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绿化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

时间:2022-10-22 10:15:09

公路绿化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

摘 要: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公路绿化已成为公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公路绿化工程设计做一简要分析,对绿化施工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路绿化、工程设计、施工管理

近年来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深化、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周围生活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绿化也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公路绿化是我国大地绿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路交通部门常年性基本任务之一。它对绿化、美化公路,提高公路抗灾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公路绿化工程设计

(一)公路绿化工程设计原则

1. 满足功能要求

公路绿化有自身独特的功能要求,比如乔木的栽植位置,一般要求在路肩边缘50公分之外,最好栽植在边沟外侧;平曲线路段植物的种植要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高速公路的中间隔离带植物满足防眩要求等等。

2. 针对性原则

公路等级不同对绿化的要求不一样,不同的公路有不同的立地条件,不同的植物也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针对不同公路的自身特点进行绿化设计,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种植。对广场、停车场、道班、立交桥等不同区域的绿化更要有针对性。

3. 艺术性原则

公路绿化要讲究美学效果,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无论是行道树、树丛、花坛、草坪的设置,还是各种林带的营造,包括绿化类型的选择和配置,树种树形的特点,株行距的大小,种植位置的确定等,都要考虑植物生长发育的各时期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还要考虑四季景色的变化,做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如果在设计和营造过程中不注意艺术性,不但失去公路的美化作用,甚至会带来不良后果。

4. 整体性原则

一条路线在进行绿化设计时,必须有一个整体观念,把公路本身、附属设施以及环境状况看成一个整体,全盘考虑,统一布局,达到林木的位置、高矮、疏密等符合公路的客观自然条件要求。

5. 长远性原则

进行公路绿化设计时应尽量注意公路本身及环境区域内的发展变化,使营造的绿化工程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6. 经济性原则

公路绿化不同于森林营造,它要考虑美学及艺术效果,所以公路绿化种植是花钱较多的绿化工程。在绿化设计时,对植物的选择、种植方式、林木的经济价值等要综合考虑,既要达到绿化效果,又要经济合理。

7. 生态工程的原则

公路绿化在国土绿化体系中,列人防护林范畴,属于生态林。对公路的绿化设计一定要根据不同公路的立地条件,植物生长特性及生物的种群关系,构造合理的生物群落,使生物群落相互防护、共生互利。其中主要是物种的选择、分布密度与结构匹配。

(二)绿化工程设计要求

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按照交通行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及其他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景观设计篇章。对一般项目,绿化成为公路工程设计必不可少的内容。绿化设计不仅与防护工程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公路景观可分为路内景观与路外景观,与绿化设计密切相关的是路内景观。公路工程绿化设计一般要求:

(1)应根据自然环境、用地条件,结合水土保持和景观要求,因地制宜进行绿化设计。

(2)应充分利用绿化缓解因修建公路给沿线带来的各种影响,有条件时应结合防护工程进行绿化设计,保护自然环境,改善景观。

(3)绿化设计应根据车速与视点不断移动的特点,考虑视觉与心理效果,做到尽量与周围景观、自然环境相协调。

(4)应结合地形、地区的特点,尽量改善环境,协调景观,并注重服务区、管理区、隧道洞口的绿化设计。

(5)对以保护自然环境为目的的绿化设计,应充分结合地区特性、沿线条件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6)公路绿化常用物种应根据气候、土壤、防治污染的要求等当地条件和功能要求进行选择。公路绿化常用的植物有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与小乔木、落叶灌木与小乔木、藤木及其他植物。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四季气候规律的影响,各种生长发育的过程有规律地季节性出现,如生长、授粉、开花、结果或种子成熟等。

二、公路绿化工程施工管理

(一)公路绿化施工原则

(1)必须符合规划设计要求为了充分实现设计者所预想的美好意图,施工者必须熟悉图纸,理解设计意图与要求,并严格遵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如果施工人员发现设计图纸与现场实际不符,则应及时向设计人员提出,如需变更设计时,则必须求得设计部门的同意,绝对不可自行其事。

(2)种植技术必须符合树木的生活习性不同树种除有树木共同的生理特性外,还有本身的特性,施工人员必须了解其共性与特性,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这样才能保证种植成活和种植工程的圆满完成。

(3)抓紧最适宜的种植季节施工。

(4)严格执行种植工程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二)公路绿化施工注意要点

(1)道路绿化施工前的场地清理

道路绿化在施工前绿地内往往遗留大量的建筑垃圾、碱性灰土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或者回填土这样的地层深处的死板土。这就需要施工前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能,对土壤的理化性能,如酸碱性、有机质及土壤硬度等进行详细测定,以利于改良土壤,有利于绿化植物的成活和生长。

(2) 解决好行道树的营养面积和透气铺装问题

城市道路两侧由于埋设有多种市政管线,因此给道路绿化尤其是行道树留的营养面积都较小。按照园林树木营养面积学说“树木的垂直投影面积是树木根系分布区,即营养面积”中年树木根系分布略大于此,老树则不及此面积。解决好这些矛盾,地面铺装应采用透气、渗水材质的铺装材料、嵌草铺装材料或增大树池的面积。为避免行人践踏,如树池略低于路面,可建设略高于路面的池墙,池墙可用铸铁栏杆,简洁美观大方。

(3) 解决好苗木定向培育和新品种引种驯化问题

道路绿化施工中往往需求苗木数量、苗木规格偏大、品种较多,因此可供道路绿化的品种、规格均不足。解决好上述问题,就是按照城市道路绿化的需要调集科研人员搞好定向育苗,有计划地开发新品种,培养多品种大规格的苗木;并使用新方法搞好苗木储存,保证反季节施工,作到四季植树。同时做好新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使新品种适应城市道路绿化的新环境,做到品种多样化。

(4) 确保道路绿化工程建设资金到位

按城市规划的标准,道路中绿化用地通常达30%以上,而绿化建设资金就大多数城市而言,往往占整条道路建设资金的5%~10%,投入规模显然较少,因此确保道路绿化建设资金到位是有效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

(5)设计与施工相衔接的问题

①道路绿化实施必须与主体道路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②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坚持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人员充分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严格按图纸施工,使设计意图能够很好地在施工和施工养护管理中得到体现,做到设计和施工无缝对接。③设计与施工、管养一条龙服务。针对道路绿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实行设计、施工、养护一条龙服务制度,正如俗话所说“三分栽,七分管”。设计人员应根据现有养护能力做设计,否则,道路绿化最终只能昙花一现,纸上谈兵。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很好的衔接,施工和养护不能人为地脱节,也就是建设和管理要互相衔接一致。施工管理人员应实行机械养护和科学管理。

三、结语

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气候差异较大所以在公路绿化施工设计以及施工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施工设计以及管理人员,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制定不同的设计、管理方案,更好的为公路绿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高敏;浅析道路绿化工程项目管理[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9年10期

[2]赵斌, 李煜.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指南(公路工程标准规范理解与应用从书)[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

上一篇:探讨城市规划中的环境问题 下一篇:中西建筑文化特点差异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