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理论在手风琴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30 08:15:20

“教学做合一”理论在手风琴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认知并合理应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和根本方法,不断探索音乐艺术手风琴教学实践的科学规律,紧紧围绕“做”,促使教师、学生在教与学当中进行相互配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 手风琴教学实践

陶行知是一位留美归国的近代教育家,是“五四”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典范。他汲取“美式教育” 的先进经验,结合当时中国的教育实际,有甄别性地提出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他反对 “老八股、洋八股” 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教育模式,以实践第一的观点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倡导教育要从国情、生活、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为改革旧教育制度,实现新教育的普及和创新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崭新道路。

1充分认识“教学做合一”理论在手风琴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艺术教育中,学习认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对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质,增强艺术实践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与创新意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在手风琴教学实践中,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1.1“教学做合一”符合手风琴教学实践的基本规律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内涵是:“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强调教师要认知“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使我们懂得:无论是先生还是学生都必须从“做”开始,因为“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这也正是我们现在遵循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其核心是始终把实践放在第一位。例如,我们的手触摸到热土豆才知道它是热的,吃了山楂才知道它是酸的,碰过石头知道它是坚硬的;又如,佛兰克林放了风筝知道电气可以由一根线从天空引导地下,瓦特烧水看见蒸汽推动壶盖才知道蒸汽也能推动机器。同样道理,在手风琴教学实践中,“做”是关键:只有当学生背上手风琴,左手臂运动才能真实知道怎样是开风箱,怎样是关风箱;只有当学生右手触动键盘,才真实知道键盘排列位置和音准;只在当学生左右手配合,才能真实知道如何把平面的乐谱符号转换成立体的手风琴音乐。

1.2“教学做合一”能加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坚定学习的意志。在青少年时期学习手风琴的学生,虽然他们有求知的欲望,心理发展和生理成长都很迅速,天真烂漫的秉性,活泼顽皮的纯真心,这些都是客观实际,也就不知不觉地导致他们有时自控能力不够强,学习的刻苦劲不足。但这一时期,又是艺术成长的非常时期,是夯实基础的黄金阶段。一个正确的学习意识导入学生的脑海,将会给予他们今后发展无穷的自信和能量。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知艺术实践的价值,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把所学的知识通过“做”展示自己,体验艺术实践带来的感受和快乐,激发学习热情。“做”能使学生逐渐增进认识,建立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加深认识,再去“做”,培养学习意志。学习的意志在“做”中历练,它能帮助师生共同战胜学习的困难。这就是“教学做合一”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在教学中始终坚守就能有新认识,新变化,新起点。曾经有一位学生刚入学时视谱速度慢,自己很着急,不免有些失去自信,认为上台表演是别的同学的事。针对这个情况教师选了适合的曲目,由易到难进行训练,注重强化了视奏能力,即使表现的不够好也鼓励他多参加艺术实践演出和比赛。这些小小的“做”极大的激发了他学习的热情。现在当他了解到比赛或音乐会的信息时,都会努力地积极参加,并且很珍惜每一次机会,从而能学以致用,表现越来越好。因此,具体通过“教学做合一”, 能够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1.3“教学做合一”能够第一时间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方法与时俱进。艺术学校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国家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优秀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来自循环“做”的艺术实践。一个时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要通过“做”验证教学的质量和方法与否,最好的途径是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比赛,举办音乐会。尤其是大型、重要的赛事,评委教师来各地的专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有来自四面八方许多新的教学信息和资讯,同时各地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学习经历,通过大家相互的学习与交流,给予师生一个极好的学习提高机会。学生表现的情况,比赛的成绩,可以验证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经过反思总结、探索创新,改进教学方法。为此,深圳艺术学校非常重视艺术实践的大课堂,给老师和学生创造了许多的平台。2010年手风琴专业学生获意大利利卡斯费达多第35届国际手风琴比赛古典音乐青年组第二名,指导教师得到了国际评委会专家、教授的认可和祝贺,验证了从“做”开始学,从“做”开始教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教学做合一”在手风琴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音乐艺术手风琴教学是一项复杂、系统、再创意的工程。需要我们潜心研究和深入探求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只有师生共同认真“做”,才能使教学的实践有价值,富有生命力。

2.1制定缜密的实践计划,克服盲目性。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是一项基本任务,选择科学的方法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在具体实践中,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身素质,制订科学的实践计划,选择适合特点“学的法子”进行教学,施展特长,促进学生的独自思考和创意思维的发展,做到“教学做合一”。无论学生是参加比赛,还是音乐会的表演,在每一次实践前,教师都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在每堂课检查学生练习情况时,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纠正,从心理上、技能上、舞台表演上耐心指导,多给予鼓励,从而提高学生表演的综合能力。这样的“做”才有意义,学生也会感受到实践的愉悦,主动配合去“做”,才能确保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在具体的“教学做合一”实施当中,制订有针对性的实践计划尤其重要。

2.2教师率先“做”,实现更好的教。“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如果教师不去“做”, 教学就不生动,不富感染力,只有做了才有凝聚力、有自信、有自我。在学生面前教师就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认知意识、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审美取向、求知的欲望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明确“做”的意义和目的,认真解读艺术实践,为教好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工作多么忙都要抽时间坚持练琴,积极带动学生共同参加各类演出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深圳艺术学校手风琴教师学生共同参演了香港“动人的琴韵”音乐会、厦门鼓浪屿音乐厅音乐会、喜迎第26届大运会音乐会等20余场音乐会,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社会反响良好。实践证明,每一次的艺术实践都从不同层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准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2.3学生主动“做”,实现更好的学。在教学做合一的具体实践中,学生的“做”才是核心。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做,以此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教学质量。有位学生刚入学时学习一直进步不明显,上台也很不自信,但是在学习气氛浓郁的专业大家庭里,她主动去“做”。积极征求教师意见选择了大量针对性的练习曲,汲取了很多作品的演奏风格,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选择适合的音乐处理方式练习,逐渐树立了自信,演奏水平稳步提升。教师指定学生表演某个作品,与学生自己提出要表演的意义和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教师指定,说明是要求学生锻炼表演,是外在的动力;而学生自己提出,说明她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渴望通过表演来展示自己、检验和提高自己,这是内在的动力。往往内在的动力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挖掘、调动、鼓励并呵护学生的这种主动性。只有不断培养学生主动做的意识和习惯,与教师的“做”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教学做” 真正意义上的合一,学生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

3结论

综上所述,“教学做合一”在手风琴教学实践中运用得当,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宜教于学、学以致用的问题,对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深刻理解“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的丰富内涵和根本方法,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认真总结适合各种艺术类教学的具体方式,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艺术专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熊 蕾 译《音乐教育的哲学》【美】Bennett Reimer贝内特.雷默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3月

[2]方明编《陶行知名篇精选》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2月版

上一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君子仁爱人格培养的探索 下一篇:坚持“四个结合”推动语文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