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时间:2022-09-29 10:59:2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摘 要】未来需要创新性的人才,学校教育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新的课程标准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联系并应用于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那么数学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下面谈谈我对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粗浅看法: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课堂教学氛围是师生当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由师生的情绪、情感、教与学的态度、教师的威信、学生的注意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良好的教学氛围是由老师诱导、激发和学生的兴趣共同作用形成的。因此,应改变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态度更多的是鼓励、宽容,建立真诚、宽松、互融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才能活跃,才能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首先,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时空,让学生独立思考,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加强交互式的探讨,在课堂上实现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多方面交互式的感悟及学生们思维的碰撞,创新的火花就可以从中闪现。教师在这方面要及时引导,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个学生受到启发和鼓励,从而进一步思考和学习,真正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

二、 提供机会,增强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而学生尤甚。当这种表现受到夸奖时,其学习的积极性越发高涨。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增强他们的信心,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向更大的成功迈进,。

从现代教学观点来看,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要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授课应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发现以及小组合作的习惯。凡是学生能够经过探索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在教学中面对疑难问题时,要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勤于钻研,勇于探索,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的奥秘。教师不能轻易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或提出的想法做出否定的评价,更不能在学生答案不着边际时急于出面,而是给予鼓励、启发、引导,让学生品尝寻求正确答案的喜悦,养成积极探索的习惯,从而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灵活运用、提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它能突破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善于提出具有新意的观点、方法。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呢?应抓住四点:一是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发散性,如数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例如:点D、E、F分别是ABC三边BC、CA、AB的中点,试说明ABC∽DEF。方法比较多,可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得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亦可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得出两对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当然还有其他方法。同学们经过对此题的解答,不仅懂得了解答此题的几种方法,而且学会了根据已知条件探求解题思路,选择最佳解法,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多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还有利于克服同学只满足会做这一缺点。二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解难。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假设的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三是要引导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增强探索性思考能力。通过对两个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产生思维的悟性和灵感。在教学过程中,应时时注意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长期训练,就能形成思维的广泛联系、多方比较、深入探索的良好习惯和能力。让学生掌握“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基本方法,可以更好地发展知识迁移能力。四是还需要现代的教育技术,如电教、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原先很难得到的直接体验,可以通过媒体的应用而直观获得,进而扩大学生的感知空间,获取并储备大量新信息,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是改造人、塑造人的工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勤勉思考,需要教师树立创新意识,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方式,为培养创新能力强的新一代而不懈努力!

上一篇:关于五年制幼师物理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几种能力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