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节能设计的有效方法

时间:2022-09-30 12:39:14

试论建筑节能设计的有效方法

摘要:目前在建筑施工中,已经充分的引入了节能理念,这种理念的运用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最有效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实例对建筑节能设计的有效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At present i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has fully into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idea, the idea of using modern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signs, and, to some extent, increase the economic benefi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to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examples of effective method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Architecture; Energy saving design; Effective method

针对目前的情况而言,其发展前景最好的行业就是建筑业,但是建筑工程也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资料消耗。如今讲求的是可持续发展,但是资源能源的消耗与经济的发展还仍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所以,建筑业的发展应该以能源资源消耗和经济发展相平衡为前提。在建筑策划阶段,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能耗控制,针对这一问题,策划人员就应该从实施方案、使用材料、机器设备、建筑结构等方面予以考虑,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工程简介

某个工程其建筑面积是11870m2,单元式住宅的面积是从2楼至9楼,建筑面积是9605m2,第一层是商业楼,其建筑面积是850m2,设备层设在地下,其面积是1495m2,整体建筑的高度是27.30m,其体形系数是0.22。这个建筑在策划时将其节能性设定成65%,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取一个相对比较恰当,节能技术较好的方案,新型的节能材料已经被用在建筑过程中的电气、暖以及水。建筑中,外墙使用的是节能材料,取暖全部使用的是先进的设施,将智能化的管理和全方位太阳能也应用进来。

2节能策划方案

2.1内围护结构要居于良好的隔热保温能力

2.1.1分户隔墙的优化: 100mm的加气混凝土被用在两侧的墙面上,同时再将50mm的厚聚苯板加到中间,确保其传热系数K达到0.72 W(/m2·k),现在这个地区的标准数值是2.79W(/m·2k)。适当的限定调整传热系数:(1)能够有效地实现梁宽钢结构规定的标准; (2)密切的控制户间的传热,在数量上控制散热设备;(3)能够有效地削弱噪声,规避影响住户。

2.1.2室内楼板的优化:楼板使用的规格是150mm的钢筋混凝土,并且还应该在其上面铺设20自熄型的聚苯板,垫层是由40到50mm厚的c20细石的混凝土铺设而成的,再铺设20到30mm的面层,其传热系数K维持在1.40W(/m·2k),现在这个地区的标准数值K是2.83W(/m·2k)。其优势重点显现为:(1)使得户间的传热得到削减,散热的设备在数量上得到控制;(2)将管道铺设在垫层上,厚度维持在60到70mm;(3)削弱噪声,减轻楼板的荷载;(4)价格合理,效果优良,投资价值大。

2.2室内策划

2.2.1智能通风策划:以前建筑的通风全部使用的管道,风也是自然风,实际上这种通风装置其通风效果非常渺小。现在对通风装置也进行一些改进,正式引入“房屋呼吸”,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控制风量,让室内不断地有新鲜空气的流入,其污浊的空气全部经卫生间以及厨房消除。

2.2.2策划户式的中央新风系统以及中央空调:针对户式的中央空调而言,其最突出的性能就是消耗低、能效高。以前的空调是不能够独立换气的,必须通风才能换气,这样会消耗很大一部分热量,还能够造成污染,这样在无形中就增加了很大一部分花销,但是中央空调就避免了上述的所有情况,在使用效果上也是好评连连。在使用节能设备的时候也会增加一些费用,其每平米增加的费用基本在50至70元中间,从整体角度出发,使用节能设备还是非常经济适用的。例如,冬天室内的温度是18℃,夏天室内的温度是26℃,依据这样的温度规格将居室变更成六面体后,其所有的耗电量在原来的基础上下降了50%。

2.2.3节能玻璃窗的选取:不管是商业楼层还是住宅楼,现在基本使用的都是大玻璃,因为使用这只能够玻璃能够接收到更多的阳光,以前所使用的小玻璃,其价格尽管很低廉,但是它的保温成效不好,不能够接收到充足的阳光,在冬天的时候,阳光不仅不能够被充分的引入到室内,室内的温度还容易被流失,假设要使用这样小的玻璃,还要保证室内的温度,那么就应该增加室内的供暖设施,所以应该选取好的大的玻璃,因为它不仅能够规避以上的问题,室内还因不使用过多的供暖设施而干净整洁。

双层隔音玻璃正在被广泛的使用,属于是中空镀膜的玻璃,它的中空的距离是12mm,这种玻璃被认为是现在节能效果最好的玻璃,常年坐在窗下都不会感到有过大的温度变化。有些中空玻璃还加入了抗辐射的功能,这种玻璃和以前的普通玻璃对比可以发现,它在夏天的时候能够节能远远高于60%,而在冬天竟能够多于70%,所以,这种玻璃不管是被应用在怎演的建筑中都能够节省很多额外的费用,这个玻璃造隔音方面的效果也是非常可观的。

2.2.4 节能照明策划:在一个房子中不可能仅存在一个房间,而每一个房间的用途也都不是相同的,照明设备对于不同的房间而言,其用途也并不是单纯的照明,例如,在书房和卧室的灯光应该是比较柔的,因为这样的灯光不仅能够节能还能够营造氛围。接着,在策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自然光线,例如,自动亮光照明的控制、双联分区开关的控制。另外,以前的钨丝灯、卤素灯现在已经全部被如光灯所取代,而复金属灯、钠气灯已经取代了水银灯的作用。为了能够有效地增加室内的亮度,可以在装修的时候,选取一些亮色作为墙面的颜色。同时,使用60W 或者是40W的日光灯其节能成效要远远高于使用很多个20W的效果。

2.3解决好地面和墙面的隔热保温策划

在整个建筑中,其节能比例较大的一部分就是围护结构,大约是23%。假设在建筑外墙上没有实施保温层的处理,那么在装修的过程中务必要将保温砂浆涂在墙上。而保温砂浆其实就是块状的泡沫,厚度大约是2到3cm,在施工尚未开始的时候,应该讲墙上以前的毛坯水泥砂浆除去就可以了。使用这种砂浆有很多的优点,能够保温,还能够消除以前的水泥砂浆因时间长久而出现裂缝的情况。对于西墙的保温隔热处理依靠玻璃棉以及部分板材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在进行室内装修的时候,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功能,还应该具有美观性。

待全部的节能方案在顶、墙、窗等结构中实施完成后,接下来进行的就是地面节能的处理。对于室内地面的节能而言,并不需要复杂的节能技术,仅仅在地面上铺设一层挤塑板(又称保温板)便可,其实它的操作非常简单,但是其功效却是非常大的,能够防噪、隔热和保温。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地板的质量也在不断地增强,已经将调温蓄能地板应用在建筑的装修上,在地板中加入了一些相变定形的材料,当冬天来临时,地板能够将白天太阳照射在地板上的温度存蓄起来,带到晚上的时候再释放出来,这样在夜间的时候室内的温度也不会太低。

2.4美化公共区的热环境

(1)通常而言,在板式的住宅中,一般都是不安装暖气的,所以楼梯间的面积要比安装采暖的面积稍大,且K值情况会给建筑物qh指标产生相应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对这一指标合理控制,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减小不采暖楼梯间隔墙的K值,从而减小qh指标,对整个公共区域的环境有改善效果。此次研究显示,若把楼梯间隔墙的K值从1.83 W(/m·2k)减小到1.00 W(/m·2k),则住宅部分的qh指标会减小13%。(2)现在,建筑业也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技术,不仅内在结构得到优化,外部结构也有很大的变更,这就使得整体建筑构造出现了很大的改进。首层单元外门通常都设计了呼叫系统的保温安防门,这就使得楼梯间采暖运行变成了现实。但若从楼梯间隔墙进一步分析,则能显著降低热负荷,对公共区域热环境有很好的改进效果。此次分析,全面关注温差修正系数n=0.5,i=0.6后的楼梯间隔墙K值取0.50W(/m2·k),最终得出楼梯间采暖的qh指标仍依旧可减少10%,达到12.20W/m2左右,采暖热负荷可降至30.0 W/m2左右。

3结论

(1)这个建筑在策划上节能功效特别明显,第二、三环节的节能指数依次是50%和65%,这些都是由围护结构负责的,通过这样的建构结构策划,能够凸显出策划过程在整个建筑中的关键性。(2)根据对各项指标进行剖析可以知道,窗墙比、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建筑体型系数都必须严格的按照策划时设定的规格执行,倘若按照这样的标准运行,那么其节能的效果就会远远高于65%,建筑的标准假设超过qh指标,那么就意味着这个方案的节能效果非常好。(3)假设在有充足的空间,能够将采暖设施安装在楼梯间,这样室内就会一直处于常温的状态,还能够消除很多音设备显露在外面而带来的一些影响。(4)针对建筑物而言,其材料设备的选取一定要是高质量的,否则会产生很多异常严重的问题,甚至会危及到生命。

参考文献

[1]黄宜鹤.居室环境与健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王玉卿.浅议建筑的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08,34(5):51-52.

[3]袁树仁.刘建新.节能住宅建筑技术的探讨[J].煤炭工程,2003,4.

[4]室内绿色环保设计及达标检验标准实务全书: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上一篇:完善公路工程监理工作的有益探索 下一篇:地下建筑物的暖通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