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工程中的风险评价发展趋势与应用

时间:2022-09-30 08:38:26

浅谈环境工程中的风险评价发展趋势与应用

摘要:环境风险评价是对建设项目或区域开发行为诱发的灾害,以及自然灾害,对人体健康、经济发展、工程设施、生态系统等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识别、度量和管理。环境风险评价能避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为环境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环境工程中的风险评价发展趋势、存在问题与应用进行分析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工程;风险评价;发展趋势

Abstract: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n construction projects or regional development behavior induced disasters, as well as natural disasters, the potential loss of human health, economic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facilities, ecosystem identification,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to avoid sudde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 and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environmental risk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In this paper, Risk Assessment of trends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oblems discussed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for reference only.Key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risk assessment; trends.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环境风险评价的历史及趋势

环境工程风险评价发展历史主要兴起于70年代的一些工业发达围家,大体上经历了3个时期:70年代至80年代初为萌芽阶段,主要通过采取毒性鉴定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80年代,美国EPA制定和颁布了有关环境风险评价的一系列技术性文件、准则和指南,形成了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从1989年起.环境风险评价的科学体系基本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初期的环境风险评价主要限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价,90年代后.生态风险评价慢慢被人们所重视.这两方面内容构成了风险评价的科学体系。总体而言,目前环境风险评价具有如下的特点和趋势:

(1)研究热点已由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转移到生态风险评价:

(2)从污染物数量来看,已由单一污染物作用进一步考虑到多种污染物的复合作用:

(3)从环境风险类型来看,不仅考虑化学污染物,特别是有毒有害化学物.而且还要考虑到非化学因子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4)从评价范围方面来看,由局部环境风险发展到区域性环境风险。乃至全球环境风险;

(5)生态风险不仅仅只考虑生物个体和群体。而且考虑到群落、甚至整个生态系统;

(6)技术方法上南定性向半定量、定量方向发展。

2 环境风险评价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各类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泄漏等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对具有潜在风险的建设项目开展环境风险评价是保障人类健康安全的生活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需要。从历史性事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项目建设以前,进行突发性事故可能发生的原因及其概率分析、事故发生后果危害的预测,以及采取何种对策以便减少危害影响分析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环境风险评价是对事故出现的概率及其后果进行预测及评价,它不同于常规的环境影响评价,它主要分析环境评价中不确定性的问题,即探讨环境潜在危险及防范措施。因此,将环境风险评价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其意义在于通过风险识别找出事故隐患,通过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确定出事故产生的后果及发生的概率,为环境风险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在事故发生时,采取必要的防范与应急措施,使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3环境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3.1环境环境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

(1)环境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环境风险评价最主要的特征,不仅是一种科学的限制,而且是对各种自然过程多变和混杂形态的承认。造成不确定性原因包括客观和主观原因两大类。

客观原因包括: ①由于自然现象的复杂性、多变性和随机性,环境风险发生机制的复杂性和不确知性,人类对风险过程中的某些现象和机制无法做出精确的解释。②许多环境风险危害后果具有潜伏性,许多污染因子其致害性要在环境中潜伏相当长时间后才逐渐爆发出来,如许多化学品致癌的潜伏期达20~30年,这对风险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造成评价的不确定性。③环境风险研究的发展较晚,致使有关信息和数据资料的积累有限,导致评价中缺乏基础数据资料的支持,造成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

主观原因包括: ①环境风险评价过程中,由于评价工作者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限制,造成评价的不确定性,如对评价对象性能(包括设备性能与维护保养程度、工艺技术、系统可靠性等)了解不完全;工作者在采集和统计数据时,由于其实验技巧、专业技能、精神状态等外在因素造成数据的不确定性。②在选用模型评价时,或模型选择不合适,或简化模型带来局限性,或模型参数不准确造成评价的不确定性。③参数的不确定性是指在定义模型参数时,什么数值或数值的范围是合适的。这种不确定性是由于对模型的特殊情况了解不完全引起的。

另外,评价模型本身时间和空间的平均化,使得所用的参数不符合直接的观测资料或测量数据。④各种外推过程,如物种间外推、不同等级生物组织间外推、实验室向野外外推、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等,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如用动物的毒理实验外推毒物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尽管附加一定的安全因子,但有毒物质在人体内的反应机制和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影响程度都是未知的。⑤由于公众思想道德观念、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地区社会经济能力等的影响,缺乏能为公众所接受的风险标准,加上评价标准的可变性和非客观性,风险评价标准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2)模型优化问题

模型在风险评价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风险评价是研究人为活动引起环境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是根据有限的已知资料预测未知后果的过程,这就需要应用大量的数学模型才能完成。模型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风险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风险评价涉及的模型很多,主要有污染物环境转归模型、污染物时空分布模型、暴露模型、生物体分布模型、外推模型、风险计算模型等。风险评价就是由这些模型的组合,借助于计算机整合为一体的。随着风险评价越来越复杂,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发展和完善各种数学模式始终是风险评价研究的重要方面。

(3)研究领域过于狭窄

以往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方面,对于其他因素如生物、物理因子造成的环境风险研究较少;对于突发性事故研究较多,而对于非突发性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较少;对于急性毒性作用的风险研究较多,而对于长期慢性累积的风险研究较少。4. 4评价与决策管理衔接不够环境风险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风险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但目前对这一环节缺乏系统的研究。由于环境风险决策不仅取决于风险评价的结果,还受到社会经济条件、伦理道德、公众意识、甚至种族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因此,环境风险评价在风险决策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发挥多大作用等问题需要加强研究。

上一篇:浅谈城市道路设计的新思考 下一篇:RTK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