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育在中学的地位及美术教育对中学生的教育意义

时间:2022-09-30 12:17:48

浅谈美术教育在中学的地位及美术教育对中学生的教育意义

摘要:美术教育在中学的地位,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从过去的可有可无、可上可不上,不被重视的状况到如今的必不可少,尤其是爱好美术的学生现在可以把美术作为专业来参与高考这一革新,就能显而易见地看到其地位的上升了。

关键词:美术教育;地位;学生;意义

一、美术课在中学中的地位

美术教育在中学中的地位,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从过去的可有可无、可上可不上,不被重视的状况到如今的必不可少,尤其是爱好美术的学生现在可以把美术作为专业来参与高考这一革新,就能显而易见地看到美术在中学中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1、美术教育过去在中学的地位

过去,美术教育在中学里是被认为是非常不重要的一门学科,有些偏远地区的学校根本就没有美术老师,更别提美术课了。或是就算有美术课,也可能是由其他非专业老师代为上课,教师短缺、教学条件艰苦、教学设备不足等,严重制约着美术课的有序展开。就算在一些城里的学校,纵使有优秀的美术老师,也很难真正有用武之地,由于美术课不参加正式考试,应试教育的驱使下,主科老师想尽办法挪用美术课的时间,美术课就更加少了,一学期下来也就只能上个三到五节了,加之学生其他课作业繁重,已无心再学习这样一门学科,这样重重的压力慢慢地把学生本该有的兴趣消磨殆尽,美术课就成了空壳课了,这足以看到美术课在中学的地位是十分低的。

造成美术教育在中学的地位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家长都把美术看作是一种无用的学科,主科老师也不断给孩子及家长灌输这种错误的观念,觉得学习美术完全是浪费时间,还容易让自己的孩子变得不学无术,学习美术的好一部分人在当时受到了很大的歧视,这种大的观念下也就影响了美术在中学的地位了;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教育制度里并没有把美术课作为参加考试的科目,考试成绩是唯一对学生是否努力学习、家长是否成功教育孩子、以及老师是否足够优秀的唯一度量衡,导致应试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家长、老师、学生的意识里不考试的科目也就意味着可以不用学习。

2、美术教育现在在中学的地位

而当下,美术教育在中学的地位,已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了,教育部对美术教育做出了改革措施,学生可以在高中时选择美术来作为其以后的大学专业,相对低的主科成绩就能上较好学校的美术学院,由于学习美术以后进大学相对门槛低、还可以上一流的大学,在这个改革措施实施一年以后,成效就十分明显。

现在,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用不懈的眼光来看待美术学习以及这方面的莘莘学子,并把美术视为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品,人类的精神食粮之一。

二、美术教育对中学生的教育意义

1.美术教育能陶冶中学生的情操

中学生上美术课,通过老师讲解美术相关知识,研究美术作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精美绝伦的画卷,中学生在对美的驱动下,成功绘制出画卷以后,会有无比的成就感,这是对中学生自信心塑造;绘画属精工细雕的活,通过绘画能培养中学生的耐心和细心的情操,因而美术教育能陶冶中学生的情操。

2.美术教育能开阔中学生的眼界

美术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优秀的美术作品中所涵盖的内容和包含的意义,并非仅仅通过单纯的观察就能理解与领会,只有结合作者绘画背景,作者个人性情与风格才能准确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同时,通过欣赏中外种类丰富的画,在研究绘画作品的同时,结合相关的背景知识与风格迥异的绘画方式,可以开阔中学生的眼界。

3.美术教育能缓解中学生的压力

在国内,中学生的压力是相当大的,学习科目纷繁复杂、家庭作业堆积如山,老师的循循善诱,家长的不断叮咛,这一切几乎把中学生压得呼吸难喘,而美术课作为一种欣赏与绘制美的课堂,可以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换一个轻松愉快的心境。只有劳逸结合,学生才能真正取得高的成绩,真正身心健康发展。

4.美术教育能提高中学生的鉴赏力

美术教育本来就是人类美好与丑陋的一种情境抒发途径,通过美术作品学习,毫无疑问能提高中学生对美与丑、善与恶的鉴别能力,通过情感体验,内化为个人对善恶美丑的认知能力,足以提高中学生的鉴赏力。

美术教育对中学生来讲是不可或缺的、不可代替的。

美术教育在中学的地位由不被认可到如今的稳定地位,见证了人们对美术教育的人认识历程,肯定了美术教育的地位。美术教育能陶冶中学生的情操、美术教育能开阔中学生的眼界、美术教育能缓解中学生的压力和美术教育能提高中学生的鉴赏力等,证实了美术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学习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七月第3次出版

[2]杜力.当代油画语言的探索[J].美术观察,2010(5)

[3]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4]王新顺.传统油画风景写生技法与现代绘画语言的融合[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6月

[5]俞龙.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绘画语言之比较[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7年4月

[6]王伯敏.黄宾虹画语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

[7]叶东明.绘画中个性化表达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J].大舞台,2011(4)

上一篇:新办幼儿园管理策略与实践 下一篇: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