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国经验看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时间:2022-09-29 11:21:03

从韩国经验看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摘 要:韩国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自身发展迅速,而且对民族凝聚力和整个国家崛起到了巨大的催化作用。学习韩国创新经验,对加快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韩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2-0100-03

收稿日期:2008-02-18

作者简介:吴绍阶,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韩国国土面积9.96万平方公里,比重庆市多1.7万平方公里,人口4882万,比重庆市多1600多万。韩国从上世纪60年代初人均GDP不到100美元,到2007年人均GDP达到20000美元,仅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韩国经济规模总量居世界第十一位,已成功实现由制造国家向设计创新国家的转型。以《大长今》为代表的韩国影视剧在世界范围特别是大中华文化圈,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韩流,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已跻身大国之列。

为什么韩国能够迅速崛起?文化创意产业在其崛起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通过实地考察,使我对以上问题变得逐步清晰起来。笔者的体会是,创新像一根主线,自始至终贯穿于韩国崛起的整个过程中。创新不仅是其迅速崛起的源泉,也是其快速发展的动力,更是未来发展的潜力。

一、韩国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的创新经验

(一)创新文化融合方式。洋为韩用,古为今用。积极吸收有利于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切先进文化,并将这些先进文化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进而形成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奋勇进取的本国文化。一方面,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在转化中创新,形成自己在世界上领先的先进技术。领先世界IT行业的三星电子,去年销售收入达9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000亿)。另一方面,善于学习中国传统先进文化,积极研究和挖掘中华文化富矿。在电视台分段讲评《三国演义》;提倡儒教文化,崇尚温良恭俭让;倡导尊老爱幼,长子和父母同住;韩国中央博物馆深深烙下韩国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痕迹。再一方面,注重继承和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建立民俗文化村、免费观看定期传统文化公演;升国旗、唱国歌、赏国花、知历史、看韩剧、吃韩菜。他们把开放文化、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全体国民中,形成独特的创新文化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并穿透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道德伦理、科技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化为建设现代化国家,共建和谐家园的精神动力。

(二)创新文化发展机制。一是科学建立组织管理机制。设立文化产业局、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文化产业振兴院,分别履行主管文化产业、

制定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方向和发展计划、文化产业具体扶持工作的职能;设立游戏综合支援中心、游戏技术开发支援中心、游戏技术开发中心、卡通形象文化产业协会、卡通形象产业协会,分别主管政策和规划、游戏产业园区建设和管理、游戏产业技术开发、创作及市场开发。这些机构的建立,有利于文化产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形成了国家整体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机制。二是建立政策法律支撑机制。韩国先后出台了《创新企业培育特别法》、《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文化产业促进法》、《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制定了开拓国际市场、开展跨国生产合作、建立区域前沿据点、加强流通现代化建设等政策,对以资讯技术与文化创作相结合为特点的电子游戏、音乐及电子网络等新兴产业进行倾斜支持,大力推进文化、娱乐及内容产业的发展。三是建立资金税收扶持机制。韩国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即使在受金融风波影响其它投入减少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投入仍有所增加。文化产业预算占文化事业总预算的比例由1998年的3.5%增长到2003年的17.9%。为推动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创新企业的发展,在税收上对创新企业实行两年内免除各种税务调查和75%不动产取得税,5年内免除财产税和综合土地税,6年内免除50%所提税。

(三)创新市场经营模式。韩国将现代经营理念运用到文化生产经营。实行优化资源组合,形成规模优势,切实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在2001年之后的十年内,要建立一系列不同种类的文化产业园区,并形成全国文化产业网络;建立数字化广播共同制作室,以减少重复购制设备的投资;建立全国唱片物流基地和若干地方物流基地;瞄准海外市场,把中国、日本及东亚作为走向世界的突破口,力争在国内收回成本,在海外获得利润;开展跨国生产合作,打造国际名牌,获取市场效应。

(四)创新竞争奋进意识。在韩国,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知名学者,甚至普通市民,普遍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他们认为,树立危机意识是推动国际化的重要契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总量很快会跃居世界第三位,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日子正在来临。因此,学习汉语蔚然成风,都希望能在下一轮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不少IT业人士认为,他们的IT技术在一些领域顶多比中国领先两到三年,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如果不抓紧努力,就有被迅速赶上甚至超越的危险。因此,现在韩国父母从小就对孩子注重创新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五)创新人才培养措施。韩国人认为,21世纪是“靠人脑战争的时代”。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仅三星电子一家企业就拥有39000名研发人员,19000名博士和硕士。在培养人才上,他们有一整套较为可行的措施。既抓像安在旭、李英爱等国际著名影视名星的重点培养,又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尤其强调艺术学科的实用性教育。建立专门人才数据库,实行文化产业教育机构认证制。积极同外国的人才进行交流与合作,造就具有世界水平的各类文化人才。

二、韩国经验对重庆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

韩国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自身发展迅速,而且对民族凝聚力和整个国家崛起到了巨大的催化作用。学习韩国创新经验,对加快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启示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充分认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然性,增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自觉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21世纪是人脑竞争世纪,是创意产业世纪。世界经济强国正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伐。我们要以战略的眼光,创新的视觉,增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启示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出一条促进城乡统筹、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新路子。文化创意产业是动力产业。一部韩剧《大长今》,带动本国六个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支柱产业。当物质财富相对丰富后,实际上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大部分是文化,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居于支柱地位。文化创意产业是越界产业。它横跨传统的一二三产业,打破城乡界线,促成不同行业、领域的重组与合作,促进城乡产业融合,促成就业和劳动力转移,加快城乡统筹发展。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对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转移农村人口,实现城乡一体化步伐,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启示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创新发展机制,实行系统性扶持。在组织管理上,要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机构,履行政府主管创意产业职能,具体制定创意产业政策方向、发展规划、发展计划、政策监管、产业扶持、调查研究、信息情报、宣传推广等。在资金支持上,不断加大创意产业预算拨款。设立创意产业专项发展基金,拓宽融资渠道。对新办创意

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建立奖励制度,对业绩突出者,按影响大小分层次给予奖励。建立服务体系,提供制作设备租赁服务,避免重复购置。集中力量打造名牌产品,整体强力推销,获取品牌市场效应。

启示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先进文化,充分开发和挖掘创意资源。韩国自然资源相对贫乏,但他们认为,资源有限,创意无限。一个好点子,可以创造巨大的财富。他们不仅在本国历史和现实中寻找创意,而且特别注意从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中寻找创意。不仅从实体世界捕捉创意,而且还从虚幻世界寻找创意。中国不仅是物质资源大国,更是文化资源大国。重庆市是一座文化富矿,有丰富的创意资源和巨大的想像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好这些资源,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启示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紧盯消费市场。韩国制作电视剧的方法之一是,先拍三集投放市场,试探观众的反应。我们要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要,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在创意中寻找发展机会,在市场中获取更大利润。

启示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意产业是产出知识产权的产业,保护知识产权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过程中,韩国特别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提高创新积极性,促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有利于创新成果产权化,促使创新形成生产力和竞争手段,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风尚,自觉抵制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启示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注重人才培养。韩国经验告诉我们,文化创意经济是人才经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培养创新人才,要从培养娃娃创新意识抓起。要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人才,不仅要有专业型人才,还要有复合型人才;既要有世界级、国家级人才,也要有知识普及型人才。我们要积极培养各种文化创意人才,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人才在实现城乡统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生力军作用。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公民有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思... 下一篇:政策供给与农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