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含水区块后期三次加密调整技术研究

时间:2022-09-30 08:20:45

浅析高含水区块后期三次加密调整技术研究

摘 要:辽河油田开采区块多为陆相多油层砂岩,经历了多年开发,大部分区块已经进入高含水的中后期。平面和纵向上剩余油分布零散。亟待需要再次调整开发。目前减缓区块产量进一步递减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密井网,挖掘区块的剩余油。

关键词:辽河油田;剩余油;注水开发;潜力分析;采收率

0 引言

辽河油田二次加密井,部分存在单层吸水差,转注后生产效果不理想,带来了区块产量递减加剧。注水前期原有主力层因注水时机把握不准,开采亏空严重,转注后单层突进严重,产量递减快,井组生产井含水上升快,水淹严重。通过分析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是原有井网最初设计的井距大,井间渗透率低,层间连通性差,渗流阻力大,造成注水启动压力增加,发生锥进,吸水厚度不均匀,动用效果变差;二是最初转注井多为开采油井,开采层段全部射开,井段长,层间差异大,存在着一定的干扰,造成了二次加密调整效果的不理想。因此,需要进一步对油藏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开发的主要矛盾,重新规划井网,进行合理的三次加密调整,改善层间矛盾,缩小井距,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我们考虑进行三次加密调整井网规划时,要充分的考虑原井网和原有注采系统以及后期井网利用。

1 三次加密调整潜力研究

A区以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为主,具有油层数目多、单层厚度小、砂岩粒度细、渗透率低等特点。前三类砂体由于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平面连通程度高,剩余油潜力分布已很少。后三类砂体由于薄差储层钻遇率增大、平面非均质分布复杂,物性和连通质量相对变差,仍有部分表外储层未动用或动用较差,是调整挖潜的主要对象。剩余油迭加厚度接近非主力油层发育厚度的30.6%,成因类型以注采不完善型为主。剩余油层主要分布在外前缘相Ⅲ类和Ⅱ类层,以二类为主。剩余油在纵向、平面上的分布高度分散,多临近水淹部位。新钻井纵向上每百米有11.41个剩余油层,绝大部分与见水层交互分布。平面上剩余油分布十分零散、控制面积小。通过以上分析表明,该区二次加密后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面积小,剩余油部位多临近水淹带,挖掘难度大。

2 高含水区块后期三次加密调整的主要做法

2.1 考虑“三个结合”,优化三次加密井网布署

一是三次加密调整与原井网相结合,主要考虑与二次加密井网衔接,以完善薄差储层注采关系来挖掘剩余油。

二是与注采系统调整相结合。

三是三次加密调整考虑与后期三次采油结合,以提高井网综合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注水方式在五点法面积基础上,做到二次加密井主流线不布井,三次加密与二次加密形成斜线状或局部块状注采方式。三次加密井网自身井距250m左右,二、三加密井注采井距150-200m之间,整体上为176m。

2.2 根据薄差油层动用难的特点,优化三次加密完井方式

采取分步射孔,可以减少层间干扰,有效控制油井初含水,测算结果表明,分步射孔井的水驱采收率比常规射孔完井方式高出1.5个百分点。这说明,对于可调厚度较大的井,根据纵向上剩余油分布特点,为避免层间干扰,投产初期采取分步射孔,优先挖掘低水淹和未水淹油层,严格控制初含水,后期到油井含水较高时,考虑完善注采系统,采取二次完井,补射开含水相对较低的薄差储层,可以扩大水淹体积,减缓含水上升速度,提高采收率。对于表外储层大面积分布、调整层位相对集中且距注水井较远的采油井尽可能采用限流压裂完井工艺提高表外储层动用程度。限流压裂完井可以提高表外储层采油强度。不同完井方式油井投产效果对比限流完井产油强度是非限流完井的2.46倍。综合含水降低10.73个百分点 。限流压裂完井表外储层动用程度比非限流压裂完井方式高 。对于调整层位分布零散、油层性质相对较好、距注水井较近的油层,采取深穿透、大孔径、低伤害的射孔弹完井,提高井筒完善程度。

3 三次加密调整效果分析

三次加密调整后,薄差油层动用状况得到改善 ,开展开发效果对标评价。应用油藏工程理论,拟合采油井单井动态指标相互关系,研究和完善采油井采出程度、地层能量、油井产能、产量递减和调整潜力评价图版,确定各类图版的最优指标,进行采油井分类评价,对照最优指标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实施调整,改善单井开发效果。通过三次加密调整,进一步完善了薄差储层注采关系,改善了二次加密井网开发效果。三次加密后,二次加密井水驱控制程度由71.63%上升到80.29% ,年产油量递减减缓。

通过实施精细油藏描述、精细注采系统和精细注采结构调整,实现深化地质认知程度、提高各类油层动用状况,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目标。通过对开发调整潜力的深入挖掘,促使原油产量保持相对稳定,进一步提升油田开发水平。

4 结论

4.1 通过井网加密后,生产效果不理想,通过潜力分析寻找连通好的薄层或者表外储层尚未动用层位,进行三次加密。

4.2 实施挖潜措施的编制、执行和效果评价全过程跟踪,做到问题分析清、挖潜目的清。根据剩余油的成因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挖潜措施,改进和创新传统的“检、换、压、堵、酸、调”等水驱精细挖潜措施技术,使其挖潜作用发挥到极致。

4.3 在地质条件和开发效果评价的基础上,将水驱控制程度、年均含水、自然递减、动用程度和地层压力作为主要衡量指标,确定各单元主要开发矛盾,建立矛盾区块治理目标管理体系,实施针对调整,减少矛盾单元,增多合理单元。

参考文献:

[1]张会英.北三东三次加密调整优化射孔方法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S1).

作者简介:

张佳琦(1992.10-),女,辽宁凌海,2013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专业,本科,地质研究所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现从事稀油采油开发技术研究工作。

上一篇:老年体检人群主要慢性病患病现状及营养状况评... 下一篇:浅谈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