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的转变

时间:2022-07-13 12:52:15

【前言】浅议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的转变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0 前言 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已经难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转变现有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于是,人们开始重视和研究水资源问题;认识到必须从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等方面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对水资源的需求,所以,资源水利逐渐...

浅议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的转变

摘要:本文在分析资源型水利与工程水利区别联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转变的趋势,可为水资源的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型水利;资源型水利; 转变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source irrigation works and project irrigation works difference based on link, discussed project irrigation works to resource irrigation works change tren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water; change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 前言

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已经难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转变现有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于是,人们开始重视和研究水资源问题;认识到必须从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等方面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对水资源的需求,所以,资源水利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资源水利将逐渐取代工程水利,并逐渐在水利事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1 工程型水利与资源型水利的区别

传统的水利工程观念就是大力修建水利工程,从自然中获取人类所需的水资源,工程水利阶段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水资源的量与质能充分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供给大于需求量很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二是人们要除水害就要兴建水利,只要修建水利工程,即可达到目的。三是水利科研、教育和政府行政管理;都完全是为如何修好工程、管好工程而服务的。而资源水利阶段的特点也很明显:一是水资源供不应求,不能无限制取用,要有计划的合理使用;二是必须站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项工作,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三是政府部门、水利科研与教育单位,不仅要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与管理,更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教育和发展,并将资源水利与工程水利紧密结合起来,使水利事业的发展科学持久。

传统的水利工程主要是解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而资源水利主要是通过研究社会经济和水资源的关系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为水利事业制定一个经济合理的水利工程方案,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同时,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资源水利主要侧重于水资源的调查分析、科学开发、节约和保护来解决水资源的污染和分配不均的问题。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只是资源水利工作的一部分,而且在资源水利的工作中,对它们的要求层次更多,更加注重各个工程的科学合理性,从而使水利工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 工程型水利与资源型水利之间的关系

工程型水利与资源型水利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这两个阶段并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而应当是相辅相成的。走向资源型水利发展的不同时期仍必须依托于工程型水利作为其基础,脱离了工程也就谈不上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目前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途径主要有三点,一是对现有的可利用水量进行重新分配,以适应新的需求;二是通过节约用水和水的再利用以提高用水效率;三是通过传统的工程措施来增加可用淡水量的供应。但是,长期以来,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水利一直存在着“重建轻管,重大轻小,重骨干轻配套,重工程轻实效”的四重四轻问题,这种状况导致了水利工程越修越多,水资源却越来越短缺和水环境的不断恶化,更谈不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走一条良性循环整体发展的道路。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在水利发展战略上,从工程型水利转变为资源型水利,主要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措施的优化组合,最终目标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化,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型水利与资源型水利,从性质上讲主要是区别于以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以水利工程数量为主体,资源型水利则是在依托水利工程数量的同时,要依托资源的优势,重视资源的优化配置;重视工程的数量,更重视工程的质量;重视工程建设,更重视工程的管理;重视工程措施,更重视非工程措施,建立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的节约型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和措施优化组合的防洪减灾体系。因为,过去防洪、灌溉和供水量的增长,主要靠传统措施,即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加来解决,而未来的防洪、灌溉和用水量的增长,已不可能全靠兴修工程来解决,而依靠科技创新将成为战略的重点,要走效益型、科技型、优化型、集约型经济发展的模式,这是世界上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走出水资源短缺困难的根本途径。

3 如何推动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转变的进程发展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何推动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转变的发展进程。

第一、健全政策法规和社会监督机制。抓紧完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

第二、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切实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第三、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大力发展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鼓励并积极发展污水处理回用、雨水和微咸水开发利用、海水淡化和直接利用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管网建设,逐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回用比例。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

第三,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广泛深入开展基本水情宣传教育,大力扭转人们以前对传统水利工程的看法,宣传资源水利的优势。将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得每个公民有节约用水的理念,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

第四、建立和健全水资源保护。科学利用水资源必须同时兼顾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坚决制止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尤其是主要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要科学、全面规划。

第五、增加水利工程重点投入。防洪投入、城市雨洪调蓄设施投入、满足社会供水需求投入、污水处理投入、城市河湖整治投入。

第六、管理人才的素质及选拔。培养一批高素质水利技术人员,有秩序地参与工程管理、水行政管理、科研等各领域。

4结语

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实践已经表明,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或者说是最重要的支撑条件,没有水,任何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都谈不上高速和高效的发展,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水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我们强调资源型水利,正是基于此目的,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水的问题应该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进行统筹考虑,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认真研究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配置水资源。 从工程型水利到资源型水利,就是水利部门从注重工程建设转到重视水资源优化配置上来,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要求。

参考文献

[1]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任树梅,杨培岭.水资源保护[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阮本清,沈大军.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汪恕诚.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做好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这篇大文章[J].水利经济,1999,(04).

[5]陈树林.做好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工作[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

[6] 李汝庆,李宗杰,李秋金.浅谈加快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J].水利经济,2000,(03).

上一篇:关于民用建筑节能设计理念的探讨 下一篇:景观设计步骤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