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基础地理数据要求分析

时间:2022-09-30 02:25:34

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基础地理数据要求分析

摘要:在城市管理领域中,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即按照城市本身的地域性特点将城市按照一定的划分原则进行网格化、数字化,并将城市部件、事件进行编码,将涉及城市部件、事件按照坐标标注到万米单元网格中,按照职责归属,对城市及其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管理、建设设计、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管和辅助决策服务。

关键词: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基本数据要求;单元网格

Abstract: In the city management, digital city management system is a nationwide promotion, the city itself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rinciple of division of grid, digital, and the city part, events are encoded, will involve the city parts, events according to coordinate an annotation to the grid, according to their ownership, the city and its infrastructure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design, construction, function mechanism of automatic information collection, dynamic monitoring and decision support services.

Key words: city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basic data requirements; unit grid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第1章 绪论

1.1 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规划的背景

随着市政设施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市政管理难度也日益增大。城市道路、桥梁、下水道、隧道、供水供气管道等基础设施或称市政设施,是充分发挥城市载体功能的先决条件,也是发挥城市综合功能的基础,是城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管理和维护好市政基础设施将直接体现城市的管理水平,对城市人民的生活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1.2 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

近年来, 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推动下,城市市政管理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以及市政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我国城市市政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通病。主要有如下几点:

1、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2、存在重复建设

3、数据不能共享

4、需要统一的IT管理

第2章 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数据内容

2.1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作为系统运行的背景数据,包括:

1、行政区划

2、道路

3、水系

4、地形图

2.2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模式单元网格数据

最终提交数据应包括街道办事处、社区和单元网格三层数据。这三层的空间数据要求如下:

任意一个下级区域(社区对于街道,或者单元网格对于社区,下同)必须完全包含于上级区域(街道对于社区,或者社区对于单元网格,下同)内。

与其它区县相邻的街道办事处边界必须和区边界吻合。

下级区域与所属上级区域如有接边,必须正确接边。

同级区域(街道与街道,或者社区与社区,或者单元网格与单元网格,下同)必须正确接边,不能互相叠压。

2.3 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部件数据

1、部件components

指道路、桥梁、水、电、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及公园、绿地、休闲健身娱乐设施等公共设施,以及其他设施。本标准所指的城市管理部件,主要指城市市政管理的公共区域内的各项地上设施,不包括地下的市政管线和非公共区域内的设施。

2、事件events

指人的行为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城市市容环境和正常秩序受到影响或破坏,需要城市管理部门处理并使之恢复正常的事情和行为的统称。

3、归属部门responsibility department

指根据城市管理各专业部门职能和“三定”方案规定的职责,对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问题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落实城市管理问题处理的责任单位,即归属部门。

2.4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地理编码数据

1、兴趣点地址数据

兴趣点除了上述《标准》中所指的店铺、公共设施、单位和建筑之外,还应包括开放性场所,如开放广场、开放公园、立交桥、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等。

2、门(楼)牌地址数据

门(楼)牌地址数据包括门牌地址和楼牌地址。该类数据应包括能够调查的所有门(楼)牌。地址描述规范参见《标准》。

3、标志物地址数据

标志物地址应包括以下内容:

(1)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与建筑物,包括建筑物、广场、体育设施、公园绿地、纪念地、名胜古迹等。

(2)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与院落,包括医院、学校、单位等。

(3)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设施,包括桥梁、道路环岛、交通站场等。

第3章 城市部件内外业普查数据基本要求

3.1 单元网格划分遵循的原则

1、法定基础原则

单元网格的划分应基于法定的地形测量数据进行,其比例尺一般以1/500为宜,但不应小于1/2000。

2、属地管理原则

单元网格的最大边界为社区的边界,不应跨社区分割。

3、地理布局原则

按照城市中的街巷、院落、公共绿地、广场、桥梁、空地、河流、山丘、湖泊等自然地理布局进行划分。

4、现状管理原则

单位自主管理的独立院落超过一万平方米时,不应拆分,以单位独立院落为单元进行划分。

5、方便管理原则

按照院落出行习惯,考虑步行或骑车方式便于到达。

6、管理对象原则

兼顾建筑物、城市市政管理对象的完整性,网格的边界不应穿越建筑物、市政管理对象,并使各单元网格内的市政管理对象的数量大致均衡。

7、无缝拼接原则

单元网格之间的边界应无缝拼接,不应重叠。

3.2 城市部件数据的特点

目前的城市管理主要针对城市公共设施,一个独立的城市公共设施即为一个城管部件。城管部件数据呈现如下的一些特点,决定了城管部件数据采集有自己的方法和规律。

1、类型复杂,涵盖城市公共设施的各个方面。

2、产权单位和维护单位众多,涉及园林、绿化、城建、规划、市政公用、道桥等多个城管部门。

3、更新快。城市建设加快和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导致了城管数据变化也快。

4、主要分布在城市公共空间,如道路、广场、道路两侧的建筑物上。

5、同一空间位置可能有多个城管部件。如路灯和路灯上广告的空间坐标就相同。

表3.3 单元网格编码注记要求

3.3 城市管理事件分类规则

上一篇:公共交通建筑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软弱围岩隧道安全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