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民办高校快速\健康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2-09-30 01:39:29

关于促进民办高校快速\健康发展的建议

截至2008年底,全国民办高校640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393万人,占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19.4%。河南省实施学历教育的万人民办大学已达11所,在校生总数超过20万人,占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16.23%。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重视,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得益于《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贯彻实施。我们清楚地看到: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对于增加我国的教育供给、改善教育公平、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自由乃至促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1亿人口的大省,民办高校的发展对于缓解上学难和就业难的压力以及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根据国家规划,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25%,在校生达到3000万人,如果保持19.4%的比例不变,民办高校的入学人数就要达到580多万。据世界银行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国小学到大学的学生人数占世界的17%,但教育市场价值却只占2%,在未来10年中国将是全球增长潜力最大的教育与职业培训市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民办高校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民办高校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政府应当下大工夫予以扶持,才能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目前民办高校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1.《民办教育促进法》落实不到位

2003年9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掀开了我国民办教育史上的崭新一页,对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确立我国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维护民办学校、教职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民办教育的办学行为和管理行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习惯思维的影响,这部法律的一些条款在地方上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比如,其中第五条明确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但在实际上,民办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很难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待遇,有的甚至遇到一些歧视和不公正待遇。这就制约了办学条件的进一步完善和资金的再投入,从而影响到民办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2.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民办高校的管理机构

尽管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八条的规定,民办教育工作由当地县级以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但是截至目前,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并没有设立专门负责民办高校相关工作的管理机构。管理上分工的不明确造成了民办高校在遇到问题时求助无门、四处碰壁的窘境,相关部门在遇到问题时互相推诿,办事效率低下,影响了民办高校发展的进程。

3.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不稳定,职称评定存在一些问题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十七条和第三十一条规定:“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而实际上, 民办学校的教师在享有社会福利和缴纳社会保险方面,与公办学校的教师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公办学校教师是按照事业单位职工来缴纳养老保险和工伤、医疗保险的,而民办高校的教师则只能以企业职工的身份进行缴纳。一旦他们离开原来的单位,之前缴纳的养老金、医疗保险等都算作废了,无法进行累积。另外,民办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也存在名额有限、门槛高等问题,这些都导致了民办高校师资队伍流动性大、不稳定的现状,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

4.民办高校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净化

总的看来,民办高校的办学环境整体上是好的,但在部分地区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地方权力部门利用种种借口向当地民办高校吃卡拿要,却不为学校办实事,不帮助学校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学校征地难也成了制约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有的民办高校几年前签订的征地合同,至今尚未兑现和执行。这一方面是因为征地过程中涉及到被征地农民的补偿要求水涨船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地政府对于民办高校不重视、推诿、拖延的态度。

5.民办高校自身存在一些问题

民办高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大部分民办高校定位为“教学型”,多是聘请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自身教师队伍相当薄弱。为了完成工作量,大多数教师不得不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单一的教学上面,而无暇顾及科研和创新。另外,由于学校定位的原因,针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手段也不利于创新。因此,缺乏研究和创新氛围,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这是影响民办高校创新型教师成长和教学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

二、关于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建议

1.积极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平等对待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创建到发展至今,形成了不同形式、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任务和层次的办学实体,承担了巨大的社会责任,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今后的发展中,民办高校还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严格依法行政,重视民办高校的权利与发展,为其提供更为顺畅、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之真正享受到与公办高校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2.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立民办教育管理处

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和处理,仅靠协会组织总结交流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设立相应的民办教育管理机构,以应对不断发展的民办教育的管理需要,同时给民办教育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3.改善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使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与公办高校的毕业生享有同等就业机会

为扭转对民办高校的忽视和歧视现象,我们应该从扩大民办高校的宣传入手,改善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并在国家和省级年度高校招生计划中,适当增加民办高校的招生名额。在就业政策上,让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享有和公办高校毕业生同等的就业机会和权利。同时,我们还应制定符合民办高校实际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标准,使其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方面大有作为。

4.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资源共享的实习培训基地

通常,企业是民办高等教育的主要受益者。因此,理应分担一部分高等教育的成本。就民办高校而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与企业合作的必要性及广泛的合作基础,积极与地方企业达成共识,并建立双方资源共享的实习培训基地。这是一个节约资源实现共赢的策略,既需要民办高校与企业积极主动的合作,也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推动。

5.依据合理的标准规定民办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解除其后顾之忧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师资力量的强弱都是维系学校生存、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民办学校应当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在条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不断提高教职工的工资水平。就政府相关部门而言,在职称评审方面,应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政策,给予民办高校教师以同等的权利和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解除民办高校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之迸发出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政府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资助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是由社会力量来创办的,大都是采用企业资助或自身滚雪球的办法发展起来的,很少动用国家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职业人才,为民族为国家作出了贡献。因此,各级政府有责任予以扶持和鼓励。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政府设立民办学校奖励基金,可按每年毕业人数,给予一次性奖励。另外,民办高校的学生同样应该享受政府的贷款和助学金。民办高校也同样可以争取政府的研究基金,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

7.凸显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

民办高校应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树立市场竞争意识,以科学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以鲜明的特色求生存和发展。尤其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型的要求,充分发挥自主办学的优势,准确定位,注重变革创新和产学研的结合,办出自己的特色,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从而使自身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篇:农民进城后:探访城乡一体化的“临沂模式” 下一篇:网络个人数据信息保护的法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