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时间:2022-09-30 03:38:19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例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策略在实际问题的应用。

2.通过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的量,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3.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认识,促进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

正确分析和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谁是单位“1”的量。

【教具】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下面我们做一个练习。

120吨的是多少?

165千米的是多少?

5.8米的是多少?

360公顷的是多少?

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都是用乘法计算?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生活中很多知识都与乘法有关,今天就用我们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1:

要行84千米,已经行了全程的,汽车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1.观察主题图,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你认为哪一句比较关键?

你怎样理解已行了全程的?是把谁看做“1”?

把全部行程看做“1”,平均分成3份,已行的占2份。

3.行了谁的?谁就是“1”,已行全部的这句话反映了已行的和全程的关系,这样的句子称为分率句,其中的分数叫做分率。

4.数行结合,理解题意。运用线段图来表示这道题的信息和问题,试着画一画,抽生板演。说说图表示的意思。

5.课件演示,比较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引导学生画规范的线段图。

6.你能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吗?

7.尝试列式计算。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求已行了多少千米,就是求84千米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8.反思:我们一起来看这道题,我们是先找出分率句,再通过分率句判断出“1”,再写出等量关系,最后再确定方法解决问题,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9.练习题:练的一题。

10.小结: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之处?解题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点?

先找出分率句,再通过分率句判断出“1”,再写出数量关系,最后再确定方法解决问题。这四个步骤,我们可以简写为四个字,一找,找分率句,二判,判断“1”,三写,写等量关系,四定,选定方法,其中通过分率句判断出“1”比较重要。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是把谁看作“1”呢?(题略)

2.出示练的2题。

分率句是哪一句,“1”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解?

3.拓展练习。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

一找 找分率句

二判 判断“1”

三写 写等量关系

上一篇:巧用分类,提高教学有效性 下一篇:如何设置助学提示使课堂教学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