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得势”的利与弊

时间:2022-09-30 11:47:58

广电“得势”的利与弊

目前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客观上鼓励了广电的政企不分和垄断地位,那么在三年试点期后,我们如何期望一个开放的、市场化的广电横空出世?

在广电、电信两大利益集团的博弈之中蹉跎十年的三网融合,近日终于在国务院的斡旋之下艰难破冰。据悉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被确定为: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从业务、产业格局到监管体制,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三网融合通俗地说就是让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都能提供看电视、打电话、上网等信息服务。在中国,互联网接入服务商是由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基础电信运营商兼任,因此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程度已经很深,而与隶属广电系统的广电网之间则壁垒森严,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交叉型的新兴业务也屡屡因为利益纷争而受到遏制和封杀。

据广电系统知情人士透露,在此次最终拍板的试点方案中,三网融台争议焦点――IPTV、手机电视的集成播控权,尽数被广电总局取得,电信系统将专注上述新媒体业务的传输,电信企业开展视频相关业务需向广电系统报批。同时,广电正式获准进入电信重要业务领域――互联网接入、数据传送及IP电话业务。也就是说,在试点期内,电信、广电面临“不对称进人”的竞争格局,而且在被认为是三网融合发力点――IPTV、手机电视等视频业务上,电信运营商被定位于单纯的传输管道。这份试点方案被外界解读为,国家给尚未完全政企分开,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广电系留出了三年的先发优势。

广电“得势”未必得利

在目前的政策保护之下,广电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吗?引爆了美、日、韩等国信息产业和传媒产业的三网融合效应能否在中国重现,推动目前处于爬坡期的宽带网、3G网和亟待振兴的文化创意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答案非常不容乐观。广电自身面临体制改革、网络整台等几大难关,以及攻克这些难关所需要的巨额资金缺口。而广电攻坚的效率和质量,将直接决定三网融合的进程和发展前景,乃至信息、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目前电信网向广电领域的渗透可谓蓄势待发,电信运营商需要做的只是升级网络设备,加强带宽,让传输通路更通畅,以及等待政策放行。而广电虽然获得了电信领域的入场券,却还难以将电信业务吃到嘴里。原因就在于,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有线电视网是分级建设,分级管理的。据统计,目前以省为单位运营的有线网有15个,以地市为主体的有线网有300-400个,而以县为运营单位的则有上千个。网络的分散特性与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跨空间属性相矛盾。广电要将旗下这数千张有线网“碎网合一”,实现物理上、业务上的互联互通。

按照广电总局的规划,2010年内实现“一省一网”的整台目标,之后再将各省的网络整合成一张网,实现全国一张网,同时将在2012年内组建部级有线网络公司。业内人士对“一省一网”能否在年内实现均表示质疑。碎网整合是广电系统内推行十多年的工程,几乎是从“三网融合”这个词诞生之日起就开始推行。目前,仅广西、海南、江苏、陕西等10多个省份完成了全省有线网络整合。有些省份的碎网整合甚至还未启动。之前各地广电早已事实性展开有线网的互联网接入业务。然而,由于各地有线网的物理网络均为“各自为政”状态,都必须通过联通、电信等电信运营商的端口,接入互联网。

碎网整合之外,有线网还需要进行数字化改造等,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还需要对单向广播模式进行双向通信改造,同时还需要进行网络扩容,加强计费、寻址等管理功能。这也就是广电喊了多年的NGB(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有证券分析师算过一笔帐,要实现NGB目标,广电每个省的有线网整合、改造都需要有200亿到500亿元的投入,全程全网改造意味着超过6000亿元的投入。相比之下,2009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为1852.85亿元。自有资金加上有限的财政拨款,广电仍面临巨大资金缺口。近年来,广电高层多次公开表态,欢迎社会资金参与广电系统的改造、转型,不过很难想象社会资金会对资金需求巨大而回报周期漫长的基础网络建设产生兴趣,何况还有不确定的政策、体制等风险因素。

除了设备、技术层面的资金投入之外,广电体制层面的努力也必不可少,各地碎网的产权整合将是更大一笔投入和更大的考验。一直以来围绕三网融合的预备工作,广电内部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之间,地方与总局之间的利益博弈旷日持久。

目前来看,尚未做好竞争准备的广电系正在通过国家权力的介入,以监管之名发牌照、设门槛,保护既得利益。如果广电自身的改革效率和效果难达预期,三年试点期后,广电系统的开放程度能有多大?未来整个产业的竞争规则又将由谁制定,如何制定?这恐怕是产业界目前最为担心的问题。

保护太过就成了扼杀

以美、日、韩等国的发展经验为参照,三网融合之后,电信网、广电网之间的渠道竞争,将有助于提升内容提供商的地位,促进电影、电视、动漫、音乐等文化行业的蓬勃发展。在内容积累和运营方面具有优势的广电面临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例如美国于1996年排除了三网融合的政策障碍之后,传媒产业迅速跻身美国增长率第二的新兴产业,影视娱乐业以内容优势,逐渐成为信息产业的市场主导。

相形之下中国以广电为核心的传媒产业的发展还停留在前信息时代。2009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1852.85亿元,同年电信行业营业收入8707.3亿元。一些专家以广电、电信不在一个量级为由认为当前对广电的保护有理。不过结合实际分析可知,这个数据对比,只能说明在内容与用户覆盖面上更有优势的有线网在广电体制的运营之下,其价值还只是显露了冰山一角。而广电网络更大价值的挖掘,有待产业之间的竞争与融合发展。

目前的三网融台试点方案之下,广电既是行业的监管者,是制定游戏规则,掌握业务发展优先权和审批权的一方,又是市场竞争的参与者。之前在政策未明朗的十年竞争预备期,广电的体制改革、网络改造尚行动迟缓,而今在政策的大幅度倾斜之下,广电加速改革的动力又从何而来?目前的试点方案,客观上鼓励了广电的政企不分和垄断地位,那么在三年试点期后,我们如何期望一个开放的、市场化的广电横空出世?

垄断并不是政府掌控意识形态产业的唯一方式,政府完全可以将内容的审批监管、内容的生产制作以及内容的传输分开,让行政监管机构、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各就其位。以市场化的思维来看,广电、电信并不一定要阵营对垒,硬着头皮把自己整成全能选手再去竞争,而完全可以寻求优势互补与融合发展。例如中国移动没有宽带业务,完全可以与有线网合作。广电的各地碎网也完全可以借助电信网端口快速切入互联网业务。现阶段广电加大与电信在内容方面的合作力度,可以使内容优势尽快发挥出来。这些都有助于广电扩大收入增长点,为未来的发展赢得资金与经验。同时民间资本也可以在更为开放的内容生产、制作及增值服务等环节找到切入点。互联网发展的经验已经充分说明,无论是在人才引进、激励还是在推动新业务方面,民间资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产业边界的交叉和渗透往往会滋生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而民间资本对于创新点的挖掘是最为敏感的。其实三网融合后呈现出的IPTV、网络视频等新业态及其衍生服务早可在互联网生态环境中实现,只是目前受限于牌照制度,民间资本不得其门而入。

上一篇:公租房的残酷现实 下一篇:北京旅游对接世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