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大师郎毓秀》(十二)

时间:2022-09-30 05:33:23

《声乐大师郎毓秀》(十二)

每周连载

粉碎“”之后,人们的精神枷锁彻底砸碎了。总算安下心来了,但时间一晃十年过去了。郎毓秀一想到漫长的禁唱生活,自己艺术巅峰的年华已被劫走,不觉黯然神伤。她在恢复工作的同时,就开始每天守着钢琴练嗓子,要把多年的东西捡回来。

高考制度恢复后,四川音乐学院经过严格挑选,招进来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其中1978年考进声乐系的学生古幼玲来到郎毓秀的门下。古幼玲得知自己跟随郎老师学习,非常高兴。古幼玲回顾那段跟随郎老师学习的生活时说:“和郎老师相处最大的感受就是心里很放松,她给人的感觉是那么亲切、平易近人,在学习上她是严师,课外她却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慈母,是真诚的朋友。和她熟识后,一种既亲切又尊敬的感情油然而生,让你再也叫不出‘先生’、‘教授’这些让人感到生分的字眼。

练了一段时间后,郎毓秀确定古幼玲是花腔女高音,先以外国的声乐曲教她练唱,后又大胆地选了具有浓郁四川地方色彩的作曲家陶嘉舟的作品给她唱,果然不出所料唱出味道来了。

古幼玲的机会来了。1979年,文化部召开全国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在1980年举办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学生声乐比赛。比赛委托上海音乐学院主办。1980年11月,郎毓秀带三名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的学生到上海参赛,其中就有古幼玲。

这是粉碎“”之后,全国声乐界的首次盛会。声乐界的“四大名旦”除71岁高龄的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兼声乐系主任喻宜萱因病请假外,其他三位都来了。他们是72岁高龄的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兼声乐系主任黄友葵、63岁的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兼声乐系主任周小燕以及62岁的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郎毓秀。他们都是留学海外师承意大利美声唱法的中国第一、第二代学子。数十年以来,他们在北京、上海、南京、四川等地一边示范演唱一边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培养了无数学生。“”期间却蒙受了崇洋的不白之冤,经历了磨难。劫后余生,有幸又汇聚在一起,她们无不万分欣慰。她们自己的鼎盛艺术年华都在“”年代耗尽了,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恨不得把自己毕生的经验奉献出来,尽快振兴声乐事业。

会议举办了学术讲座,郎毓秀以古幼玲为例主讲了花腔女高音的训练;周小燕带来了好几个男高音,主讲了男高音的训练。可容二百座的学术厅,挤得水泄不通,足见声乐工作者强烈的求知愿望和振兴声乐艺术的强大势头。

比赛结束了,中央音乐学院周美玉的学生女高音叶英获得一等奖,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的学生女高音高曼华和男高音刘捷获二等奖,古幼玲跻身三等奖。■

上一篇:傈僳族民间音乐 下一篇:《梦回长安》正月寻梦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