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如何变革课堂教学

时间:2022-09-29 11:33:52

浅析“微课”如何变革课堂教学

摘要:本文概述了微课的发展,对其如何优化课堂内外进行了阐述,并就“微课”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做了有效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0-0111-02

“微课”概述

“微课”是以声音、画面为表现形式,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技术课堂。它能够充分借助信息和互联网技术,通过视频巧妙地解决学科中的重难点问 题。

微课以某个教学点为制作核心,取材于重点、难点、疑点,在制作时突出主题,明确指向,使学生能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到关键性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在短暂的时间内,教师要将教材上的难点以视频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出来。另外,微课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方便在网络上共享,有较强的拓展性,互动空间大,学生能够在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化、情境化的模式中进行多次重复学习、断点学习等。

微课的局限性主要是指它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呈现某个知识,但从时间上理解,是碎片化的,所以微课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但却不能代替课堂教学,它的作用H在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时空,拓展教师的帮助渠道。

基于“微课”的课堂内外实践

学校可成立专门的“微课”研发团队,通过筛选学科骨干教师,集中参加专项培训来提高团队成员的制作技术。在笔者所在学校,专家运用现场操作的方式,讲授了微讲台、3D文字、录屏、威力导演四大基本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简洁实用的微课实操培训,点燃了教师制作微课的热情。这样的学习可进一步提升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另外通过考核可组建专门的微课研发组。

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微视频录制软件录制两个微课,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而学生则可利用手机等移动端登录平台观看微课,完成答题,各组组长通过学习平台检查组员的答案并做出分数评价与问题纠错。之后,教师浏览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取数据,为课堂授课做准备。另外,教师还可在网络平台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调查问卷,分析学生的答卷情况,生成数据反馈,为课堂教学积累素材。课堂上,师生充分交流互动,通过质疑、讨论、解疑来完成教学任务。

在数学课上,教师以微视频呈现学习知识的背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水果切片、树木年轮、3D打印技术以及学生不太熟悉的玉石选择切割等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轻松认识生活中的截面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在课堂达标检测环节,学生答题准确率的扇形统计图在大屏幕上不断刷新,教师能够随时监控学生的答题进度及具体情况,及时找出做题有误的学生并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应用微课的交互功能,能够在制作视频中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教师在审阅学生答案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交流沟通,进一步解答问题。

在制作微课时,教师要考虑到知识的建构过程,结合微主题的特点巧妙制作微视频。因为视频的播放时间短,屏幕呈现的信息元素就更要能聚焦要意,突破重点内容,排除干扰信息,图文结构要大小适中,讲解也要准确到位。在内容的分割上,尽量将课程内容分割成微小的知识点,让学生在短视频里能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在视频制作上,教师除了需要会制作脚本外,还要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目前比较热门的H5技术、APP端应用等。

结束语

在实践中,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一种尝试,还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笔者将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尝试利用互联网,基于大数据,探索受益对象更广、学习资源更为丰富、能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形式。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

[2]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01).

[3]许亚莉.关于微课资源建设的分析――以中国微课网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1).

[4]朱乾娜.我国微课程论文内容分析研究[J].软件导刊,2014(03).

[5]马艳艳.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述评[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3).

上一篇:优酷:探索多元商业模式 下一篇:五大发展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引领的新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