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练字的兴趣

时间:2022-09-30 02:18:56

浅谈培养学生练字的兴趣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任何一种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获得,都离不开兴趣,兴趣是学生能持之以恒学习的动力。兴趣也是写字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写字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写字兴趣的激发。对小学生来讲,写字与阅读、习作来比是相对枯燥乏味的,怎样激发并保持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让学生握着笔就想写字,就觉得愉快,容易入迷呢?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如下方法:

一、故事激趣,奠定基础。

根据儿童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学生讲古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献身书法艺术的故事,如苏轼故居“墨池”的来历,宋代书法家黄庭坚“观浆悟笔法”的故事,唐代书法家郑虔“以柿叶练字”的故事,书法四大家之一颜真卿拜师的故事,书圣王羲之之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古老的书法艺术,更激发了学生立志写好字的愿望。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志不强者智不达”,这些故事也是写字课中的调味品、兴奋剂。

二、比较提趣,强化保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内动力。失去兴趣,也就失去了内动力。外因再大,没有内因的作用是不行的。是不是基础不好的同学对写字都不感兴趣呢?芽带着这个问题,我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课堂上的一部分认真听讲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字写得较好的。他们上课态度认真,是因为他们尝过了成功的甜头。而课堂上的另一部分学生则趁老师讲的时候,在下面偷着写。当然,他们还要承担被老师发觉后挨批的压力。其中,绝大部分是字写得不大好的。这种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的利弊是显而易见的。从这些情况中可看出一点:字写得不好的学生并不是真正讨厌写字,他们厌烦的其实是理论讲解。如继续强迫他们听讲,一定会抹杀他们仅存的一点兴趣。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善于引导,是一定能诱发他们更大的兴趣的。

既然学生们的兴趣点在写上,脆就利用这一点,在一次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至两个将要写的字,并让学生明确“比一比谁写得最好”。此时学生所写字的好坏不是关键,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书写,知道什么地方是难点。班上所有学生都带着极大的兴趣完成了这典型意义的作业,在投影屏幕上简单评讲一下,先说优点,再说缺点,学生的兴趣一下子集中起来。等到学生纷纷举手,气氛调动起来后就让同座位同学互相评讲各自的作业。谁都想对自己的同位表示一下“我行”而认真评讲对方的优缺点,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了。

其次,让学生和自己比较,开学的第一节写字课,教师将学生的练习作业有意识地保留下来,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目前的作业与开学时的作业比较,多数学生会欣喜地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写好字的信心。

将学生和同学比较,一周内、一月内,自己有几个优,同学有几个;组与组之间比,我们组原来是几个优几个良,现在是几个优,几个良,其他组呢?利用儿童的好胜心理,经常开展这样的互比互学,学生就能取长补短,见贤思齐,保持练字的兴趣。

三、榜样增趣,目标激励

根据儿童好仿效好竞争、攀比的特点,我就把班的几个写字较好的学生树立为“写字标兵”,使他们成为学生身边的榜样,他们怎么做,其它学生也会跟着学,起到“抓典型、带一片”的效果,在班集体中形成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

四、评价导趣,增强信心

让学生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学生感到自己能够像老师一样评点他人的作业就有一种自豪感,就努力去查找同位字的优缺点,以前学过的一些结构知识也在脑海里不断的翻出来。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既学会了新知识,又巩固了旧知识,自己自然而然的也会对自己的字进行评价,字不断进步,学写字的兴趣也浓了。学生在体验成功自豪感的过程中,兴趣不知不觉提高了,牢记了写字的难点。最后老师再范写一下这个字,巩固重点、难点。当学生再在作业本上完成这个字时,书写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每一次学生的书写作业,教师都要认真批改,逐字查看,而不是笼统地全篇画一个“√”,写上日期。对写得干净、整洁的作业批改完后写上一个“优”,对写得匀称、美观的字用圆圈逐个圈出,对笔划或结构严重失误的字,教师用“×”标出,并在旁边写上范字,提醒学生改进。教师经常以批语形式,多正面鼓励学生,同样可以起到让学生保持写字兴趣的作用。

五、活动强趣,体验成功

举办展览,让学校、班级变成学生展示自己写字才华的舞台。班级有书法展示专栏,定期展出学生的书法作品、优秀试卷、优秀作业,优秀手抄报,搞书法比赛,定期展出学生的书法精品。学生在活动中展现才华,在展示中体验学习书法的成功与快乐,激发了学生写好字、练好书法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喜欢写字时,才能对写字产生兴趣。通过采用了这些方法,学生写字的积极性被调动上去了,平时能坚持认真写字,写字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学生书写的质量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一直关注且关怀下去,严格要求、扎实训练、注重示范、循序渐进,只有师生共勉,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使学生的书写水平不断提高。

上一篇: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探析 下一篇:论小学语文中的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