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时间:2022-09-30 04:39:53

浅析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施工质量控制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例如在施工中片面追求效益和进度而忽视施工质量。本文在论述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质量管理上存在不足的基础之上,分析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意义,提出促进施工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施工质量;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施工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第一生命力,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量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管理趋于形式化主义,管理模式陈旧、单一,同时缺乏工程质量管理的意识。单纯的以追求工程进度和经济利益为主。严重忽视了施工质量,造成施工质量无法达到国家质量标准,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而且还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

一、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

建筑事业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人们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形象;也关系到一个施工企业的未来发展。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相关的项目管理人员或者施工人员,甚至是建筑安装企业,缺乏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准备的一套具体可行的管理措施。从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工程质量事故,这无疑为国家、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损失。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强化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套行之有效、科学系统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最有力的保障。

二、现阶段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质量意识不强

建筑施工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而且进度决定效益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现阶段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赶进度,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程序操作或违反操作,不按图施工,不按施工工序,技术措施不当。而且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的工程甚至多次转包,层层收费、项目资金严重流失。到了最基础的施工单位,项目资金无法道道保证。[1]而施工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会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建筑材料以次充好。这种只注重工程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施工工程质量的鼠目寸光的行为,造成了施工质量低劣,各种事故不断发生。

2.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施工质量不可靠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建筑施工行业。现形势下大量的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的培训和施工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是导致施工质量部可靠的最大因素之一。加之在工程进行层层转包的施工机制下,基础的施工管理人员也缺乏相应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经验,管理水平无法提高,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质量体系不够完善或存在缺陷,既无法满足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更无法保证工程的质量。

3.缺乏有效监管模式

由于我国的建筑市场起步晚,发展快。由于相关行业立法的滞后性,导致建筑施工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约束机制,造成我国建筑施工市场存在很多违法违规的不规范行为,严重的影响了建筑安装、施工市场的秩序和施工质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项目建设单位尚未取得监管部门的同意,缺乏相关手续的情况下自行开工建设,或者越级设计和承包等。第二是建筑施工总承包访问将工程转包出去或者一包代管,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第三在建设施工单位在招标的过程中任意压价,或者将整个项目工程分解后,承包给多个施工企业,导致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与管理严重混乱,出现了各个工序互不协调,进度不一,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2]

三、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对策

施工质量是决定一个建筑成败的关键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施工人员素质、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就是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达到质量标准。

1.加强管理,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

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针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些关键因素,从技术、施工监控、人事制度上构建更为有效、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要具体到某一环节、某一负责人和某一施工人员,明确每个人的责任所在。[3]各个阶段的施工人员,包过项目经理、技术人员以及具体的操作人员,明细质量管理的目标,认清工程质量管理的形式。通过这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达到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

2.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是社会劳动中最主要的因素。一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其决定性因素取决与施工人员。在做好系统化管理的基础之上,必须加强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技术培训强化其对新技术、新产品的了解和掌握;通过思想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和质量意识;通过培训促进施工人员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3.严格施工质量标准,提高施工技术

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将质量标准始终贯穿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工作和工序,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监理规范对各个施工环节、材料和关键工序进行有效控制,以标准为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技术的发展是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结果,是因为建筑施工技术与工程的总体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建筑施工技术的高低决定着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好与坏,只有施工技术得到了提高,工程的总体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所以不断改善和提升建筑施工技术,是提高工程整体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对工程整体质量的一个强有力的保证,更重要的是,这对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经济增长有着特殊的意义。

4.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

(1)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划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要素,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

(2)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首先要建立竞争机制,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竞争淘汰的同时,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补充新鲜血液,使机构保持旺盛活力,提高广大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其次要建立约束机制,在建设承包公司党政工作,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再次要建立各项奖惩制度,严格兑现奖惩,但使职工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施工作业,促进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最后要建立监督机制,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与责任系统,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加强成本控制。

四、结束

综上所述,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一直是我国建筑企业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由于市场、从业人员等方面的因素,我国施工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为此必须通过提高生产操作水平、构建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并且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施工工序进行。不断完善创新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方式来避免质量缺陷。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施工质量控制策略,切实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汪黎明.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若干问题刍议[J].工程质量.2009(8)

[2]陆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9(7)

[3]廖品槐.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

上一篇:对建筑施工中安全,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分析 下一篇: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