者的腹外斜肌腱膜,对患者的肌肉组织进行钝性分离,再将腹膜切开,进入患者腹腔,充分的对阑尾进行显露[6]。仔细观察阑尾病灶的大小和形态,了解阑尾病灶的位置,常规的对阑尾动脉进行分离,切断阑尾,同时探查患者存在粘连的肠管,并且对其进行松解,操作完成后为患者注射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腹腔的积液冲洗,必要时需为患者留置负压引流管,常规止血,并对切口的部位进行碘伏溶液冲洗,缝合后选择氯化钠注射液再次冲洗。

1.3.3 观察组

以腹腔镜手术方案治疗,指导患者排空膀胱,利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法开展麻醉。安排患者以头低足高位接受手术,使头低大于20°,并使患者身体向左侧偏移15°。选择患者的肚脐下缘做一个弧形切口,长度约为10 mm,将切口两侧提起后建立气腹,并维持欺负压力为13~14 mm Hg(1 mm Hg≈0.133 kPa),将相对应的套管置入其中,置入腹腔镜。探查穿刺部位是否存在出血,了解肠管是否存在损伤,观察阑尾以及周围肠管是否存在粘连和包裹,还要观察是否存在占位的病变。确定各项诊断之后,选择患者的肚脐和耻骨联合中点部位偏左将10 mm套管置入其中,选择右下腹部麦氏点将5 mm套管置入其中。然后将患者的阑尾末端提起,通过超声刀进行分离并将阑尾系膜离断。若观察到患者腹腔内有结节,则应将细膜眩晕状况阻断后,通过电凝勾或者直接剪断的方式来进行结节的处理[7]。持续对阑尾系膜进行处理,一直到根部。在距离盲肠约0.5 cm的部位通过阑尾圈套器进行阑尾根部结扎,并且直达远端约0.5 cm的部位,通过钛夹夹闭阑尾。选择阑尾结扎线远端0.5 cm利用超声刀断离阑尾,残端通过电凝止血的方法进行处理。将阑尾取出,并同时探查粘连的肠管,积极的进行松解。为防止患者出现感染等不良后果,还要做好预防感染的处理。术后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或内脏损伤,将腹腔镜器械退出并为患者解除气腹,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留置引流管并终止手术。

1.4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经过不同术后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的指标进行统计。总结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患者的术后疼痛。利用数字评分法(RNS)[8]评估患者的疼痛。主要通过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选择0~10个数字当中的任意一个数字,0代表无痛,10代表无法忍受的剧烈疼痛,评分越高则说明疼痛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采用(n,%)表示,组间行χ2检验,计量资料(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VAS评分)采用表示,组间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26%(2/38),低于对照组26.32%(10/38)(P<0.05)。观察组VAS评分(2.33±1.05)分,低于对照组(4.08±1.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这种病症应该进行及时治疗,如果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则会导致患者阑尾穿孔,对患者的腹腔产生严重的刺激,使得患者肠道出现挤压,甚至会导致患者的肠道粘连,进而使得一系列的胃肠功能丧失[9]。而这种表现又会反作用于患者的肠道,导致患者的肠道压力异常增高,持续性的肠道高压会使患者出现肠梗阻,这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临床如果患者存在急性阑尾炎合并肠梗阻,需要积极的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传统手术主要为患者进行开腹,这种技术处于成熟的状态,能够在临床当中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因为切口相对较大,所以容易在患者的腹部留下瘢痕,并且有多种并发症情况,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10]。腹腔镜手术是最近这几年新兴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案,这种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不会对患者周围脏器和相关组织产生损伤,而且治疗的过程中具有开阔的视野,可彻底对患者腹腔进行探查,能更好的根除病灶,并分析患者腹腔中是否存在潜在的疾病,手术以后可以恢复较快,因此这种手术方案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而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充分证明了对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案所取得的效果和价值要明显高于常规开腹手术。因此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出现,对控制患者的病情发挥了重要作用。腹腔镜手术当中不会产生严重的创伤,不会对患者相关腹腔脏器产生粘连性损害,不易对患者身体状况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更加迅速的康复,可降低并发症,对于缓解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价值,这种手术方案能够为患者术后恢复和康复创造优质条件,能够稳定患者机体的内环境,对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通过腹腔镜手术方案对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梁英.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对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及对术后感染的预防研究[J].当代医学,2019,25(24):70-72.

[2]于化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7):76,78.

[3]卢文举.急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5):53-54.

[4]徐庆学.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7):86,88.

[5]刘雨.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173-174.

[6]苏雅拉图.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手术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5):6807.

[7]郭欣.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的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75,83.

[8]杨莉莉.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1):278-279.

[9]张丽娟.急性阑尾炎伴发肠梗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0):165-166.

肠梗阻的中医护理方案篇5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致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体会。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2月8例各种腹部手术后致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3W出现典型的肠梗阻表现,经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激素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措施,全部治愈,未出现中转手术治疗,平均治愈时间为12.34d。结论:综合使用多种非手术治疗措施是腹部手术致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腹部手术术后;肠梗阻;诊断;治疗;体会

Inflammatory bowel obstruction caused by abdominal surgery early treatment of 8 cases

ChenBiRong;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abdominal surgery clinical features of early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non-surgical treatment and experience. Methods: The hospital in March 2009, December 8, 2011 patients with various abdominal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early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used by the systematic review of clinical data analysis.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taken at 2-3W typical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the fast, continuous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nutritional support, hormonal and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and other treatment measures, all cured, transfer surgery does not appear, the average cure time is 12.34d.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use of a variety of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abdominal surgery, inflammatory bowel obstruction caused by early treatment with effective means,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

【Keywords】after abdominal surge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diagnosis; treatment; experience

腹部手术后致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例在临床上相对少见,文献报道其可能与腹腔内炎症、手术创伤等有害因素的刺激有关。有害因素的刺激使得受侵害的肠管出现渗出、水肿、粘连,甚至呈脑回样、冰冻状的病理特点[1]。是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有别于一般粘连性肠梗阻,它既有肠梗阻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2]。因此,在治疗时与一般机械性肠梗阻又有所区别。现将我院近3年来遇到的8例腹部手术致早期炎性肠梗阻而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情况汇报如下,旨在于和同道一起交流学习。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患者为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行各种腹部手术的病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在51-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23岁。急性阑尾炎伴阑尾脓肿行Ⅰ期手术治疗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1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2例;脾破裂行脾切除术1例;胆囊摘除术1例;闭合性腹部损伤肠修补术后1例。

1.2 临床表现 8例患者均于腹部手术胃肠功能恢复后2-3周出现腹胀,以进食后加重,呕吐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为特征;腹痛呈现阵发痛为主;4例患者无排便排气。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无气过水声及高调金属音。触诊腹肌柔软度尚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象。

1.3 理化检查 X线透视见多组小肠扩张,内有几乎等长度小液气平面,呈阶梯样排列。3例患者行水溶性对比剂注入胃管,各时段观察显示胃肠对比剂排空明显延迟。但都能在24-36h左右到达结肠。。2例患者血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1.4 临床诊断 我们根据患者明确的近期腹部手术史,存在明确肠梗阻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其它各种理化检查结果,并除外腹腔感染、机械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假性肠梗阻等。即可明确诊断。

2 治疗

8例患者均采取常规非手术保守治疗方法,具体措施主要包括:①立即给予患者禁食、胃肠减压。②充分评价患者的病情现状、计算每日体液的出入量,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失衡。③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轻肠壁水肿,纠正低蛋白血症,促进伤口的愈合。④早期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冲击治疗,以减轻肠壁炎性反应及水肿,稳定内环境,1W左右逐渐停药。并合理使用生长抑素、利尿剂,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减轻液体的潴留,促进肠道水肿消退。⑤根据各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一般不少于两联。⑥充分运用芝麻油的物理的原理,每日口服10-15ml的芝麻油,肠道,促进梗阻的缓解。使用中药大承气汤缓慢灌肠。⑦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与基础护理,特别是对患者的腹部体征的变化要定期观察,如出现病情加重,出现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应及时会诊,衡量是否需要采取应急预案。

3 结果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3W出现典型的肠梗阻表现,经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激素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措施,全部治愈,未出现中转手术治疗,平均治愈时间为12.34d。

4 讨论

苏保守,Stewart RW,Page CP等作者认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一般是指腹部术后1个月内发生的肠梗阻,发病率约为0.69%-14%[3,4]。笔者统计我院的相关数据,显示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出现的时间基本吻合,但其发病率于报道的数值,我院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病率约为0.45%(8/1762),这可能与现阶段的先进的医疗技术及药物结构的不断升级、完善存在一定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不断研究和探讨,对其发病机制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认为术后炎性肠梗阻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胞质分裂和其它炎性介质反应引起肠壁充血水肿、纤维蛋白渗出,导致肠动力障碍、肠粘连,形成一种机械性和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5]。我们对本组3例患者进行实践性探讨,给予水溶性对比剂注入胃里,并定期观察对比剂的胃肠通过情况,仅显示明显延迟,而并无明显器质性梗阻。说明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以动力障碍为主要因素。因此,在治疗中,我们必须把治疗的精力和重点放在如何促进肠蠕动、纠正和消除导致动力性肠梗阻的诱因。

本组8例患者我们均采取非手术保守治疗获得成功。治疗中我们体会到:①早诊断、早治疗。早期诊断对疾病的预后非常重要,因患者的病情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特别是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与病程不平行。如观察不细致,常导致延误诊断,给治疗带来很大害处。②及时禁食和有效的胃肠减压是治疗的关键,营养支持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我们观察到胃肠外营养对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治疗组中,有6例患者在病情确诊的初期就采取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平均时间为3.12d。2例患者因初期没有积极营养支持,所以,病程相对延迟控制,平均时间为5.24d。③综合治疗。可采取激素冲击治疗、芝麻油物理治疗、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多种措施进行合理利用。④定期观察和评价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患者病情出现新的变化,如持续性体温升高、腹胀、腹痛,腹膜刺激症状等应考虑出现肠管坏死、腹膜炎的征象。此时,应及时采取应急预案,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总之,通过对本组患者的实践,我们认为综合使用多种非手术治疗措施是腹部手术致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朱维铭,李宁,黎介寿,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219-220.

[2] 陈菊春.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58例诊治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100-101.

[3] 苏保守.保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0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6,10(1):65.

[4] Stewart RW,Page CP,Brender J,et al.The incidence and risk of early postoperat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J].Am J Surg 1987,156(6):643.

[5] 唐益江,龙晓彬,林琛.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J],2011,31(1):87-88.

肠梗阻的中医护理方案篇6

关键词:肠梗阻;误诊;临床分析

肠梗阻是最常见的病症之一,是指各种不同原因引发的肠道通过或运行障碍,不能顺利通过或运行,产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便不顺畅等临床症状。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进步,先进医疗设备的应用,医疗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临床治疗经验的丰富,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由于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其它病症有许多相同点,因此容易造成误诊[1]。笔者结合近年收治的4例肠梗阻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肠梗阻的确诊方法和误诊发生的原因,以减少肠梗阻误诊病例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0年5月~2013年7月,共有32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入院治疗,其平均年龄59岁,男性患者204例女性患者121例。这325例患者均在发病3d之内进行入院治疗,致病原因以粘连性、肿瘤性、疝为前三位,其比例分别为51.69%、29.85%、6.46%。325例肠梗阻患者的具体资料见表1。

为了更好的进行临床病例分析,将误诊的4例患者组成观察组。本组病例男2例、女2例,其中患者1:女,47岁;患者2:男,27岁;患者3:男,54岁;患者4:女,70岁。

1.2 误诊病例临床表现 患者1住院原因为腹痛、呕吐,时间为1d,临床表现腹部平软,腹肌稍紧张,肚脐周围按压有明显疼痛感觉,没有反复跳痛感觉,肠鸣音未见异常,腹部肠管轻度扩张。患者2住院原因为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时间为两天,临床表现腹部绞痛难忍、轻度脱貌、腹部有轻微隆起、皮肤无黄染,皮肤弹性正常,肠鸣音减弱,并且在腹部有一手术疤痕、腹部肠管扩张,胆囊体积稍大。患者3住院原因为腹痛、恶心呕吐,时间为1个月,临床表现腹部稍稍隆起,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肠鸣音亢进,腹腔积液,对腹水进行常规检查,结果为腹水呈草黄色,蛋白(+),红细胞0.05×1012/L,白细胞22.7×109/L,中性粒细胞0.96,淋巴细胞0.04;涂片未见结核杆菌及恶性细胞,细菌培养阴性。

患者4住院原因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时间为5d,临床表现,体温37.0℃,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mmHg。呕吐物为墨绿色胃液,肠鸣音正常,腹部压痛、反跳痛,血白细胞9.6×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28,肝脏肾等器官正常。

1.3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临床不同的表现,要进行不同的相应检验或是治疗,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当患者患者临床出现均有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或停止排便等症状时,要对患者进行腹部检查。②当患者出现腹胀、肠型、蠕动波患者是非对称隆起或肠鸣音增多且亢进时,要调高金属仪器的声音[2]。③如果患者临床出现窄纹或者是穿孔,则有可能是腹膜炎。④另外B型超声可探及部分肠管扩张、肠壁增厚、蠕动改变,或可探及狭窄部位,提示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基于以上4点,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生命体征,结合辅助检查技术进行诊断以及治疗。

1.4方法 患者治疗都由禁止进食、对胃肠进行减压以及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酸碱、增强抵抗力这几点为基础治疗,同时还要检测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依据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结合上文中的诊断标准确定诊断方法。

现阶段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有以下3种:①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时手术疗法现阶段是最常用的疗法,具体治疗流程为在应用中药攻下通便解除梗阻后择期手术,这样有机结合的治疗方法一方面降低了手术危险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术后继续中西医结合治疗更能够提高远期疗效。②对于疽结型肠梗阻患者,如果其肠管已发生绞窄或坏死的现象,则要在临床上采取急诊手术的形式以解除梗阻和切除坏死肠管。③针对痞结型和瘀结型肠梗阻患者,若果其在临床上表现为各类单纯性肠梗阻,无血运障碍的粘连性肠梗阻、功能性肠梗阻等及早期的肠扭转、肠套叠,则要通里攻下和活血化瘀法治疗,另外在治疗过程还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3],一旦出现血运障碍表现,要立刻中转手术治疗。基于以上3点,在肠梗阻治疗结束后,还要对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检查,具体包括消化道和彩超,基于这两点的检查一方面可以明确 病因另一方面有利于根治肠梗阻。

观察组的4例患者治疗过程如下:①患者1诊断结果为上消化道出血或肠梗阻。在住进医院之后,治疗方法为禁止饮食,通便,防止发炎,止血等,患者的情况有明显改善,第2d复查,肠梗阻消失,因此给患者食用流状饮食,但是患者出现了水样便,并低热、腹痛、腹胀、体腹稍稍隆起,肚脐周围按压同感仍然明显,没有反复跳痛感觉,麦氏点没有明显压痛感觉,肠鸣音弱。②患者二诊断结果为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方法,入院之后抗炎处理,腹部减压,静脉输液补充营养,2d之后,腹胀现象基本消失,但腹部仍疼痛,腹部压痛、反跳痛,有包块,胆囊体积大。③患者3诊断结果为急性胃肠穿孔并肠梗阻,治疗方法:进行剖腹手术,从腹腔吸出草黄色积液,肠壁有空泡,无囊液,肠管水肿。④患者4诊断结果为胆囊炎。治疗方法:手术切除胆囊,禁止饮食,通便,抗炎,补充营养,胃肠减压,3d后进流食,后又呕吐墨绿色胃液,继续胃肠减压,引流胃液,2d后仍呕吐,又诊断为肠梗阻。

2结果

325例患者痊愈319例,死亡6例(1.85%),主要原因为脏器功能衰竭和肺部感染。其中手术96例(27.27%),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理想。

误诊病例:患者1后转至外科剖腹探查为肠梗阻误诊,实为阑尾脓肿穿孔,经对症治疗15d后痊愈出院。患者2后经剖腹检测为胆囊扭转,剖腹之后腹腔内渗液良多,颜色淡黄,肠管无粘连,胆囊游离,颈部顺时针扭转270°,肝脏胆等其他器官未见异常,后切除胆囊引流治疗,10d后痊愈出院。患者3后诊断为回肠气囊肿,术后引液,静脉注射营养,抗炎抗感染,1个月后痊愈出院。患者4后又诊断为股疝,在术后10d进行剖腹检查发现左幅部股沟处有一包块,部分嵌入肠壁内,后切除行肠并吻合,手术之后恢复情况正常,1w后出院。

3讨论

肠梗阻是常见的疾病,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临床表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腹部立位片检测进行确诊。但是在实际的临床诊断中,许多病症和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例如急性阑尾炎、胆囊扭转、回肠气囊肿、股疝、铅中毒等疾病。急性阑尾炎临床的表现症状为恶心、呕吐,易穿孔,穿孔后易导致弥漫性腹膜炎,对于患者的急性阑尾炎应该早期诊断治疗,反之误诊耽误病情,尽早手术可减少并发症。胆囊扭转症状在临床诊断时并不常见,因此在剖腹诊断之前很难给出明确的诊断,而且患者二做过阑尾切除手术,因此怀疑肠梗阻。如果高度怀疑胆囊扭转,最好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胆囊。回肠气囊肿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很难得出正确判断,一般是通过剖腹检查和病例检查才能发现,因此此类误诊情况较多,对此治疗为肠切除及吻合。股疝是在中老年经产妇中常见的症状,在诊断的时候,股疝局部肿块小,位置不易被发现,而且无明显症状,一般容易误诊为其它病症。建议中老年妇女定期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腹部股沟的检查[4]。

因此,应先保守治疗,对患者的症状发展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先禁止饮食,胃肠减压,补充营养,抗炎、通便等保守方法治疗,再对患者的体温高低、腹部包块及其他方面进行检查,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剖腹检查,不能一味的通过观察确诊,以免延误病情,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5]。

对于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患者,最重要的是要选择适合病例的治疗方法,实行辩证施治,只有这样才能偶一方面减少盲目手术的情况,另一方面能够降低中转手术的情况,减少由于多次手术而导致患者伤口严重粘连的现象。另外,在进行给手术治疗时,对于肠梗阻患者的治疗药注意强调有针对性的治疗,针对不同的临床表现,采用急攻、缓攻或者是攻补兼施的方法,因证施治,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标本兼治。同时还要侧重于其胃肠的检查,利用有效的胃肠减压,保持胃肠道呈现低压状态,一方面加强患者体内的营养支持,另一方满采用静脉营养治疗和中医补气养血相结合的疗法改善周身的营养状况,为攻下药的应用创造条件。对于不适合重要治疗的患者,可以在胃肠减压的基础上进行保留灌肠的疗法,种种从胃管中强行灌入,也可以发挥出推动肠管运动的作用。

肠管与原手术切口粘连成角畸形会导致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后出现复发的情况,其临床表现为肠管间广泛的膜性粘连使肠腔部分狭窄,无肠绞窄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应用中药攻则通,停即堵,对此类肠梗阻在梗阻攻通后择期行粘连松解手术。另外对多次行开腹探查手术粘连十分严重的病例,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攻通后,行内置管支撑法肠排列术,术后以活血化瘀中药为主进行后续治疗,这样的疗法大约以5个月为治疗期限,5个月后即可康复痊愈。

本组4个病例都是肠梗阻常见的误诊案例,由于上述病症的临床变形和肠梗阻类似,而且部分病症不常见,这就导致了误诊的发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们要定期检查,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医疗工作者在诊断病症的时候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平时多了解误诊案例,以免再次误诊。

参考文献:

[1]江来.肠梗阻病因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1.4(1):34-36.

[2]兰跃富.肠镜治疗急性假性结肠梗阻[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6(2):95.

[3]丁连安.几种少见特殊类型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05,9(9):46-50

[4]李开宗.普外科难点疑点问题解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42.

肠梗阻的中医护理方案篇7

(桃江县人民医院 湖南 益阳 413400)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64例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肠梗阻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32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止痛剂使用量、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止痛剂使用量小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为(1.47±0.21)d、(4.56±2.19)d,住院时间为(4.55±1.13)d、(8.76±2.27)d,对比差异均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对照组18.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肠梗阻患者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肠梗阻;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041-02

肠梗阻属于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该种疾病起病快、病因复杂,病情多变,极易演变为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加强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极为重要,为深入研究其护理措施,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肠梗阻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6月就诊的肠梗阻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检查,符合《中医肛肠科疾病诊断疗效标准》,确诊为肠梗阻,其中32例采取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1.3±4.5)岁;3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41.6±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手术前,进行肠道准备工作,手术后,采取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下床活动。

观察组:术前护理:对患者采取心理干预,针对其焦虑、抑郁等心理,告知患者手术相关程序、安全性,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其消除不良心理,培养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术前,对所有患者严格禁食,以减轻胃肠道压力。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对其基本情况与心肺等功能进行评估,确保患者短时间内身体保持最佳状态,同时认真做好手术准备工作。

术中护理:患者取平卧位,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无菌操作。

术后护理:定时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并详细记录。对重症患者进行心电监护,防治发生中毒性休克。患者病情稳定后,取半卧位,护理人员可指导其进行早期活动,术后禁食,进行胃肠道减压,检查减压管,若出现阻塞,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记录患者的胃液量,经静脉为患者补充营养,使体液保持平衡。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按时更换创口敷料,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避免伤口感染,注意观察胃液性质,若有大量血性液体流出,应立即告知医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待患者肠蠕动恢复,遵医嘱拔除胃管,叮嘱患者多进食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忌食刺激性食物,注意腹部保暖。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止痛剂使用量、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用%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取x2或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止痛剂使用量等临床指标

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止痛剂使用量小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对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对照组18.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肠梗阻发病机制包括肠腔阻塞、肠壁病变、肠麻痹等,从而引发腹痛、腹胀、呕吐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不仅要加强患者的临床治疗,还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2]。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对其心肺功能进行评估,防止患者发生感染。若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告知其手术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禁止患者进食,减轻胃肠道压力[3]。术中,应快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确保无菌操作。术后,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防止发生异常情况。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护理人员应指导其进行适当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力。认真观察并记录患者引流液的量与性质,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饮食方面,应鼓励患者多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早期应尽量进食流质食物,餐后避免剧烈运动。经过护理,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止痛剂使用量小于对照组(P<0.05),说明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47±0.21)d、(4.56±2.19)d,住院时间为(4.55±1.13)d、(8.76±2.27)d,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表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术后,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3例,并发症发生率9.3%,对照组有6例,并发症发生率18.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蒋海燕.综合护理在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4(36):147-148.

[2]郭俊蚕.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13(09):1119-1120.

肠梗阻的中医护理方案篇8

淮南市新康医院普外科,安徽淮南 232001

[摘要]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术中处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4例合并有肠梗阻的结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34例患者经过适当手术处理治疗后,除了1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3例高龄患者术后伤口哆开,其余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应选择合适的术式及术中处理方法对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这样能够显著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

关键词 ] 结肠癌;肠梗阻;术中处理

[中图分类号] R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b)-0011-02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外科最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是老年人肠梗阻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诱因。结肠癌由于其发病较为隐匿,且发展较慢,极易为人们所忽略。然而,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的程度,会使得肠道完全出现梗阻情况,此时外科手术处理十分困难,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比较高。因此,应该选择合适、确切的术式及处理方法,对患者的预后存在直接性的联系。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7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的34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手术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入选患者34例,其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39~81岁,平均(58.50±11.09)岁;肿瘤具体发病部位:升结肠5例(占14.71%),横结肠6例(占17.65%),降结肠15例(占44.12%),乙状结肠8例(占23.53%);DUKE’S分期情况为:A期0例(占0%),B期9例(占26.47%),C期23例(占67.65%),D期2例(占5.88%)。

1.2治疗方法及术式

经8~48 h胃肠减压、补液、纠正酸碱失衡、补充电解质、抗生素应用等方法进行保守治疗,对于病情未见缓解或者进行性加剧的患者而言,应该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本组34例患者中,一期行右半结肠及横结肠切除术者共计11例(占32.35%),一期行左半结肠切除术患者共计5例(占14.71%),经观察发现术后未见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一期左半结肠切除手术+Hartmann结肠造口术者共计18例(占52.94%)。行右半结肠及横结肠一期切除术患者术中经回肠末端插管直至结肠以及经肿瘤近侧结肠插入粗橡胶管,注入生理盐水以及甲硝唑反复性冲洗,直至冲洗液清。术后每日扩肛两次,直至肠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对于左半结肠切除术患者而言,Hartmann造口者术中仅仅行肠道减压。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数据,计数资料采用检验,检验水准a=0.05,将P<0.05 视为差异显著,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得出如下结果:①对于一期行右半结肠以及横结肠切除术的11例患者而言,术后未见吻合口狭窄以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其中1例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经换药之后感染伤口得以愈合。②行一期切除左半结肠与Hartmann造口患者18例,一期切除左半结肠吻合的患者5例,其中20例术后恢复至正常状态,造口排便顺畅,未见造口肠管回缩以及坏死等症状;3例高龄患者术后12 h由于咳嗽而使得切口裂开,肠管向外露,行二次切口减张缝合,后痊愈出院。具体见表1。

3 讨论

结肠癌是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尤其在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较为常见,发病率在胃肠道肿瘤中比较高[1]。结肠癌发展到一定时期往往会引发肠梗阻,它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2]。根据肿瘤位置不同,又可分为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和横结肠癌,其中右半结肠癌较少引起梗阻,而左半结肠由于肠腔细,容易引起梗阻,通常有急、慢性肠梗阻表现[3]。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临床处理往往有不同的分歧,尤其在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处理上。

当结肠癌进展发生梗阻时,主要有两大问题需要解决[4]:一是梗阻的解除,二是肿瘤的切除。但针对不同性质的病变,不同病症特点,为了取得满意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关键[5]。采取适当的术中的处理对于病人的恢复极其重要。手术过程应严格遵循个性化治疗原则,按照疾病的阶段以及预后、进一步接受肿瘤治疗的可能性以及患者的意愿制定方案,不能盲目追求根治,更不能主张扩大性根治。手术时机掌握显得尤为重要,切忌犹豫观望,千万不能等到病情出现恶化以及腹膜刺激征等症状时才进行手术治疗。所以,对于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而言,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在胃肠减压以及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之后,应该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措施[7]。只要患者全身情况理想、肠梗阻时间较短、无严重并发症、肠管血运好等,右半结肠梗阻常规性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末端与横结肠一期吻合是非常安全、可靠的。本组患者中,其中11例行右半结肠或者横结肠切除吻合术,术后未见吻合口瘘出现。对于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术式的选择而言,目前尚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性,且未形成统一的意见。争议的主要焦点在于是先行一期切除吻合术,还是首先行Hartmann手术。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上述两种手术各自均存在优缺点。Hartmann术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部分行此手术的患者术后应行造口还纳。目前,临床上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一起切除吻合是否能够很好地规避吻合口瘘,这个问题在临床上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据相关统计[8]数字显示,左半结肠肿瘤肠梗阻行一期吻合术,其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病率约为15%,一旦出现该症状,其病死率则可高达25%以上。笔者根据临床实践经验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9],认为该症状的发生与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存在关系:①结肠癌患者多发于年迈体弱的人群中,一般情况较差,往往伴随程度不同的心肺疾病、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失衡、中毒等方面的症状,在较短时间之内无法进行纠正,手术耐受性不够理想,病死率极高;②结肠的一大功能就是储藏粪便,肠腔中的细菌数量较多,毒性较大,发生梗阻的远近段肠口径之间的差别非常大,吻合之后极易出现吻合口瘘,一旦发生该症,则会导致致命性的粪性腹膜炎症状的出现,其病死率在25%以上。对此,有专家认为,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应行左半结肠切除及近端造口术,二期再行造口还纳术。该手术方案的主要优点在于术中无需对梗阻段肠腔进行彻底地清除,且其灌洗时间较短,术后造口开放时间快、进食早,且患者身体恢复迅速等,从而能够很好地为二期手术关闭造口提供较为理想的机会[10]。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具备如下几个条件的患者可行左半结肠癌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包括:①年龄在60岁以下,且未见明显并存症,且可以接受根治性手术患者;②肠梗阻时间较短,且肠管血运功能较为理想,轻度水肿;③术中肠道灌洗比较理想;④吻合口符合上空、口正以及下通等方面的条件。

对于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而言,术中肠道灌洗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在实际灌洗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要点,即:①对肠道进行充分地减压处理,对肠梗阻段内的内容物进行彻底地清除;②灌洗液之中加入一定量的抗菌类药剂,例如甲硝唑等药物;③整个肠道的灌洗应注意进行严密地保护,尽可能避免腹腔以及切口等出现感染,避免吻合口瘘的出现。

总而言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应该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合理、确切的手术治疗方式与方法,传统的治疗方法过于单一,没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来选择手术方式,所以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当前安全可靠的术式选择为:左半结肠肿瘤行一期手术切除以及Hartmann肠造口手术,这也符合当前医患关系的一个大趋势。在术前,应注意同患者及其家属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向其详细地介绍此种术式的具体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手术风险以及手术的疗效等,以使其对该术式加以了解。同时,还应注意加强围术期的处理,确保手术成功。本次调研的34例患者中,左半结肠癌患者9例,良效治愈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25例,良效治愈22例,总治愈率达88.2%,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特点,采取适当相应的手术方式治疗,及时进行肿瘤切除和解除梗阻,有助于提升手术质量,提高手术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率、以及降低并发症和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升了患者生活幸福指数。

[

参考文献]

[1]汪建平,唐远志,董文广.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外科处理[J].中国胃肠外科杂志,2011,2(2):79-81.

[2]夏穗生. 论低位结肠梗阻与急诊一期切除术[J].实用外科杂志,2012,8(1):19.

[3]陈依青,牟一平.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安全保证[J].实用外科杂志,2011,18(11):41.

[4]邱成志,周志平,洪元福.大肠癌并急性梗阻治疗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1,4(1):86.

[5]Smithers BM,Theile D.E.,Cohen JR.l. Emergency surgery for obstructing colorectal cancers: a comparison between right-sided and left-sided lesions[J].J AM Coll Surg,2013,193(6):717.

[6]邵彩静,李莉.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J].河北医学,2012,18(3):266-267.

[7]郝爱琳,许利,李秋江.结肠癌患者围术期的整体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5(15):127-128.

[8]Maetani I, Tada T, Ukita T, et al. Self-expandable metallic stent placement as palliative treatment of obstructed colorectal carcinoma[J].J Gastroenterol, 2012(39):334-338.

[9]Lee YM, Law WL, Chu KW, et al. Emergency surgery for obstructing colorectal cancers: a comparison between right-sided and left-sided lesions[J]. J Am Coll Surg,2012(192):719-725.

[10]高山.结肠癌致肠梗阻急诊手术39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6(13):1800.

上一篇:小学语文技能教案范文 下一篇:卫生院医保内部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