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质性研究方法

时间:2022-09-30 04:02:20

浅析质性研究方法

摘要:从质性研究的发展起源谈起,通过对质性研究的概念界定、特点和实施过程的描述,试图向读者展示出一种不同于定量研究的新的研究范式——质性研究,它从独特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是对定量研究的一种补充。质性和定量研究在技术方面并没有高低之分,仅有适不适合的问题。我们在进行研究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最适合的或者是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使我们的研究更为科学、更有价值。

关键词:质性研究;定量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043-02

1978年社会学在我国恢复、重建之后,主要引进的是美国社会学及其定量研究方法,因此,很长时间以来,西方的量化统计调查法以其“科学的”、“客观的”、“现代的”光环,被奉为唯一的社会学研究法[1]。中国社会学丧失了设立之初由人类学传承下来的、重视田野调查的传统。

当前,我国定量研究在问卷设计、抽样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表达等方面,已经渐渐走出了早期蹒跚学步的阶段,然而,对于数据是否是用来描述社会现象的唯一的和最好的工具,这一议题仍然值得我们反思。其实这一问题,一直是西方学界讨论的议题。本文所说的质性研究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试图唤起学者对于多元研究方法的重视。提到质性研究,国内多数学者感到比较模糊,那么,什么是质性研究?我们又该如何认识质性研究这种方法,以下将对此作一些浅显的探讨。

一、质性研究的发展起源与意义

(一)质性研究的发展起源

欧美学界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有“量”跟“质”的争议,之所以会有争议,是因为一百多年来,社会科学都服从于实证主义。实证主义认为,像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那样,社会现象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可以把社会现象当成一种客体对象来研究。但人类社会跟自然界不一样。自然界不会因为你去研究它而有什么改变,它们一样“花儿自开水自流”,但人类社会生活就不一样,它是人类互动的过程和结果,而与不同的人互动就会有不同的结果,研究者在研究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每一个人的情况;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价值判断,不可避免地对被研究者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只能尽量还原真实,但不可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任何社会现象都是不能被复制的。

这样,20世纪70年代后,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开始运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这种研究范式“放弃数字;问问题时搜集的是句子,不是数字;搜集的资料是故事,不是数据;观察记录是笔记式的事件描述……这样的研究即是一般所谓质的研究”[2]。确切地讲,质性研究是“以长期、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层面的现象运作”[3]。

(二)质性研究的意义

主张质性研究的学者认为,由于经验的个别性及主观性,研究的结果是不能验证假设,也不能综合概化,只能“掌握证据”,针对证据作意义的描述;另外,许多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所以,不适合用标准化的问卷来调查,也反对遵照一定的形式及过程进行研究。

质性研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并不在于提供一个反对、反抗量化研究的典范,而是希望能针对量化研究所形成的方法论“霸权”,作一个批判性的反省,而且,有些研究课题用质性的方法来研究会成效显著,研究得会更深入。可以说,它是对量化研究的一种补充。

质性研究所揭示的不仅仅是一种不同的研究步骤,而且是一个知识领域的革命。它邀请新的伙伴加入知识创造的行列,期望为知识的多元化创造机会,进而带动学术界及知识创造机制的民主化。

二、什么是质性研究

(一)质性研究的界定

所谓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4]。它可以是对人(社会)的生活、故事、行为、组织(包括社会、国家)的运作等,所进行的研究。强调的是经由当事人的经验和角度了解社会现象,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观察社会的新视角,这种研究范式有利于破除现存的偏见或刻板印象,有可能挑战既有的、主流的学术理论和观点。

(二)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通过上述质性研究的界定,我们知道,质性研究要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考察,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面对面的接触,才能对事物有一个比较整体性的、解释性的理解。而定量研究,也被称为量化研究,或者量的研究,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测量和分析,以验证研究者自己有关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它有一整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资料收集方法、数字统计方法等。可见,两者具有明显的不同,质性研究强调的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而量化研究是用数字说话,它们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总之,质性研究开启的是一个不同于过去的研究步骤,质性研究者通常不预设理论或假设,其研究发现是来自田野工作的经验及资料,资料经过归纳分析而形成主题,并解释社会现象。这与我们平常的作课题、写文章不一样,不是将搜集来的材料套入既有框架,因此,质性研究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它超越了定量研究演绎式的研究步骤和思辨性论证的老路子。

(三)质性研究与定性研究

目前,关于质性研究和定性研究没有明确而统一的概念,有的学者还把两者混为一谈,其实二者并不完全相同。笔者经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发现,多数学者通常把所有非定量的研究都归入到定性研究的范畴,通常有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划分,非此即彼,凡不是用数字说明问题的研究,包括有关数据的理论分析,都认为是一种定性研究,可以说,定性研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质性研究与定性研究虽有相似之处,比如,它们都强调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关注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但同时又有很大不同。简单说,质性研究更加强调研究的过程性和情境性,研究者要通过与被研究者互动来了解社会,通过被研究者的生活状态再现真实情境,十分生动而具体,结论推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定性研究则比较倾向研究的最终结论,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三、质性研究的特点与实施

(一)质性研究的特点

质性研究不像实证研究范式那样,有一整套标准的、规范化的研究程序,它的研究具有自身显著的特质与程序,更多是富有弹性的、反思的、参与的、过程动态的特质。它应用于各个学科,而不同学科对其又有不同的认识,但也有三个共同点:多重方法(multimethods)、自然的(naturalistic)和解释的(interpretative)(王雅各,2000)。概括地说,质性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研究者亲自体验(参与观察)并记录自然情境中的行为,与被研究者形成互动,即透过被研究者的视角看待社会。

2.很重视事件或现象形成的过程及结果,对事件进行通盘了解,将事件放在其发生场景中去看,将情景描述和场景描述纳入研究中。

3.质性研究重视被研究者的生活经历和意义解释,力图揭示现象背后的价值关系。

4.质性研究采用开放或非结构方式收集多样化的描述性资料,如访谈抄本、实地记录、图片纪录、声音与影像记录、相关文件等。

5.质性研究通常不预设理论和假设,它的研究发现是来自田野工作的经验与资料。资料经分析归纳而形成概念,然后再形成主题。

(二)质性研究的实施

质性研究应该尽量做到客观,自然地反映事实,使研究内涵更为丰富,因此,要注意质性研究的程序,其研究程序大致可分为:

1.研究者进入现场,建立研究角色。

2.确定什么是有效资料及有效收集资料的方法。

3.保持研究者的价值中立,收集客观的资料。

4.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

质性研究是研究者自然而然地进入现场,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通过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长期交往,进而融入其中,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客观反应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其目的是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来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的解释。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应该指出的是,研究者在整个考察过程中,必须事先获得被研究者的同意,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这样才有利于研究的顺利开展。

结论

质性研究在我国的传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人还不了解这种研究范式,它不同于定量研究,采取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通过与被研究者的互动了解社会,是定量研究的有益补充,应该引起我们社会学者足够的重视。

其实,一项研究方法的选用,往往取决于研究者到底想要发现什么,如果纯粹以方法而言,质性与定量研究在技术方面并没有高低之分,而是仅有适不适合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研究时,对这两种研究范式不可作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最适合的或者是综合运用,以此发挥出二者的长处,使我们的研究更为科学、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社会调查方法还是社会研究方法[J].社会学研究,1997,(2).

[2]蔡琪,常燕荣.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2).

[3]夏春祥.文本分析与传播研究[J].新闻学研究,1997,(54).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英文电视访谈节目中冲突性话语顺应性研究 下一篇:浅析1957—英国欧洲政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