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学生美术课堂作业的质量

时间:2022-09-29 09:33:47

浅谈提高学生美术课堂作业的质量

摘 要:美术课堂作业可以说是检验美术课堂教学的窗口。可现在学校美术课堂作业现状却不容乐观,种种原因造成现在学生美术课堂作业质量普遍不高,所以教学中应该切实提高学生的美术课堂作业质量。

关键词:提高;美术课堂作业;质量

一、单调的美术作业

学生美术课堂作业的效果和质量是反映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快而明显的途径,更是能让家长直接看到自己孩子在学校学习成果的平台。可现在的美术课堂上,学生的美术作业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要求不分层

一节课40分钟,基础好的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作业要求能很快完成作业,基础差的同学根据提出的要求完成作业往往要半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这样就造成基础好的学生有十多分钟的时间无事可做,他们的能力在这节课上不但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反而制约了其他能力的发展。基础差的学生往往也受基础好的学生的影响而不能用心去完成作业,以致于去赶时间应付老师的作业。

2.绘画态度不专心

现代家庭中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相对比较娇惯,做事缺乏耐心,往往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作业常常是半途而废。有些学生课堂上总是坐不下来,老师讲的话也听不进去,作业随随便便,严重存在着浮躁焦虑心理,用这样的态度对待美术作业,那作业质量当然受影响。

3.素材积累不充分

儿童进行美术创作需要素材,包括各类美术作品素材和生活经验素材。农村学生虽然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可他们不懂得积累生活中的各类美术素材,做到为美术创作服务,因此农村大多数学生只会直接临摹书中范画或老师范画,看似效果不错,可仔细分析,其实学生的思维被紧紧地束缚着,当然影响了作业的质量。

4.材料准备不齐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绘画用的材料和工具,那我们怎么练习呢?当然也有些学生家长不重视美术课,给学生准备的美术用品不齐全,认为无所谓。久而久之,学生也开始不重视了,如此美术作业水平怎能提高。

5.教师批改不细致

批改作业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明确自己学习中的优点和努力目标,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而现在大多数美术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上只有简单的优、良、及格的区分,并没有用太多笔墨去对学生的作业提出修改意见,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不足怎能进步?

二、多彩的美术作业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本人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尝试摸索出了一些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作业巧设计

要改变现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应付式态度,我们除了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外,还必须从作业设置上入手,从生活出发去创造性地为学生设计课堂作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掌握技能技法的程度、生活经历、平时的知识沉淀,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模式来完成作业。只有是学生自己选择的,他们在完成的过程中才会带着愉悦的心情去进行,这样才能使学困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吃力,让优等生的能力得到张扬,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有效地持续发展。

2.时常抓习惯

学生的绘画习惯应该从小培养。低年级的学生首先对美术的兴趣是最浓厚的,这时候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以后就很难养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要求学生画面始终要保持干净、整洁、美观、大方;不认真完成的重新补做。针对材料准备不齐的现象我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上课前两分钟的工具准备,课代表要严格检查,不允许有偷懒和忘带的情况出现;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绘画的重要性,从小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慧眼寻素材

儿童进行美术创作需要素材,包括各类美术作品素材和生活经验素材。观察是儿童积累美术形象素材最主要的方法。有“所见”才能有“所觉”、有“所知”,才能有“所画”。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碰到有的学生不是方法不全,而是画不出什么,或者说是没什么可画这一现象。这说明在学生的头脑中所储存的形象很少。作为指导教师应深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多积累生活中的各类美术素材,让他们大胆地、生动地、创造性地描绘自然界的各种形象,并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美术创作素材。我时常拿一些同龄学生的优秀作品给他们欣赏,当孩子们对这些题材新颖、内容丰富、色彩艳丽、构图美观的作品赞叹不已时,我就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拨,让他们在感受美的同时也扩大艺术的视野,开阔了创作思路。

4.精心备材料

解决学生的美术材料和工具问题,除多向学生讲明道理,并且通过他们取得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以外,教师还要让学生拥有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自觉重视对美术材料的准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一个小小的五角星就能让他们兴奋不已,老师对有美术材料的、画得特别好的学生,就可以在他的美术书上印一个五角星,学生的热情非常高。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适时地说些肯定和鼓励的话很重要,学生受到老师的承认和赞许,他们会表现出更大的热情,为了把画画好,为了更好地完成美术任务,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尽办法把美术工具备齐。

5.评价促提高

美术作业评价体现了一种教育艺术,它能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形成,因此,在评价学生作业方面,我尝试有自己特色且受学生欢迎的评价方式。如在低年级我就尝试加、减分制:如果某小朋友作业特别好而且上课表现好,那分数可以为98+8;某小朋友虽然画得不是很好可最近表现比较好,分数可以为85+5等等。让学生尝试到成绩并不是100分才是最好,课堂表现同样重要。在中高年级我也大胆创新: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每次的作业都必须留出评价区,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首先自己给自己的作业打星,接着找信任的同学交换作业评价,然后交给老师批改,最后交给家长评价,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家长参与评,使评价更准确,学生做作业时也比过去认真多了。

总之,美术课堂作业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对自己更有自信,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慢慢提高时,就会对美术课有更大的兴趣,上课会更加认真,这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美术课堂作业质量的提高,使家长增加了对学校美术教育的了解,会更加支持学校的工作,最起码能为学生准备好美术工具。美术课堂作业质量的提高,使学校便于对美术课进行质量监控,对美术教师的工作有了公平的评价。

只要我们教师先重视起来,做到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既重过程又重结果,美术教育将会在学生和家长心中生根,美术教育将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国美术教育.2006(2/4).

[3]中国美术教育.2007(1/2).

[4]少儿美术.2005-10.

[5]少儿艺术.2006-10.

[6]中国美术论文网.www.省略/.

(作者单位 徐彩琴: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云溪小学 胡晶: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巨化中学)

上一篇:句型操练在于巧 下一篇:浅析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途径