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住宅设计的发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09-30 03:58:40

现代住宅设计的发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摘要:近年来,国内房地产事业的蓬勃兴起,正日益成熟,竞争越来越激烈,提高小区住宅的档次,便于营销,已经成为各个房地产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设计师们纷纷开始着眼于住宅设计的丰富性、和谐性,加强人性化设计,努力营造那种舒适、优美、内涵丰富的住宅环境。小区住宅设计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要考虑能否满足人们在物质层面对景观的要求。附属于建筑的辅助设施,必须具有切实的使用功能,设计的布局最重要的是考虑人们生活的方便和安全。根据当今社会人们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的特点,住宅设计更要突出文化特色、文化品味,可以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相互交融,营造一种多元文化的共存氛围。

关键词:住宅设计 环境 现代化 发展

引言:住宅,作为建筑类别的一种

一、 现代住宅的发展现状

1、 住宅技术的发展仍然比较单一。

技术上缺乏有效的集成和整合,建筑体系还不够完整和完善。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还是占主导地位,而在国外,木结构住宅、装配式住宅等新型建筑体系已经发展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我国却仍缺乏相应的配套技术以及相关规范、标准。

2、 住宅部品的工业化水平不完善。

住宅部品的工业化水平目前还尚未形成工业化、规模化生产体系。住宅部品的配套性和通用性较差,生产规模有限,阻碍了通用化住宅部品体系的形成。

3、 体质不健全

1) 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统筹全局、统一协调的决策机制和健全有效的工作体制。

2) 缺乏有效的政策、经济技术做保障。不能有效地调动社会各界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积极性。对形成产业现代化的住宅建筑体系、部品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缺乏必要的优惠政策和调控手段,难以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

二、 现代住宅的发展趋势

1、 建筑结构高层化

尽管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国土面积丰富,但是我国同时也是个人口众多而拥挤的国家,特别是在发达城市,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空间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事实上,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建筑用地资源紧缺,因此发展高层建筑势在必行,这是解决建筑用地资源的首要途径。

2、 住宅生产设计现代化

21世纪是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以高科技为支柱的现代化新时代。对于住宅的结构建设来说,必然会出现新型结构、新型墙体、新型防水保温隔音材料等,另外还有高科技安全防范设备、智能化设备、新型通讯及快速传输设备、新型生活能源等。现代化住宅会呈现如下特征:

1) 住宅品质全面改善;

2) 住宅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3) 实现住宅生产的工业化和标准化;

4) 完善的住宅质量监督体系和保证制度。

3、 住宅绿色生态化

绿色住宅是基于人与自然持续共生原则和资源高效利用原则而设计建造的一种能使住宅内外物质能源系统良性循环,无废、无污、能源实现一定程度自给的新型住宅模式。这种住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亲自然性,即在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使用运行、维护管理、拆除改建等一切活动中都自始至终地做到管理自然,爱护自然,尽可能地把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实现住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另外,绿色住宅是以有利于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为目的,以节约能源和资源为宗旨的不严重影响生态平衡的环保住宅,是全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未来五年绿色住宅应市场需求必将逐渐成为市场的新亮点,尤其是节能型住宅的建设,以提高住宅性能、降低能耗以及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与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打造循环经济的战略要求相一致。绿色住宅可涵盖从顶级豪宅到最普通的经济适用房。绿色生态住宅主要有如下几个类型:

1)生态住宅类 主要提倡以艺术为本源,最大限度地开发生态住宅的艺术功能,把这类与艺术衔接的生态住宅当成艺术品去创造,去营造,使这类住宅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起来都是一件艺术品。

?2)生态智能类 主要是以突出各种生态智能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住宅的智能性。凡对人的居住能够提供智能服务的可能装置,都在适当的部分被置入,使主人可以凭借想象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达到一种特殊的享受。

3)其他类型 除以上2种外,还有生态宗教类、原始部落类、部分生态类、生态荒庭类住宅。

4、功能分区合理化

目前,住宅的功能分区越来越细,每套住宅不仅有简单地厨房、卫浴、卧室等,现在还兴起了书房、待客室、工作室、阳台、储藏室等格局,甚至还有衣帽间、化妆间,功能越来越细化,是的居住起来越来越舒适。

5、造型风格多样化

三、现代住宅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⑴ 住区规划时首先要切实做好选址,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和居民居住生活模式,使得住宅可以有机的融合到城市的大环境中去。另外基地和周围环境不应存在污染源,关注主导风向,住宅建设用地必须远离垃圾堆场、废气排放附近及城市污染源的下风口。

⑵ 从规划设计上注重保护好用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对原有的绿林、水体、山石等的保护利用,使人与自然更加密切亲和。

⑶ 住宅与住宅间的规划间距要保证楼层、居室有效的日照时间与通风效果。阳光普照和空气流通可以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佳的自然卫生防疫手段。

⑷ 注重绿地建设,优化树种的选择和水体的流动,防止花絮飞扬或污水滞留造成的病菌传播或繁殖。

⑸ 适当控制住区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过分追求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加大了环境的承受能力,从而形成人口过分密集、空间拥堵、环境恶化,容易造成疾病的感染和传播。

⑹ 合理规划住区水体环境,污水、废水和垃圾处理要达到无害化,甚至资源化。

除上述外,生活便捷和提供老龄设施也是发展现代化住宅需要注意的问题。 完善的配套设施与相关的服务设施是满足居民方便与舒适生活的需要。住区配套的公建主要包括商业服务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动静交通设施等内容。住区商业服务业应呈多样化,即购物中心、超级市场与便民店、专业店相结合,其布局应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即在住区临近城市街道处或出入口处集中布置,形成较大型的商业服务中心,发挥集聚规模效应,在住区内部分散布置小型便民网点,发挥机动灵活、方便居民的优势。另一方面,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社会老龄化即将到来,如何保障和改善老人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是一个不可避免且应积极解决的问题,老龄人居住环境应充分考虑安全性、自主性、健康性和适用性。未来在住区内安排老龄住宅和老龄设施是完全必要的。

结语:从人类诞生至今,住宅一直是在发展、进步的,这也直接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住宅的建设数量和质量也将继续提升。同时,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会使未来居住模式发生变化,这也将对住宅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我们现在站在住宅发展的历史制高点,展望未来,还有更多的高峰等待着我们去攀登,去征服。

上一篇:建筑策划理念下的建筑设计 下一篇:浅析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