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地确权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

时间:2022-09-30 03:30:49

浅谈土地确权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

[摘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对于保障农村土地关系的稳定性,保障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民对土地确权的认识和了解,会极大地影响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文章介绍了土地确权与土地流转相关的知识,并分析了土地确权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

[关键词]土地确权;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土地承包经营权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121

1土地_权与农户土地流转意愿

(1)土地确权。土地确权是根据我国的法律,由相关的政府机关,对土地的权力进行确定,包括土地的使用权、所有权,还有一些其他的权利,确认土地权力的归属,规定土地权利人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土地确权是一种政府的行为,由政府对土地的各种权利进行确定。在目前的研究之中,严冰将土地确权定义为,将本来属于集体的“非排他”的多种土地财产权利,逐项“排他性”地界定给农户的改革举措。土地确权是由政府去行使的,确权是各级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人民政府都需要制定并完善,关于土地确权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需要对土地进行地籍调查,办理土地权属的登记造册、核发证书,还要处理土地权属的争议问题。土地权利的确认,都必须经过地籍调查、土地登记申请、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记的程序,必须经过这一系列的程序,才能最终确定土地的各种权利。

(2)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在广义上是指土地功能的流转与土地权利的流转,土地的使用权、所有权,还有一些其他的权利,由一个主体转向另外一个主体。土地功能的流转指的是土地用途的改变,是指土地由农用土地转向非农用土地。狭义方面的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农户在自己承包的期限内,通过各种方式将土地经营权,转给其他的农户,但是土地的法律所有者仍然是村集体,农户仍然是土地的法律承包者。

(3)土地流转意愿。土地流转意愿,是农民根据自身拥有的土地资源,以及各种政策和社会发展的情况,结合自身的需求,表现出的对土地流转的心理期望和态度。农民通过对国家土地政策和土地制度的了解,综合考虑土地流转的预期收益、土地流转的来源、土地流转的形式,以及土地流转的数量,决定是否采取进行土地流转的方式,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决定是否能够进行土地流转行为。

(4)土地确权与土地流转的关系。土地确权是我国农村土地有序地进行流转的基础与前提,土地确权能够使土地按照我国的法律,依法、有序地进行流转,有利于理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关系,保障农民对所承包土地的权利。土地确权还能激活农村的生产要素,使土地承包经营权能更加明晰清楚,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确权通过法律的形式,确认土地承包的经营权,能够极大地保证农民对于土地的各种权利,合理地配置农村的生产资源和多种生产要素,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的流转,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土地确权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的改革,保证土地的流转顺畅,归属清楚,还有利于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关系的纠纷,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推动农村土地有序依法地进行流转。

2土地确权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

(1)农户个人和家庭因素的影响。根据相应的数据分析和调查结果显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农户家庭中非劳动力的人数越多,农户自身进行土地流转的意愿就比较强。由于农户家中从事农业的人数比较少,因此就没有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农业劳动,因此更加地倾向于选择进行土地流转。而且农户家庭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越多,非农收入的比例,也就比农业收入要高,因此,会更加地重视非农收入,对于将土地流转的意愿就会比较强。之前农户有过土地流转经历的,相对于没有将土地进行过流转的农户,会更愿意将土地进行流转,将土地进行流转的意愿也比较强。农户家中或自身,有过外出经商或务工的经历,对于土地流转的意愿也比较强。

(2)土地产权意识强度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当农民关于土地产权意识比较强时,农民对于将土地进行流转的意愿就会降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农民认为土地的经营权、所有权、承包权都属于自己时,将土地的所有权理解为私有化,农民认为土地是自己的土地,因此不会轻易将土地进行流转。担心自己因为将土地进行流转,会丧失土地,使自己失去原有的土地财产,因此他们不会愿意将土地进行流转。

(3)土地确权感知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土地确权感知维度中的土地确权支持力度也会影响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也就是说,国家对于土地确权的政策,越有利于农民,农民对于土地进行流转的意愿就会比较高。农民认为国家关于土地确权的政策是有利于农民的,就会更加地相信和支持国家的土地确权政策,响应国家的号召,也就会更愿意进行土地流转。

(4)土地确权实践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土地确权的实践,对于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意愿,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颁发,能够促进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意愿的提高,但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的颁发,则会抑制农户对于土地进行流转的意愿。但是总的来说,土地确权的实践对于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是不够清晰的。

3农村土地确权视角下推动土地流转的对策

(1)加大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目前,我国许多农民对于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的政策都不是很清楚,农村基层单位在宣传国家对于土地的政策时,工作做得也不够到位。因此,我国的政府应该加大对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组织各种讲座和活动,印发一些关于土地确权与土地流转的宣传单页,组织农民进行阅读,帮助农民了解我国对土地确权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使农民能够正确地了解、认识土地确权与土地流转方面的政策和知识。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手机平台等媒介,向农村人民普及国家的土地政策和相关的知识。

(2)提高农民维护土地权利的法律意识。由于我国农民对于土地确权与土地流转方面,缺少相应的知识,一旦遇到土地纠纷问题,便会不知所措。因此,应该提高农民依照法律维护土地权利的意识,依靠法律作为自身维护土地权利的工具。提高农民土地承包经营主体的权利意识与法律意识,妥善地帮助农民解决土地纠纷问题,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纠纷和解机制、纠纷调解机制,完善纠纷仲裁体系,帮助农民利用法律解决土地纠纷问题。

(3)建立完善的土地确权登记保障制度。在处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不仅应该明确集体农村土地所有权,还应该明确主客体的权力地位,保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完整性,也要保障土地主客体的权益。应该建立完善的土地确权登记保障制度,使有关土地所有权方面的各项内容,都得到落实、明确。要建立完善的确定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已经确定土地所有权的土地,应该完整明晰地登记在册。

(4)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网络信息库平台。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网络信息库平台,将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土地信息,及时地传到网络信息库平台之中,实现土地流转信息的共享。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土地流转信息库,将收集到的农村承包确权登记信息,到土地流转信息库之中,实现土地流转信息的资源共享。还应该打通多元化信息之间的交流渠道,使土地流转信息与农业发展,进行高效的对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建立土地流转信息的网络,科学地开发、使用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库。还应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的桥梁――中介服务机构,使土地流转用户与土地需求农户更好地进行沟通,发挥中介机构的链接作用,使得土地资源得到最好的配置。

4结论

农民对土地确权的认识和了解,会极大地影响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提高农民维护土地权利的法律意识,建立完善的土地确权登记保障制度,帮助农民正确地了解、认识土地确权与土地流转方面的政策和知识。

上一篇:跨境电商速卖通平台店铺运营模式分析 下一篇:浅谈图书馆开架借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