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可持续发展与盈利能力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09-30 10:59:00

建设银行可持续发展与盈利能力相关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5)24-0094-02

摘要:本文从国内外经济学者对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的研究出发,构建了可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的指标。根据可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理论上的关系,以建设银行为例,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第四季度到2014年第一季度18个季度的数据,进行了可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典型相关分析。

关键词:建设银行 可持续发展 盈利能力 典型相关分析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阶段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和实务界对于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还没有确切的、权威的界定。汤谷良、尤勇认为可持续增长的深层含义应是价值的持续创造,只有价值的持续增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增长。看待可持续增长不仅要从营运资金管理的角度,防止财务风险和资金流断裂:更应从价值增值的角度,建立价值与增长的联系。李东、赫国胜则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银行在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的前提下,把握好规模与效率、质量与速度、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问题从而实现全面、持续、均衡、稳定、健康的发展。

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有关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方面的理论研究起源较早,也较为成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市场结构、银行效率对银行利润率以及资本收益率等方面的影响。如Smir lock(1985),选择美国2 700家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利润率与市场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占有率与银行利润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占有率对利润率有明显影响。

国内有关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相对国外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发展。随着我国银行业已经全面开放,并逐步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所以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维持、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保证其健康稳定运营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

二、指标的选择

(一)指标选择的原则。

1.目的性。指标体系要紧紧围绕典型相关这一目标来设计,并选择能代表两者的典型指标构成,多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两者的相关性。

2.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结构的拟定,指标的取舍,公式的推导等都要有科学的依据。只有坚持科学性的原则,获取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评价的结果才具有可信性。

3.客观性原则。进行相关分析时一定要从两者关系的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主观臆断,用来分析的资料要客观、真实、可靠。

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设计要求概念明确、定义清楚,能方便地采集数据与收集情况,要考虑现行技术水平,并且有利于相关分析。而且,指标的内容不应太繁太细,过于庞杂和冗长,否则会给评价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突出性原则。指标的选择要全面,但应该区别主次、轻重,要选择能客观代表可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的指标,以保证重点在于分析那些主要体现两者的变量间的关系。

6.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中同一层次的指标,应该满足可比性的原则,即指标要建立在统一的核算范围之内和相同的可比的基准点之上进行量化和比较。

根据以上原则,选取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四个指标从企业的整体经营规模总量上的扩张程度、资本积累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以体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情况。选取总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四个指标体现企业盈利能力。下面对以上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二)可持续发展、盈利能力指标选择。

1.可持续发展指标选择,见表1。

2.盈利能力指标选择,见下页表2。

三、建设银行可持续发展与盈利能力的典型相关分析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建设银行在新浪财经网上公布的财务报表。根据样本选择科学性、相关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等原则结合我国2007年开始实行新会计准则,数据从2009年开始选取,以一个季度为一个会计期间,剔除数据不全的期间,确定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到2014年第一季度共18个会计期间的数据。

(二)建设银行可持续发展与盈利能力实证分析。本文典型相关分析使用SAS软件分析,设X1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2为总资产增长率,X3为净资产增长率,X4为净利润增长率; Y1为总资产利润率,Y2为主营业务利润率,Y3为成本费用利润率,Y4为净资产收益率。输入上述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1.典型相关系数及其检验。

该组结果是判断两组变量相关性的各种检验,如果无法拒绝他们不相关的零假设,就不必做进一步的典型相关分析了。从输出结果来看,除了第二组检验指标超高以外,其他三组检验都通过了检验。

2.标准化后典型相关模型。

根据表4、表5得出表6相关方程。

第一组相关方程可知,第一组典型变量V1反映的主要因素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1)和净利润增长率(X4),典型载荷分别是0.7484和0.8022,典型变量W1与净资产收益率(Y4)呈高度正相关关系。成本费用利润率(Y3)相关度次之。而且与总资产利润率(Y1)和主营业务利润率(Y1)呈现负相关关系。根据第二组相关方程可知,第二组典型变量(V2)反映的主要因素是净利润增长率(X4)呈现高度正相关的关系,而典型变量主要和总资产利润率(Y1)呈现正相关关系,和成本费用利润率(Y3)呈现负相关的关系。根据第三组相关方程,可以得出:第三典型变量V3与净资产增长率(X3)和总资产增长率(X2)呈现紧密的正相关关系。而第三典型变量W3和主营业务利润率(Y2)呈现比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和净资产收益率(Y4)呈现高度负相关。

3.典型相关结构分析。各组原始变量与典型变量之间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第一组中,X1,X4与V1相关系数为0.7278和0.5792,与W1的相关系数为0.635和0.5054,所以第一组典型变量主要反映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且配对典型变量W与原始变量X1,X4相关性较强,即盈利能力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1)和净利润增长率(X4)就高。第二组中,X4与V2的相关系数较大,则V2主要反映了净利润增长率,Y1,Y4和Y4与W2的相关系数都达到0.8以上,高度相关,而Y4与V2相关系数较大,这反映了第二组典型变量W2主要体现了总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所以,净资产收益率对净利润增长率相关性强。第三组中,X2、X3与其典型变量V3相关系数为0.6611和0.8256,系数较大,则第三组典型变量主要反映了总资产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

4.标准化后典型冗余分析从略。

四、小结

在第一组典型变量反映可持续发展指标中,净利润增长率是最重要的,紧随其次的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盈利能力指标中净资产收益率对可持续发展贡献最大。

在第二组典型变量反映可持续发展指标中,净利润增长率是最重要的,总资产增长率作为矫正项的表现指标。盈利能力指标中总资产利润率对可持续发展影响最大。

在第三组典型变量反映可持续发展指标中,总资产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是相对重要的,盈利能力指标中净资产收益率最重要,而且净资产收益率作为矫正项的表现指标,对可持续发展有反向的影响作用。即当净资产收益率太高时,反而不利于可持续发展。Z

参考文献:

赫国胜,李东.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测度与比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上一篇:“顶牛”变为“引牛” 下一篇:大卫·鲍依,回火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