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课改中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变化

时间:2022-09-30 12:50:54

高中生物新课改中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变化

摘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关注普通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增强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实际,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对于普通高中课堂教学对于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深刻地理解新教改的精神,并更好地结合到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去,做一个新课改的成功实施者。

关键词:生物 高中 改革 课程 教学

自2002年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已经有7年的时间,我们理解和传承着教育理念,也在反思和实践这些理念。回过头来,为了更好地领会新课改的精神,促进课堂教学新局面的更好形成,在这对新课改的实施进行几点反思。

1、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日益旱现出“学习化”社会的特征。学习化社会强调,人的生活过程就是一个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社会是人学习的基本背景,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人的学习资源。

(1)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中,突出创新,注豆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成为各国普遍的改革目标。

(2)要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基础教育应克服仅仅关注知识结果获得的功利主义教育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重新建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2、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对高中教育的新要求

(1)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客观存在地要求普通高教育关注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的需要,激发每位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具有基本的职业意识、创业意识以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2)作为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该满足现代高中生的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状况、终身学习的能力、人生规划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

(3)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针对少部分学生而是惠及每个学生。学生的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教育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一个难题,也是教育的基本原则。

3、旧课程标准中的中学生生物学教学目的和任务

3.1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反观旧课程标准,中学生物基础知识可以分为两类

3 1.1重点知识

是指那些在生物科学中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又是学生迸一步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知识。

3.1.2必需知识

是指那些虽然不是本门学科知识中的主干,但仍然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那些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2培养学生的能力

3.2.l必须树立正确对待学生的教学思想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主人,既是教育的客体,更是教育的主休。要从思想上承认这个现实,下决心改变那种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要提倡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己学习和自己钻研问题,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3.2.2要鼓励和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特别是允许他们发表和老师不同的见解,使学生有“求异”精神。

3.2.3要了解在生物教育中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l)要用正确的观点去统率教材。

(2)要使学生了解学生了解生物学研究的层次,并且了解教材的层次,使做到的思维的脉络清哳。

3.3进行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3.3.l爱国主义教育

(1)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和生物科学家在生物科学史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使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增进他们对祖国自然的深厚情感和高度的责任感。

(3)通过对我国生物学家的热爱科学、热爱祖国事迹的介绍,使学生学习老一辈生物学家的高尚情操。

3.3.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l)使学生认识生命的物质性。

(2)普遍联系的观点。

(3)变化发展的观点。

(4)矛盾统一的观点。

3.4进行卫生健康教育

我们注意到,在旧课程标准中,政治化与口号化的东西还是比较多,强调的是一种老师说,学生必须听的教学理念。并且,对于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做了区分,分为重点知识、必需和一般知识。

4、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研制标准

4.1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目的和任务

高中生物课程的任务是既要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为他们选择今后的职业方向和学习方向提供帮助。从着眼于生物学工作者的培养,到面向全体高中生物的生物科学素养提升,这一变化不是意味着降低了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和质量,而是要使高中生物学教育得到全面加强,当全体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以后,就扩大了优秀生物学人才产生的土壤。

4.2高中生物课程的结构

(1)高中课程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高中生物科目的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6个模块,必修模块有“生物L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选修模块有“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高中生物课程采取了必修、选修模块式的结构,这使得新的生物课程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有了很大变化,在学时数不变的情况下,必修内容的主题略有减少,3个必修模块突出了尘物学的核心基础,又注重反映生物学迅速发展的领域,力图能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

(3)在必修的基础上,选修内容从科学、技术、社会的层面展开,构成三个模块,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强课程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力求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使课程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4.3高中生物课程的地位

高中生物课程是高中科学领域中的一个科目,在必修部分的要求方面,它同该学习领域中的另外在3个科目一样,都是6学分,108个学时。这使得高中科学课程中的理、化、生、地处于同等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陈皓兮.中学生物学教学法酗[M].北京:北京 师范大掌出版社,1987: 44- 45 50,53- 56 60- 65, 68 70- 72.

[2]苏伶俐.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6 17, 20 23 70, 72, 73- 74

[3]汪忠.生物新课程教学论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 03 4卜43.

[4]朱慕菊,刘兼,康长运,等.走进新课程一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3- 116 120- 122 128- 1 291.

[5]殷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80- 83《科技创新导报》稿件要求及投稿说明.

上一篇:生物课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下一篇:高中生物教学引发兴趣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